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上火?如何区分实火和虚火

  “火”是如何产生的呢?一是直接受自然界“火热之邪”的侵袭而引起“上火”症状;一是机体内存在的能推动生命机能而看不见的“火”,由于阴阳失调,失去了正常潜藏功能,而引起“上火”症状。引发“上火”的具体因素很多。情绪波动过大、中暑、受凉、伤风、嗜烟酒以及过食葱、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贪食羊肉、狗肉等肥腻之品和中毒、缺少睡眠等都会“上火”。  中医把头昏、咽喉肿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热症状叫“上焦火”,把烦热口渴、胃脘痛等中间部位的叫“中焦火”,把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叫“下焦火”。又按脏腑开窍,把目赤肿痛称“肝火”,鼻扇气喘称“肺火”,口舌生疮称“心火”等等。结合内在情况,这些火还可统分“虚实”两大类,症状重,来势猛的属实火;症状轻,时间长并伴手足心热、潮热盗汗等的属虚火。这种分类为有关治疗提供了依据。  治疗“上火”要注意两点:一是选用中药,而不盲目投用西药。因前者是调理全身以治本,后者却只能针对症状治其标。二是遵照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如治“中焦火”宜投清胃散等,治“心火”用导赤散等,治“实火”用三黄片、牛黄解毒片等药泄火,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若见“火”就用三黄片之类,有时并不奏效,反而误事。  无论虚实,均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忌吃肥甘油腻、荤腥温热性食品,忌吃海鱼虾蟹发物。  实火多由于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所致,此外,精神过度刺激、脏腑机能活动失调亦可引起。实火患者表现为面红目赤、口唇干裂、口苦燥渴、口舌糜烂、咽喉肿痛、牙龈出血、鼻衄出血、耳鸣耳聋、疖疮乍起,身热烦燥、尿少便秘、尿血便血、舌红苔黄、可有芒刺、脉实滑数。治疗上宜采用苦寒制火、清热解毒、泻实败火的原则和方法。  虚火多因内伤劳损所致,如久病精气耗损、劳伤过度,可导致脏腑失调、虚弱而生内热、内热进而化虚火。根据病机不同,一般将虚火进一步分为阴虚火旺和气虚火旺两种病状。阴虚火旺都多表现为全身潮热、夜晚盗汗、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躁动不安、舌红无苔、脉搏细数。治疗时应以生津养血、滋阴降火为原则。气虚火旺者表现全身燥热、午前为甚、畏寒怕风、喜热怕冷、身倦无力、气短懒言、自汗不已、尿清便溏、脉大无力、舌淡苔薄。治疗时应以补中益气、强肾兴阳、甘温除热为原则。  实火和虚火不仅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不同,而且治疗原则及具体治法也有所不同。如果不管上火是实是虚,而一律用同一方法清热败火,则有可能非但治病不成,反而加重病情。因此,上火时,首先分清实火还是虚火后,再决定治疗方案,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2013-10-14
坚信好习惯成就好生活,带你进入中医世界。
2020-01-08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7:02:4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实火有几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因饮食不当引起的胃火,常见症状包括大便干燥、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等。第二种是由于穿衣过多或保暖过度导致的肺火,症状表现为感冒、咳嗽、咳黄痰、鼻涕呈黄色等。第三种是情绪波动大、情绪急躁所导致的肝火,常见症状包括情绪易怒、头痛、眼睛干涩等。虚火则往往是因为身体...

  • “实火”指的是体内阳气过盛,表现为牙龈疼痛、咽喉肿痛、口腔溃疡、口渴、大便干燥等症状。而“虚火”则是由于体内阴液不足,导致阴虚阳亢,出现口干舌燥、心烦失眠、耳鸣头晕等症状。虽然都是上火的表现,但“虚火”和“实火”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却大不相同。针对“实火”,应该使用清热泻火的药物,如...

  • 可以从小便、大便和发热的症状入手。如果小便颜色黄、气味重,同时舌质红,多为实火;小便颜色淡、清,说明体内有寒,是虚火。大便的情况也能提供线索:大便干结、舌质红为实火;大便干结但舌质淡、舌苔白为虚火;大便稀软或腹泻则表明体内有寒,也是虚火的表现。此外,身体出现发热症状时,若体温高于37...

  • 3. “虚火”则是指阴虚体质者因阴阳失衡出现的表面阳气过盛现象,实则源于阴虚导致的相对阳气过盛。这类体质的人常伴有气血虚的迹象,如面色苍白、手足冰凉、头痛失眠、多梦、便秘等。4. 现代医学视角下,“上火”往往是由于微循环不足,细胞无法获得充足的氧气和营养,同时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清除,引发功...

  • 大便的干结程度和排便难易也是判断虚火和实火的重要依据。大便干结、排便困难且舌质红,多为实火;而大便干结、舌质淡、舌苔白则为虚火;大便稀软或不成形,同样提示虚火。观察发热情况 身体发热的症状也能帮助我们区分虚火和实火。如果体温持续在37.5度左右,并伴有全身燥热、口渴等症状,这通常是实火...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