小暑节气养生艾灸哪些穴位比较好

导读: 艾灸现在是我们最常见、最受欢迎的一种养生方法了,即不会影响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也不要担心过后会留下什么后遗症,而且在小暑节气的时候做艾灸,可以让你身体除湿气,消除疲劳。那么小暑节气养生艾灸应该用在哪个穴位好呢,现在就随着我一起来了解下吧。
小暑节气养生艾灸哪些穴位比较好

中脘穴: 属仼脉,位于胸骨下缘与肚脐连线的中点。是人体中焦之要穴,中焦为上下焦之枢杻,上下通利之要道,灸之利湿、去寒,去痘,解忧。
关元穴: 腹中线脐下三寸。灸之培本固元,补益下焦。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乃强身大穴,可按揉,可疤痕灸,治百病。
艾灸的禁忌
1、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2、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忌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艾灸的注意事项
1、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2、要循序渐进: 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3、要注意保暖和防暑: 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4、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
5、需要注意防火,因为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
2022-05-25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14 17:33:4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重点艾灸穴位:太白、脾俞、丰隆、阳陵泉、中脘、足三里。每天交替对这6个穴位艾灸10~20分钟,以皮肤发红为宜,可强壮元阳,理脾和胃,增强抗病能力。

  • 关元穴、气海穴、中脘穴、命门主事。小暑间每天对这4个穴位艾灸10~20分钟,以皮肤发红为宜,可强壮元阳、理脾和胃,增强抗病能力。平时忙碌的人也可以多按摩这几个穴位。小暑节气从穴位入手护佑脾胃(温补扶正四大穴)1、因为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肾一虚,正气则虚,邪气则盛。因此扶养...

  • 小暑艾灸最佳穴位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是元气出入的关卡,中医上讲艾灸此穴,有清热解火,润肠通便,调节内分泌的作用。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是阴中之阳、元气之海。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能养脾胃。命门:位于第二腰椎下两肾俞...

  • 2、艾灸还是以强壮脾肾这两个先天根本的要穴为主,可以坚持艾灸无病长寿8要穴,其中强壮肾的穴位可适当多灸,如关元,气海,涌泉,神阙,还可以加灸命门,八髎,肾俞,筑宾,太溪,三阴交等穴;脾虚者还是要加灸中脘和足三里;平时容易气虚疲劳者多灸百会和上背部的大椎,身柱,膏肓穴等,根据自己的身...

  • 艾灸肝俞、肾俞健脾祛湿。夏至(公历6月21-22日)日吃补 夏至也是阳气最旺山祥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艾绒汗蒸可以调理脾胃,清暑利湿。小暑(公历7月6-8日)避暑湿 小暑谨防暑湿至水肿。艾灸丰隆、承山、会阴可以健脾祛湿。大暑(公历7月22-24日)防中暑 大暑,冬病夏治...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