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了中医怎么辨证调理?

中医对中风的辩证,大致可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类,出现颜面的神经麻痹,或者是肢体麻木,活动的不随意、瘫痪,叫做中经络;如果出现神志昏迷、扑倒、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状,叫做中脏腑,出现中脏腑,肯定有中经络的症状表现,其中中脏又可分为闭证或者脱证,所谓闭证,就是风火痰浊导致的昏迷,中脏腑如果病情加重了,就可以导致脱证,一般出现脱证症状,病人在半天之内可能就会死亡。2020-03-17
最好到医生看看去2020-03-17
mcxzy 阅读 30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1:14:2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风后遗症中医辨证方法,具体如下:1、气虚血瘀型症候,常见症状是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面色白、气短乏力、自汗,舌质是暗淡,舌苔薄白或有齿痕、脉沉细,细缓或细悬。治法是益气活血、扶正祛邪,方药予以补阳还五汤加减;2、肝肾阴虚型证候,常见症状是半身不遂、...

  • 中风病的中医治疗,首先主要是辨证分型论治。辨证分型论治分为这么几型,首先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方面。中脏腑又分为闭证和脱证两部分。中经络常见的证型,有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还有痰热腑实证,还有气虚血瘀证,还有阴虚动风证等。在这些治疗里边,主要根据以上分型,包括我们的中药的汤剂来...

  • 中医治疗中风主要是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舌苔脉象,中风病人,大致可有以下几种证型和相应的立法方药:一、肝肾阴虚,风阳上扰证,其特点为伴有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干咽苦、心烦易怒、舌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治疗镇肝熄风,滋阴潜阳,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二、脉络...

  • 具体辨证方法如下:1、风火上扰型:常为新发病,患者除中风的常见症外,多有烦躁易怒、面红目赤、口苦咽干的表现;2、风痰瘀阻型:患者除中风的常见症外,多伴有头晕目眩、舌质暗,苔白腻等症状。3、痰热腑实型:患者多伴有腹胀便干便秘,痰多,苔黄等;4、气虚血瘀型:老年人易出现无食欲、面色...

  • 中风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1、中药:根据辨证论治,先判断患者具体是哪一种证型,再对症用药。常见证型包括肝阳上亢、热极生风、阴虚动风、脾肾阳虚、痰湿内阻等;2、针刺:针刺法是治疗中风较好的方法,尤其在中风急性期有醒脑开窍的作用;3、放血、拔罐:也可很好的治疗肢体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4、...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