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汤:温阳补血、散寒通滞的良方

阳和汤功能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为治阴疽之祖方。多由患者素体阳气不足,营血亏虚,寒邪乘虚入里,侵附于肌肉、筋骨、血脉之中,以致寒凝痰滞,腠理闭塞,经脉被阻,血瘀毒聚而成。

临床常见患处漫肿无头,酸痛无热,皮色不变,口中不渴,舌苔淡白,脉沉细或迟细。

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所以往往伴有全身虚寒症状,如面色苍白、畏寒肢冷、体倦乏力等。

鉴于本方适用于阴寒证,属温补之剂,因此,对于疮疡红肿热痛属于阳性者,或阴疽破溃,或阴虚有热者均忌用。

如《马评外科证治全生集》中说:“阴虚有热及破溃日久者,不可沾唇”;“麻黄未溃可用,已溃之后,断不可重开腠理”。

《中国医学大辞典》亦谓:“半阴半阳之证忌用。”

阳和汤源流发展

本方为清代外科名家王洪绪所创。据《外科证治全生集》卷四所载,本方主治“鹤膝风、贴骨疽及一切阴疽”,后世治疗阴证疮疡多用之,因而本方又有“阴疽活命丹”之称,是治疗阴疽方剂的祖方。

王氏治疗疮疡之阴证,每喜用肉桂、麻黄、姜炭三味,意在助阳气,解寒凝,《外科证治全生集》中治疗阴疽恶核的“阳和丸”即由此三味药组成。

阳和汤乃前述三味药,再加入熟地、鹿角胶养血、白芥子化痰、生甘草解毒,用于阴疽由营血本虚、寒凝痰滞而致者。

清末外科医家张正深得本方配伍用药精髓,并且善于临证变通,仿阳和汤意创制了多首治疗阴疽的系列方剂,记载于其代表作《外科医镜》中。

如:阳和二陈汤、阳和化坚汤、阳和化岩汤、阳和救急汤等等,均以肉桂、姜炭、麻黄、甘草为基本药物,分别配入化痰、解毒、益气、养血等药,治疗骨槽风、乳癌、阴疽溃破或倒陷等多种顽症,进一步发展了阴疽的治疗方法。

本方由熟地、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姜炭、生甘草诸药组成。用于一切阴疽、贴骨疽、流注、鹤膝风等属于阴寒之症。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素问.五常政大论》云:「阳和布化,阴气乃随,生气淳化,万物以荣」。本方为治疗外科阴性痈疽疮疡的著名方剂。方中补阴药与温阳药合用,辛散之品与滋腻之品相伍,加上添入生精补髓,血内有情之鹿角胶,可使寒湿宣发而不伤正,精血得补而不恋邪,从而阴寒散,阳气和,就好像自然界阳光普照,大地和暖,寒凝顿消,阴霾四散,阴平阳和,万物呈祥一样,使阴疽之症迅速治愈。故称「阳和汤」。

阳和汤的文献摘要

  ①《成方便读》:“夫痈疽流注之属于阴寒者,人皆知用温散之法,然痰凝血滞之证,若正气充足者,自可运行无阻,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其所虚之处,即受邪之处。疡因于血分者,仍必从血而求之。故以熟地大补阴血之药为君;恐草木无情,力难充足,又以鹿角胶有形精血之属以赞助之;但既虚且寒,又非平补之性可收速效,再以炮姜之温中散寒,能入血分者,引领熟地、鹿角胶直入其地,以成其功;白芥子能祛皮里膜外之痰,桂枝入营,麻黄达卫,共成解散之勋,以宣熟地、鹿角胶之滞;甘草……协和诸药。”

②《外科症治全生集》:“夫色之不明而散漫者,乃气血两虚也;患之不痛而平塌者。毒痰凝结也。治之之法,非麻黄不能开其腠理,非肉桂、炮姜不能解其寒凝,此三味虽酷暑不可缺一也。腠理一开,寒凝一解,气血乃行,毒亦随之消矣。”

春夏季节服阳和汤,还可考虑仿肾气丸补中有泻之制方思路,泻肾浊,潜肝阳,笔者衍生出“泽苓阳和汤”,以阳和汤原方加泽泻8g,茯苓8g,猪苓8g,牡丹皮8g,白芍12g,以泽泻、茯苓、猪苓泻肾浊,牡丹皮泻肾热,白芍柔肝潜肝阳,以抵消阳和汤的温补造成的肝肾阳亢火旺之副作用。

对于素有痰湿的患者,湿在上者则可选用阳和二陈汤,以阳和汤加味陈皮、法半夏。湿在下者,可在阳和汤原方基础上加味薏苡仁、牛膝、车前子等。

对于风寒盘驻体内较久,已成瘀血顽痰者,阳和汤单用力度不足,笔者衍生出“二活阳和汤”,在阳和汤基础上加羌活6g,独活6g,用以祛风散寒,消顽痰,去瘀血,疗效较阳和汤更为迅速。若寒邪在患者太阳经,患者出现背痛、腰痛、颈项痛等症状,可更进一步加味葛根、桂枝、赤芍等加强疗效。

阳和汤的临床应用不可以呆滞,不可以拘于王洪绪在其著作中所述的“不可增减一味”,亦不可盲目迷信马培之抨击的阳和汤易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之说。临床应用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加减进退。只要运用得当,阳和汤的疗效是非常可靠的。2022-06-18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4-09-20 08:58:3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