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肝,就按哪个穴位?

春季养肝所按的穴位:

1.太冲穴:位于足背部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是肝经的原穴,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在此穴都可体现,所以春季养肝护肝可多按摩太冲穴,方法-用拇指指尖对穴位慢慢地进行垂直按压。

2.肝腧穴: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是肝脏在背部的反应点,刺激此穴有利于肝脏疾病的防治。中医理论认为脏腑出现病变时都可在其相应背俞穴出现异常反应(如敏感、压痛等),所以经常按摩此穴即可了解肝脏健康情况,又能治疗其病变。

3.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此穴作用非常广泛,长期按摩可降血脂、降低血液黏度,预防血管硬化等等。所以经常按摩此穴对脂肪肝的防治有很大的益处,方法每天每侧按揉30~50次,酸胀为度。

关于养肝方面的知识:

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肝食物食用。

1.牛奶及酸奶:具有养肝平气、镇定安神、美容养颜的功效。牛奶含优质蛋白质,人体易吸收的乳糖与乳脂,是肝炎患者“完美”的天然美食。酸奶可调整肠道菌群促进毒素排出。此外,酸奶可提高机体免疫体力,达到养肝护肝的目的。

2.大豆及豆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磷、B族维生素、中等量脂肪及少量碳水化合物,对肝脏修复非常有益。

3.鲤鱼:鲤鱼的蛋白质与人体的蛋白质结构相似,易于消化和吸收,能帮助提高肝脏的解毒和防护功能。

4.蜂蜜: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含有多种营养及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并有补脾胃、养肝润燥、解毒的作用,对肝炎患者有一定的治疗功效。

5.蘑菇: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特别是氨基酸和维生素,还具有抗菌、抗癌的作用,有利于帮助肝脏解毒、防御疾病。2021-07-16
mcxzy 阅读 65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5:04:5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春天肝火易旺,对脾胃有不良影响,可引起情绪失调、气运行血不畅,导致疾病。为此,可以通过按揉三个穴位——行间穴、太冲穴、阳陵泉穴来疏肝解郁。其中,行间穴能泻心火,太冲穴能消散肝气,阳陵泉穴能清利肝胆湿热。按揉这些穴位时,要找到最痛点,并按揉至有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春...

  •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这个养生要穴是肾的原穴,通过按摩太溪穴,可以调动肾脏的功能,更好地滋养肝脏。肝属木,肾属水,树木需要水的浇灌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养肝必须要滋阴。行间穴:位于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火穴,按摩此穴位有助于泻去心火。春天肝火旺...

  • 春季养肝穴位按摩 行间穴位于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是一个火穴。春季肝火旺盛时,多揉“行间穴”,可将心火从这里散出去。肝俞穴位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气在背部汇聚而成的“水潭”。肝俞与太冲穴搭配使用,在中医里属于“俞原配穴”法,可以补肝阴,养肝...

  • 曲泉穴,穴名由“曲”意指屈曲,此穴位于屈膝处,经气如泉水涌出,故名曲泉。穴性属于足厥阴肝经,具有滋阴养肝、通络止眩之效。春季万物向荣,肝主生发,曲泉为肝经合穴,有水的特性,能滋养肝木,保证肝脏新陈代谢,预防肝气过旺导致的心烦头痛。如何找到曲泉穴?屈膝取穴,膝内侧横纹头上方,找到...

  • 太冲穴被誉为人体第一大要穴,位于大脚趾与二脚趾结合处向脚腕脖子方向推,尽头即为太冲穴。按揉太冲穴能消散肝气和火气,有助于将郁结的气排出体外。通过从太冲穴向行间穴方向推揉,可以帮助泄发肝火。在春季,我们应注意顺应自然界的阳气升发,如立春、雨水、惊蛰等节气的气候变化。春天的气候特征...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