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黄芪和熟黄芪效果上有什么区别?

2012-11-04 回答
1、生黄芪:生黄芪又称膜荚黄芪或黄耆。豆科。多年生草本。主根长,圆柱形,稍带木质,外质土黄色或棕红色。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为补气要药。
临床应用时习惯分为生用、蜜炙、麸皮拌炒3种,其药效各有不同,生黄芪多用于固表、托疮、利水等;生黄芪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尿消肿,托疮生肌的功效。药理实验表明,黄芪具有:强心、利尿、降压、保肝、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扩张血管、改善皮肤血液循规蹈矩环及营养善;对肾炎蛋白尿有一定的消除作用。适用于气虚衰弱、倦怠乏力,自汗易汗,容易感冒;中气虚陷,食少便溏、胃下垂、脱肛、便血、妇女子宫下垂、崩漏;疮痈肿毒,脓成不溃,或久溃不收口;
气虚水肿及一切气虚证。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一般保健或者治疗中使用的黄芪指的都是生黄芪,也就是黄芪晒干以后的切片。
2、炙黄芪:又名蜜炙黄芪,蜜黄芪。为黄芪片用蜂蜜拌匀,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摊晾,而后入药者。补气润肺功效增强。炙黄芪多用于补中益气,炙黄芪多为蜜炙,增强生品的滋补作用。
生品,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炙黄芪功效与作用: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黄芪圆片,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炙黄芪是用蜂蜜炮制而成,医生常常给“中气不足,脏器下垂”的患者使用。2019-12-14
生黄芪和炙黄芪各有不同,生黄芪是益卫固表,而炙黄芪长于益气补中,虽然都是补气药,但使用是不相同的..只有炙黄芪用在补脾胃的中气较为合适.医生的辨证用药是药物显效的关键.2019-12-14
1、生黄芪:生黄芪又称膜荚黄芪或黄耆。豆科。多年生草本。主根长,圆柱形,稍带木质,外质土黄色或棕红色。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为补气要药。
临床应用时习惯分为生用、蜜炙、麸皮拌炒3种,其药效各有不同,生黄芪多用于固表、托疮、利水等;生黄芪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尿消肿,托疮生肌的功效。药理实验表明,黄芪具有:强心、利尿、降压、保肝、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扩张血管、改善皮肤血液循规蹈矩环及营养善;对肾炎蛋白尿有一定的消除作用。适用于气虚衰弱、倦怠乏力,自汗易汗,容易感冒;中气虚陷,食少便溏、胃下垂、脱肛、便血、妇女子宫下垂、崩漏;疮痈肿毒,脓成不溃,或久溃不收口;
气虚水肿及一切气虚证。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一般保健或者治疗中使用的黄芪指的都是生黄芪,也就是黄芪晒干以后的切片。
2、炙黄芪:又名蜜炙黄芪,蜜黄芪。为黄芪片用蜂蜜拌匀,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摊晾,而后入药者。补气润肺功效增强。炙黄芪多用于补中益气,炙黄芪多为蜜炙,增强生品的滋补作用。
生品,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炙黄芪功效与作用: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黄芪圆片,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炙黄芪是用蜂蜜炮制而成,医生常常给“中气不足,脏器下垂”的患者使用。
/iknow-pic.cdn.bcebos.com/d31b0ef41bd5ad6ec918e5318fcb39dbb7fd3c03"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d31b0ef41bd5ad6ec918e5318fcb39dbb7fd3c03?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
扩展资料:黄芪作用
黄芪能起到预防高血压等疾病的功效,黄芪有保护肝脏和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功能,所以我们日常可以采用熟黄芪泡水来喝,这样可以带给我们健康的体魄。
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但是若是有阴虚阳亢、热毒亢盛、食积内停者不宜使用,以免加重阳热亢盛。
熟黄芪泡水喝可以治疗气虚表卫不固所致自汗,气虚外感诸症。多用于虚表多汗,如外感风寒而汗出。黄芪中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所以黄芪泡水喝可补脾益气,补肺固表,还有增强机体免疫力、降血压、保肝消炎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黄芪">百度百科--黄芪
2023-01-01
药效是不一样的2019-12-14
mcxzy 阅读 35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9:12:2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生黄芪与熟黄芪的制作工艺不同。熟黄芪是将从生黄芪中切片后,通过蜂蜜炒制而成的药材。相比之下,生黄芪则未经特殊处理,保持了原有的药材特性,能够补血、消肿,对体质虚弱、容易出汗的人群具有显著的调理效果。生黄芪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多用于配制汤剂,旨在维护身体健康或治疗疾病。它源自膜荚黄芪...

  • 生吃黄芪和熟吃黄芪各有优势。生吃黄芪时,它具有健脾补中的作用,适合需要调理脾胃的人群。而熟吃黄芪可以加强其补中益气的效果,适合需要补充元气的人群。在食用黄芪时,应遵循医嘱,避免自行乱吃。黄芪生吃和熟吃的功效有所不同。生黄芪能够健脾补中,适用于治疗气虚虚弱、中气郁结等症状。熟黄芪则能...

  • 2. 适用人群不同:炙黄芪更适合气虚衰弱、容易出汗和易感的人群。而生黄芪则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症状的治疗。3. 外观与食用性:熟黄芪的皮呈棕褐色,可作为保健品食用;生黄芪则为黄色。注意事项:在食用生黄芪时,应控制剂量,遵循专业指导,避免过量导致不良后果。...

  • 生黄芪和熟黄芪的功效是不一样的,生黄芪是补气的,用于治疗脾肺气虚,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等功效,适用于盗汗、浮肿、溃久不敛等病症,而熟黄芪长用于补气生血,在临床方面需求量大,也比生黄芪更受重视。生黄芪和熟黄芪是不一样的,首先熟黄芪是将生黄芪切片,然后再加入蜂蜜翻炒成的一种药材,...

  • 久饮可能导致口中产生怪感,因此也需适量饮用。总结:从功效和安全性角度来看,熟吃黄芪相对更好,因为熟黄芪的作用更为温和且全面,同时搭配其他药材可以增强其效果。然而,每个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不同,因此在选择生吃还是熟吃黄芪时,最好先咨询医生的意见,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