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经络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位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分布在人体头面、四肢、躯干、内脏各个部位。经络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经别、经筋、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浮络、孙络。经络的作用如下:1、沟通内外、网络全身,使人体保持协调统一。2、运营气血、调整阴阳。3、抗御外邪、传导感应。2022-07-29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含义,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络脉是经脉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各部分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并借以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平衡。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的,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有十五络脉、浮络、孙络等。   1、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将人体内外连通起来,包括手三阴经(肺、心包、心)、手三阳经(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经(胃、胆、膀胱)、足三阴经(脾、肝、肾)。   十二经脉的名称是根据脏腑、手足、部位而定的,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结合循行于手足、内外、前后的不同,根据阴阳学说而给予不同名称。其中隶属于五脏,循行四肢内侧的称阴经;隶属于六腑,循行于四肢外侧的称阳经,并根据阴阳衍化的道理而分为三阴三阳。   十二经脉循行的走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这样,通过十二经脉的互相联系,气血在经脉中互相贯注,始于肺经,终于肝经,循环往来,周流不息。   2、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它们不直属于脏腑,除任、督脉外,没有专属穴位,错综于十二经脉之间,别道奇行,故称奇经。其中与临床关系密切的是任、督、冲、带四脉。任脉循行于人体胸腹部正中,督脉循行于人体背部正中,冲脉挟脐旁上行,络口唇,带脉环行于腰间。   奇经八脉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并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与渗灌的调节作用2013-07-03
mcxzy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6:11:0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统称,是人体内运行气血,联络脏腑与肢体,沟通上下内外,传递信息的网络系统,对于人体结构来说,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经”的本义是“纵丝”,有路径之意,可理解为经络系统中的主要路径,贯穿于人体内部,上下贯通,连接内外。“络”则源自“网络”一词,指的是从主要路径分...

  • 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包括了经脉和络脉。经脉是人体内部的主要通道,贯穿上下,连接内外,起到主导作用;络脉则是这些主要通道的分支,较为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络系统不仅将人体各部分紧密联系在一起,还通过它来行气血,调节阴阳,确保人体各部分功能的协调与平衡。经络系统主要由经脉和...

  • 经络是一种特殊的身体系统。经络是一种特殊的生物能量通道网络,存在于人体的各个部位,包括经脉和络脉。经络系统通过特定的穴位连接身体各个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生物能量传输系统。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用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并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下是关于经络的详细解释:经络的...

  • 中医理论中,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不仅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础。“经”的原始含义是“纵丝”,意味着它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路径,存在于机体内部,贯穿上下,沟通内外;“络”的原始含义是“网络”,意味着它是主路分出...

  • 一般说来,位于肢体内侧的为阴,位于肢体外侧的为阳。为了辨明经络的阴阳,中医学家用阴阳来给经络命名。例如,位于上肢内侧的分别为手太阴、手少阴、平厥阴,位于上肢外侧的分别为手阳明、手太阳、手少阳;位于下肢内侧的分别力足太阴、足少阴、足阙阴,位于下肢外侧的分别为足阳明、足太阳、足少阳。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