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艾灸治咳嗽?灸什么穴位?

【概说】
咳嗽为肺系疾患的主要证候。其发病原因,有外邪侵袭,肺气不得宣畅而咳嗽;也可由肺脏的病变,或其它脏腑有病,影响肺脏所致咳嗽。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疾患。

【病因病机】
(一)外感:肺主气,为五脏之华盖,上连喉咙,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职司呼吸,一旦遭受外邪侵袭,肺卫受邪,肺气壅遏不宣,肺气失其清肃,因而引起咳嗽。
由于四时气候变化不同,人体所受外邪各异,因而临床上分为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两类。
(二)内伤:由于肺脏功能失调,或他脏有病,累及肺脏而致的咳嗽为内伤咳嗽。常见的有肺燥阴虚,肺失清肃之咳嗽;脾阳不振,聚湿为痰,痰浊上渍于肺,影响气机出入所致之咳嗽;肝气郁滞,日久化火,木火灼金伤肺之咳嗽;有肺肾阴虚,肺失宣降,清肃无权,而导致咳嗽。

【辨证治疗】
(一)外感咳嗽
1、风寒
主证:咳嗽喉痒,痰液稀白,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浮。
2、风热
主证:咳痰黄稠,咳而不爽,口渴咽痛,身热,或见头痛,恶风,有汗等表证,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取手太阴、阳明经穴为主。风寒咳嗽针灸并用;风热证只针不灸,以宣肺解表。
处方:列缺、合谷、肺俞。
随证配穴:咳嗽伴咽喉肿痛:少商;发热恶寒:大椎、外关。
方义:肺主皮毛,与大肠相表里,取肺之络穴列缺,大肠之原穴合谷,以散风祛邪,宣肺解表;肺俞为肺这背俞穴,功可通调肺气,加强宣肺解表之效;咽喉肿痛,少商放血以泄肺热;发热恶寒用大椎、外关以退热解表。
(二)内伤咳嗽
1、痰浊阻肺
主证:咳嗽痰多,色白而粘,胸脘痞闷,胃纳减少,舌苔白腻,脉滑。
治法:取背俞和足阳明经穴为主。针刺补泻兼施,并可加灸,以健脾化痰。
处方:肺俞、脾俞、中脘、足三里、尺泽、丰隆。
方义:肺俞、脾俞补益肺脾之气,以增强肺这宣降,脾之运化功能;中脘、足三里健脾胃以化痰浊;尺泽泻肺以止咳,丰隆化痰以降气。诸穴共收健脾化痰止咳之效。
2、肺燥阴虚
主证:干咳无痰,或痰少不易咳出,鼻燥咽干或咽痛,或痰中有血丝,甚则咳血,潮热,颧红,舌红苔薄,脉象细数。
治法:取肺之俞、募穴为主。针刺平补平泻法,以益阴润燥,清肃静肺气。
处方:肺俞、中府、列缺、照海。
随证配穴:咯血加孔最、隔俞。
方义:肺俞、中府,俞募穴相配,以润肺调气;列缺为肺经络穴,通于任脉,以清肃润燥止咳,配照海养阴生津以清利咽喉;孔最为肺之郄穴,主治急症;隔俞血会,功专止血,两穴相配,以止咳血。诸穴共奏益阴润燥,清肃肺气,止咳止血之效。

【其它疗法】
1、耳针
取穴:肺、气管、神门、脾
方法:取双侧,中等刺激,留针10-20min,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并可用王不留行贴压耳穴。
2、皮肤针
取穴:颈背部督脉、膀胱经、喉两侧。
方法:轻或中度叩刺,每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2013-04-26
mcxzy 阅读 30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1:52:2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施灸穴位:主穴取肺俞,合谷,大椎,曲池。咽痛加灸少商。施灸方法:1.艾条灸:点燃艾条后,悬于穴位之上,火头距离皮肤2-3cm进行熏烤,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1-2次,各穴依次施灸,5-10次为1个疗程。2.隔姜灸:将艾绒做成花生米大小,每穴5-7壮,每日或隔日1次,7-10天为1个疗程。痰湿咳...

  • 咳嗽时,艾灸大椎穴和坛中穴是常见的治疗方法,这两种穴位对于呼吸系统的疾病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它们作为首要穴、基本穴和必备穴,在治疗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除此之外,足三里穴和肺俞穴也是治疗咳嗽时常用的穴位,它们在艾灸治疗咳嗽的过程中同样重要。在开始治疗时,可以先从大椎穴和坛中穴灸起,然...

  • 艾灸什么穴位:大椎,风池,曲池,肺俞,列缺,合谷。咽喉肿痛加少商,尺泽;鼻塞加上星。艾灸方法:解表清热止咳。取手太阴经、手阳明经穴为主,艾柱或艾条灸穴位火力可较大,让穴下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以祛病除邪。2、风寒咳嗽艾灸什么穴位风寒咳嗽表现症状:多为受凉后或天气转变时起病,喉痒,咳嗽...

  • 但不是所有感冒咳嗽都可以进行艾灸,如寒性感冒咳嗽,且无感染征象,可进行艾灸。选取如天突穴、肺俞穴、足三里穴等效果较好。艾灸时,点燃艾灸的一端的,对准艾灸的穴位距离约2到3厘米,以局部皮肤感到无灼痛,以温热为度。艾灸时间约10到15分钟,可起到温经通络、补益肺气的作用。

  • 咳嗽时,艾灸的主要穴位包括大椎穴、列缺穴、肺俞穴。这些穴位可以有效缓解咳嗽症状。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方,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艾灸此穴位可以振奋人体阳气,有助于驱散体内的寒气,对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列缺穴在前臂的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艾灸列缺穴可以疏通经络,帮助...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