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与经方8首1——八味肾气丸地黄丸类的祖方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地黄
(本草经疏曰:干地黄乃补肾家之要药)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根据不同的炮制方法,地黄有鲜地黄、干地黄和熟地黄之别。
对于鲜地黄来说,我们常见的功效,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的作用。对于干地黄,我们主要是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作用。而对于熟地黄,它和前两个地黄区别比较大,它的功效主要是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作用,它的补益作用比较强。而对于干地黄和鲜地黄,它主要是清热凉血的作用。
临床当中,鲜地黄来说,主要用于热病的伤阴,甚至热病引起了热毒发斑,比如吐血、鼻衄、咽喉的肿痛,我们鲜地黄比较常用。对于干地黄,我们也是用于这种热毒营血,出现了吐血、鼻衄、咽喉肿痛,甚至积伤便秘,干地黄也是常用的,因此干地黄和鲜地黄,它的作用是相似的。
而对于熟地黄,作用就完全不一样了,熟地黄在临床当中,主要用于补益类的,主要用于血虚萎黄、心慌、月经不调、崩漏、肝肾阴虚,导致的腰膝酸软、潮热、盗汗、遗精,还有眩晕耳鸣、头发早白、脱发等等一些肝肾阴虚的,我们常用熟地黄。对于血虚引起来的心慌,面色晄白我们也常用熟地黄,因此熟地黄主要用于阴虚和血虚的患者。
八味肾气丸(八味地黄丸)
干地黄128克,山药64克,山茱萸64克,茯苓48克,泽泻48克,丹皮48克, 桂枝, 附子(炮)各16克。上八味,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丸,用酒送下,加至20丸,一日三次。
功能主治:温补肾气。治肾气不足,腰酸脚软,肢体畏寒,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频数,舌质淡胖,尺脉沉细;痰饮喘咳,水肿脚气,消渴,久泄。
附:地黄丸 家族史
1.“八味地黄丸”或八味肾气丸 :(组成见上) 见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 是地黄丸家族中的“祖方”,最早者。
2.六味地黄丸: 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这六味中药组成。是八味肾气丸去附子、桂枝而成。来源于《小儿药证直诀》成书于(公元 1114年)。
3.左归丸: 由六味地黄丸去丹皮、茯苓、泽泻,加川牛膝,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
来源于:《景岳全书》(公元 1624 年)
4.知柏地黄丸: 六味地黄加知母、黄柏而成。 出处来源(《症因脉治》) 成书 1706年。
5.都气丸: 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而成。出处来源(《症因脉治》) 成书 1706年
6.杞菊地黄丸:由六味地黄丸加菊花、枸杞而成。 出自《医级》 综合性医书。清·董西园纂。成书于1777年。
7.耳聋左慈丸:由六味地黄丸加磁石、柴胡而成。 出自 《饲鹤亭集方》系晚清医家凌奂责令其子凌绶曾编校而成.成书于1892年。
2022-07-11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4-11-23 13:44:5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备急千金要方》 熟地黄400g 山药(麸炒)200g 茯苓150g 五味子(醋制)200g 肉桂50g 泽泻(盐制)150g 附子(制)50g 牡丹皮150g

  • 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气香,味甜、微苦。口服,一次1丸(9g),一日2次。

  • 济生肾气丸方剂包括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肉桂、附子、牛膝、车前子10味中药组成。 济生肾气丸是一个中成药,主要具有温肾化气、利水消肿的功效,主要可以用于肾阳不足、水湿内停所导致的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痰饮咳喘等相关的症状。在这个...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