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拍一拍这些穴位,阳气源源不断涌出来

阳气,阳气升,百病无,阳气弱,则百病生,阳气对于每一个人都非常的重要,中医认为阳气是储藏在肾里的,肾是先天之本,是人藏精的地方。人体正常的体液都需要阳气来养护推进,阳气充分调节人才会 健康 长命,精神抖擞。

百会-诸阳之汇

在人的头顶的中间最高处,有一个神奇的穴位,叫“百会穴”;百会,顾名思义是各个经络的汇总之地。百会穴与大脑相连,对于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有着战略性的地位。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穴居颠顶,联系脑部:可见,百会穴与脑密切联系,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百脉之会,贯达全身。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而百会穴则为各经脉气会聚之处。穴性属阳,又于阳中寓阴,故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

中府-肺阳

两手手指交叉,掌心向内,直臂上举至头顶;屈肘将手放在脑后,接着两手打开、手臂肌肉用力往下推。这个动作的窍门在于以肩关节为轴活动,尽量达到身体能达到的最大幅度。每天重复做几次,有助于增加肩关节柔韧性,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防治肩周炎和胸腔炎。 拍打中府穴对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有明显效果,每天坚持自己拍打20分钟。

神门-心中之阳

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之一,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神门穴归属手少阴心经,有帮助入眠,调节自律神经,补益心气,安定心神等作用。

中脘-脾胃之阳

能强壮脾脏功能、促进脾脏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促进脏腑对气血的化生并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状态,如改善食欲、提高食量、促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增肥或减肥。亦可用于防治贫血、肌肉萎缩、胃胀、胃痛、胃溃疡等各种胃病。

足三里

我国民间有“拍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说法。人体中的“足三里”是一个滋补强壮穴位。针灸该穴位,可治疗胃痛、腹痛、腹泻、高血压、虚弱、贫血、下肢瘫痪、膝关节等疾病。足三里位于外膝眼直下3寸,小腿胫骨前缘外侧l寸处。拍打足三里,刺激该穴位,除了起到与针灸相同的效果外,还能提高整个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涌泉

拍打涌泉可以扶正去邪。纠正气血逆乱,防治因练其它功法不当所导致的各种偏差。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减少「外感六淫」致病的机会。加强内、外气的沟通,补贴人体能量。

至阳

人的背部阳气不足时,常有背部凉风感,肌肉僵硬等症状。刺激至阳穴可增强背部阳气。至阳穴位于背部中央,肩胛骨连线的中点,刺激至阳穴有振奋阳气,疏通经络的功效。直接拍打后背至阳穴,不仅可以提升阳气,还可以疏通督脉、膀胱经等。2022-05-15
mcxzy 阅读 185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9:09:3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心脏阳气不足会导致失眠、水肿、咳喘等症状。通过拍打神门穴,可以补充“心阳”。神门穴位于手腕处,拍打时应感到轻微的酸胀,每次1至3分钟。脾阳不足时,可能出现腹泻、疲倦、消化不良等症状。足三里穴能有效提振“脾阳”,该穴位于膝盖外侧下方,按压按摩,每次1至3分钟。肺阳不足时,易感冒、咳嗽、...

  • 1、拍打经络养阳方法1、拍背部背部主要分布有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皮肤肌表为阳,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是阳经之首;督脉总统一身阳气,是阳脉之海。因此拍打背部穴位和经络,可以疏通全身经络,促进周身阳气的运行。阳气循环冲和,自然身强力壮。拍背部对于感冒、荨麻诊、肩背疼、神经衰弱、胃疼、...

  • 例如,不当的按摩手法或过于激烈的按摩动作,可能会导致肌肉受伤、关节扭伤,甚至可能引发局部炎症。此外,如果按摩力度过大或频率过高,还可能影响到周围的神经和血管,进而干扰正常的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长期过度刺激某些穴位还可能导致气血不畅,引发各种不适症状。例如,过度按压特定穴位可能导致气血滞留,...

  • 5. 补“头阳”:头阳不足会引起多梦易醒、精神不振、眩晕、头痛等问题。拍一拍百会穴,有助于打通阳经,振奋头阳。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可以顺时针和逆时针各按摩百会穴50圈,每次重复2到3遍。6. 补“背阳”:背阳不足会出现背部肌肉僵硬、发冷等问题。通过拍打至阳穴...

  • 神阙穴位于肚脐中心,对提高身体阳气有显著效果。按摩此穴可以促进体内阳气的流通,缓解畏寒症状。按摩方法是两手相叠,掌心对准并贴在神阙穴上,每次按摩15至20分钟,每天一次。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处,是治疗肾阳虚衰、寒凝血结的常用穴位。按摩此穴可以增强肾脏功能,驱散寒气。按摩方法是用手掌进行擦法...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