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可重用生地黄

在中医理论中,正常的体液被称为津液,而肾脏则负责调控津液的分布。肾阴是全身阴液的根本,对于滋润和润滑各个脏腑器官组织至关重要,并且能够制约过旺的阳气。肾阴不足时,会导致阴不制阳,内生虚火,出现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面红颧赤等症状。由于阴虚,津液无法上承,进而引发口干咽燥。治疗肾阴亏虚主要在于滋阴补肾,而生地黄是滋阴补肾的首选药物。
生地黄的味道甘苦,性质寒凉,归心、肝、肾三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它能够治疗热入营血、舌绛烦渴、斑疹吐衄等症状,以及阴虚内热、骨蒸劳热等问题。此外,生地黄还能治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和肠燥便秘。《饮膳正要》中提到生地黄能够“生血,补肾水真阴”。因此,对于血分有热或脏腑津伤阴液不足的情况,生地黄是常用的药物。
生地黄常用于治疗骨蒸痨热、咽喉燥痛、痰中带血等病症。六味地黄丸是一种著名的补肾药物,以生地黄为主要成分。
需要注意的是,生地黄和熟地黄是不同的药材。生地黄不是通过简单煮熟就能变成熟地黄的。生地黄形状不规则,通常为长方形或块状,颜色棕灰,质地柔顺,不易折断。而熟地黄是经过加工的生地黄,呈片状或块状,性质由寒转温,主要功效变为补血和温补。2024-05-09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02 09:16:4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入心、肝、肾三经,既能凉血,又能滋阴,具有清热滋阴、凉血止血、生津止渴的功效。主治热入营血,舌绛烦渴,斑疹吐衄;阴虚内热,骨蒸劳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等症。《饮膳正要》中说生地黄“生血,补肾水真阴”。因此,凡血分有热及诸脏津伤阴不足者,均为...

  • 1. 清热凉血:生地黄味甘苦、性寒,能清营血分之热,凉血功效显著。适用于温热病之高热、口渴、舌红绛等症状,如清营汤处方。同时,生地黄还有止血作用,适用于血热引起的各种出血症。2. 养阴生津:生地黄质润多液,能养阴,味甘性寒,能生津,对于温热病后期、邪热伤津者尤为适用。此外,它还常用...

  • 1、生地黄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可用于治疗热病伤阴、高热口渴、神昏、吐血、衄血、便秘等病症。由于生地黄味甘苦、性寒而入血分,可清营血分之热而凉血,可用于治疗高热、口渴、舌红绛等病症。2、现代临床研究表明,生地黄可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荨麻疹、肝炎、风湿...

  • 生地黄性味甘、苦、寒。入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口干,舌红或绛,常与玄参、犀角等同用。也可以用于热病后期的低热不退和慢性病的阴虚内热,常与青蒿、鳖甲、地骨皮等清虚热的药物配伍使用。生地黄还用于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下血或...

  • 生地黄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热病伤阴、高热口渴、神昏、吐血、衄血、便秘等病症。由于生地黄味甘苦、性寒而入血分,可清营血分之热而凉血,可用于治疗高热、口渴、舌红绛等病症。生地黄可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荨麻疹、肝炎、心律失常等病症。生地黄还有抗辐射、降低血糖、强心、...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