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地黄丸 【来源】《外科大成》卷二。 【组成】苦参(切片,酒浸湿,蒸晒九次为度,炒黄,为末)500克地黄120克(酒浸一宿,蒸热,捣烂) 【用法】加蜂蜜和苦参、地黄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9克,白滚汤或酒送下,一日二至三次。效后必多服脏连丸二三料除根。 【功用】利湿解毒。 【主治】痔漏出血,肠风下血,酒毒下血。
提醒您:苦参地黄丸 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2022-10-18
提醒您:苦参地黄丸 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2022-10-18
治痔漏出血,肠风下血,酒毒下血:苦参(切片,酒浸湿,蒸晒九次为度,炒黄为末,净)一斤,地黄四两(酒浸一宿,蒸熟,捣烂)。加蜂蜜为丸。每服二钱,白滚汤或酒送下,日服二次。(《外科大成》苦参地黄丸)治谷疸,食毕头旋,心怫郁不安而发黄,由失饥大食,胃气冲熏所致:苦参三两,龙胆一...
苦参,味苦性寒,以其独特的清热燥湿和祛风解毒功效在传统医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主要用于治疗湿热病症,如痢疾、黄疸、带下、阴疮瘙痒、恶疮和瘰疬等。在多个古方中,如苦参地黄丸、治痢散、苦参散和集四造脱色移这青商此增苦参汤,都有体现苦参的治疗作用。苦参主要由生物碱、黄酮类和三萜皂苷等化...
1. 苦参的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2. 苦参的功效主治:- 清热燥湿:用于湿热黄疸,常与栀子、龙胆草配伍;用于湿热泻痢,可与木香、甘草同用,如香参丸;用于便血,可与地黄同用,如苦参地黄丸。- 杀虫止痒:用于疥癣,常与枯矾、黄柏、蛇床子等配伍;用于湿疹湿疮,皮肤瘙...
苦参有清热燥湿、祛风消肿的功效,苦寒败胃损肾,副作用是败胃损肾,脾胃虚寒、肾虚无热者禁服。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根。性味 味苦,性寒。功效 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禁忌 脾胃虚寒者忌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3、临床应用:3.1、清热燥湿,用于湿热泻痢、黄疽尿赤。治湿热泻痢,可单用或与木香同用;治湿热便血,肠风下血,痔疮出血,可与生地同用,如苦参地黄丸;治湿热蕴蒸,黄疽尿赤,常与桅子、龙胆草同用。3.2、杀虫,用于带下阴痒,湿疹疥癣。治湿热下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