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的治病原理

一、调和阴阳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中阴阳两方面处于相对平衡状态,针灸的治疗作用首先在于调和阴阳,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基本上是通过经络、腧穴配伍和针刺手法来实现的。如胃火炽盛引起的牙痛,属阳热偏盛,治宜清泻胃火,取足阳明胃经穴内庭,针刺泻法,以清泻胃热。寒邪伤胃引起的胃痛,属阴邪偏盛,治宜温中散寒,取足阳明胃经穴足三里和胃之募穴中脘,针用泻法,并灸,以温散寒邪。现代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也已经充分证明,针灸对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活动均有明显的调整作用,特别是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为明显。一般说对于亢进的、兴奋的,痉挛状态的组织器官有抑制作用,而对于虚弱的、抑制的、弛缓的组织器官有兴奋作用。这种调节是良性的、双向性的。这就是针灸能治疗多种疾病的基本原因之一。如果将组织器官的病理失调与阴阳理论联系起来,均可用阴阳解释,所以说针灸调节了病理性失调,也就是调节阴阳的失调。  二、扶正祛邪  针灸具有扶正祛邪作用,具体表现为补虚泻实。针灸的补虚泻实,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刺灸法,如艾灸多用于补虚,刺血多用于泻实;二是针刺手法,古今医家已总结出多种补泻手法;三是腧穴配伍,长期大量临床经验,不少腧穴其补泻作用各异,如膏肓、气海、关元、足三里、命门等穴,有补的作用,多在扶正时应用;而十宣、中极、水沟,有泻的作用,多在祛邪时应用。现代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证明针灸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抵抗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而这种作用与中医的“扶正祛邪”相似。  三、疏通经络  针灸通过穴位的刺激,具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止痛,更是通经络、疏闭阻的结果。

2016-05-13
mcxzy 阅读 41 次 更新于 2024-11-17 20:43:2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针”是以针刺入人体穴位,通过补、泻等手法的运用,以取得人体本身的调节反应;“灸”是以艾炷烧灼穴位,将热力透入肌肤,以温通气血。 针灸的原理应当是:以刺激体表穴位的办法,通过全身经络传导,调整气血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其核心是循经取穴,关键是取穴准确,...

  • 其实楼上回答的已经很经典了,如果非要解释的话可以用排异反应来解释吧,还可以用全息反应点来解释,但是都很牵强。中医就是要中医理论的支持。 西医为啥不会苦苦要求中医来解释呢?为啥中医一定要西医来解释呢?啥时候中医懒得让西医解释的时候才是出头之日。

  • 针灸的原理是什么? 针灸治疗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针灸作用的原理,可以打个比方,就像拿一个小石子投入到湖里或者水里,水面上就会荡起一层一层的涟漪,这就是相当于针灸,针插入人体以后,身体也会对这个刺激产生一定的反应,就像波纹一样,也会快速传递下去,身体对于针灸再做出一定...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