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弱和脾胃虚寒各有什么症状?是一个病吗?会引起排便困难吗

不完全是一回事,脾胃虚弱为脾气虚,脾胃虚寒为脾气虚并伴有寒象,也就是脾阳虚。
症状方面,前者纳少、脘腹胀满、食后尤甚,大便溏薄,神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白光)白或萎黄,或见浮肿或消瘦,舌淡苔白,脉缓弱。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还有腹部喜温喜按,形寒气怯,四肢不温的表现。
你所谓的排便困难是指便秘?这不会,脾气虚弱导致的是大便不成型,腹泻,而不会便秘的。

补充:从你的描述上来看,应该是脾胃湿热,建议你最好是当面看医生,因为网上有些事情毕竟没法判断,比如湿重还是热重的问题就很重要,而且也没有办法开方子,湿邪是不太容易驱除的,用药比较讲究,当面看才会比较有把握。
正常人有可能是薄黄苔,但是你是黄腻苔,这是一种病态,反映的就是体内的湿热。至于那个裂纹,我没有看见所以也不好判断具体代表什么,只能说有可能是热气太重导致胃阴虚而形成的。总之,没有当面诊断一切都只是推理,再缜密也比不了眼睛看见的嘛。2008-05-07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3:54:3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脾气虚表现为腹部胀满,食后为甚,精神不振,形体消瘦等。脾阳虚则可见腹胀纳少、腹痛绵绵、形寒肢冷等症状。脾不统血时,气血亏虚,可见食少、腹胀、肢体倦怠等。胃阴虚表现为口干唇燥、嘈杂、干呕等。而脾胃虚寒则表现为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神疲乏力等。脾胃虚弱的症状还包括不同程度的腹泻,大便...

  • 脾胃虚弱的症状包括:稍进油腻食物或饮食稍多时,大便次数增多,伴有未消化的食物,大便时溏时泻,且常有迁延反复的趋势。患者常表现为食欲不振、面色苍白、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此外,脾胃虚弱可能与脾胃虚寒症状混淆,表现为纳呆腹胀、脘腹冷痛、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

  • 脾胃虚寒与脾胃阳虚表现类似,主要症状包括纳呆腹胀、脘腹痛而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手足不温等。治疗上可选用附子理中丸,具有温中健脾的效果。对于脾气虚者,可选择参苓白术散和香砂养胃丸;对于脾阳虚者,附子理中丸是个不错的选择;而胃阴虚则较少有成药可用,通常需要汤药调理。

  • 腹部常常感到胀满不适,伴有畏寒肢冷的感觉,手脚容易感到寒冷,说话的声音低微无力,体力容易感到疲惫。此外,腹部特别是下腹部常感冷痛,排便时大便稀溏,不成形。舌象上,可见舌质淡,舌苔薄白而湿润,脉象则显得弱而无力。脾胃虚寒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常见病症,主要表现为脾胃功能的虚弱和寒气的侵袭。

  • 脾胃虚弱是中医常见的一种体质状况,其症状包括气短乏力、头晕、胃腹冷痛、大便溏泻、面色苍白、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虚火上炎、口干、容易饥饿、胃酸、隐痛不适、口舌生疮等。脾胃虚弱分为脾气虚、脾阳虚、胃气虚、胃阴虚四种类型。调理脾胃虚弱,首先需要分清具体类型。对于脾气虚的患者...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