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厥阴肝经一共有多少个穴位?

1楼回答基本正确,支持一下!白璧微瑕,再做些两点小补充:一、14个穴位是单侧数目,即左右各14个穴位;二、大墩穴的位置,不是介于“外侧趾甲根与趾关节之间”,而是趾甲根外侧角再向外旁开约0.5寸(外:左脚向左,右脚向右为外),也可以沿甲根画一条水平横线,沿甲侧缘最远端画(因为这里一般是弧线)一条竖直切线,两线交点处即为此穴。这个方法可以解决0.5寸不好判断的问题。手、脚指上的其他井穴也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找。2008-08-10
足厥阴肝经一共有十四个穴位,自足大趾关节末节外侧趾背上外侧趾甲根与趾关节之间的大敦穴起至乳头直下的第六肋间隙中的期门穴止.2008-08-10
足厥阴肝经
  本经一侧有14个穴位(左右两侧共28穴),其中12穴分布于腹部和胸部,12穴在下肢部。首穴大敦,末穴期门。本经腧穴主治肝胆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眼科疾病和本经经脉所过部位的疾病。如:胸胁痛、少腹痛、疝气、遗尿、小便不利、遗精、月经不调、头痛目眩,下肢痹痛等症。
腧穴: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蠡沟
中都
膝关
曲泉
阴包
足五里
阴廉
急脉
章门
期门2019-07-11
mcxzy 阅读 146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9:34:3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足厥阴肝经是一条重要的经络,其上的常用穴位分布在人体的左右两侧,共计14穴。这些穴位包括:大敦 - 位于足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主要作用是疏调肝肾,宁神熄风,主治疝气、遗尿、崩漏、经闭和癫痫。行间 - 在足背第一、二趾间,可调理肝肾,清热熄风,治疗目赤肿痛、失眠、月经不调等。...

  • 肝经即足厥阴肝经,起始的大敦到终点的期门一共是14个穴位,每条上有14个穴位,所以两条肝经上一共是28个穴位,分别是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曲泉、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和期门,所以14个穴位不可能每个穴位都进行了解,比较常用的保健穴位首先是大敦,是肝经的起始穴位...

  •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为五输穴之输穴,同时也是肝的原穴,针刺时直刺0.5-0.8寸。中封穴作为五输穴之经穴,位于内踝前1寸,胫骨前肌腱内缘,针刺时直刺0.5-0.8寸。蠡沟穴是足厥阴经络穴,位于内踝高点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针刺时平刺0.5-0.8寸。中都穴为...

  • 经穴分布:本经经穴主要分布在足背、内踝前、胫骨内侧面、大腿内侧、前阴和胁肋等部位。从大敦开始,至期门结束,左右两侧各包含14个穴位。这些穴位包括大敦(井)、行间(荥)、太冲(输、原)、中封(经)、蠡沟(络)、中都(郄)等。每个穴位在中医理论中都扮演着特定的角色,通过刺激这些穴位,...

  • 足厥阴肝经是十二经脉之一,包含14个穴位,左右两侧各7个,主治肝胆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眼科疾病及本经经脉所过部位的疾病。下文详细解析各穴位的位置、作用、主治功效。大敦穴位于足(足母)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作用为疏调肝肾,熄风宁神,主治疝气、遗尿、崩漏、阴挺、月经不调、...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