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学方歌

中医方剂学方歌,犹如智慧的钥匙,帮助我们轻松记忆,助力学习。掌握各类方剂的特性,是提升中医实践能力的关键。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些经典药方的奥秘:
1. 解表剂 辛温</: 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等,驱寒发汗,扶正固表。 辛凉</: 银翘散、桑菊饮,清热透表,适用于风热感冒。 扶正</: 败毒散、参苏饮,益气扶正,增强机体抵抗力。2. 泻下剂 寒下</: 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峻下热结。 温下</: 大黄附子汤、温脾汤,温中缓下,适用于脾寒便秘。 润下</: 麻子仁丸、济川煎,滋养肠道,润燥通便。3. 温肾润便针对肾虚便秘,推荐使用润肾药物,如方剂中的特定配方。
4. 逐水剂 十枣汤:强力攻逐水肿,实证首选。 禹功散:行气逐水,姜汁调服,治疗水肿。 舟车丸:峻下逐水,兼通便之力。5. 攻补兼施 黄龙汤:攻下补益气血,平衡调理。 新加黄龙汤:滋阴补血,兼治便秘。 增液承气汤:增液润燥,治疗肠燥便秘。6. 和解剂 少阳和解: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调和肝胆。 肝脾调和:四逆散、逍遥散,舒缓肝脾。 肠胃调和:半夏泻心汤,缓和肠胃不适。7. 清热剂 清气分热:白虎汤、竹叶石膏汤,清热解毒。 清营凉血:清营汤、犀角地黄汤,凉血解毒。8. 解毒与通便 黄连柏栀芩汤:针对三焦火盛,清热解毒。 凉膈散:硝黄清热,黄芩舒缓,利湿退热。
这篇文章精炼了中医方剂的主要类别和代表性方剂,突出其功效和适应症,便于记忆和临床应用。无论是解表、泻下还是调和脏腑,每一类方剂都有其独特的功效和适用场景,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精妙之处。2024-04-18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0:46:2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远志川芎桂归汤**:安神定志,活血通络,主治心悸失眠,头痛头晕。(远志6g,川芎6g,官桂6g,当归6g)玉屏风散**:益气固表,防风御邪,适用于体虚易感风邪者。(黄芪15g,白术15g,防风9g)补中益气汤**:补益中气,升阳举陷,治疗脾胃虚弱。(黄芪18g,白术9g,炙甘草6g,当归6g,人参9g,陈皮...

  • 方剂学:新世纪第五版精华方歌集成 进入新时代的医学瑰宝,新世纪第五版方剂学,为我们揭示了一幅全面的中医治疗画卷。它融合了古今智慧,集结了临床经验的精华,让我们深入了解各种病症的应对策略。一、解表与温凉 辛温解表的典范,白虎汤中,石膏与知母合用,人参 提升效力,适用于暑热烦躁的患者...

  • 四妙勇安汤:四妙勇安,组成谨严,归二草一,银玄各三,脱疽化热,服之可痊牛蒡解肌汤:牛蒡解肌用荆薄,山栀丹皮石斛翘,玄参夏枯共成方,头面风热疮疡消透脓散:透脓散治毒成脓,芪归山甲皂刺芎,程氏又加银蒡芷,更能速奏溃破功内补黄芪汤:内补黄芪用麦冬,参苓归地芍川芎,远志肉桂炙甘...

  • 1.十灰散 组成: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茅根、茜根、山栀、大黄、牡丹皮、棕榈皮、(白藕汁、萝卜汁、京墨)。方歌: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茅茜荷丹榈煨,二蓟栀黄各炒黑,上部出血势能摧。功用:凉血止血。主治: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证。2.咳血方 组成:青黛、瓜蒌仁、海粉、炒山栀子、诃子、(...

  • 中医外科学——肠痈——湿热证——复方大柴胡汤 三、小建中汤/大建中汤 方剂功用主治辨证要点配伍意义方歌小建中汤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饴糖+桂枝-辛甘化阳 芍药+甘草-酸甘化阴(芍药-缓急止痛。大柴胡汤、麻子仁丸均有芍药)组成: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而...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