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地黄又叫浙地黄、鲜生地、秦氏地黄等,是一种分布在我国浙江、安徽等地的多年生半常绿草本植物。而下面为大家介绍的则是关于天目地黄的药用价值,它的用药部位主要是双子叶植物药玄参科植物天目地黄的根状茎。具有清热凉血,补益肝肾等功效。
天目地黄的形态特征 植体被多细胞长柔毛,高30-60厘米,茎单出或基部分枝。基生叶多少莲座状排列,叶片椭圆形,长6-12厘米,宽3-6厘米,纸质,两面疏被白色柔毛,边缘具不规则圆齿或粗锯齿,抑或为具圆齿的浅裂片,先端钝或突尖,基部楔形,逐渐收缩成长2-7厘米具翅的柄;茎生叶外形与基生叶相似,向上逐渐缩小。花单生,连同花梗总长超过苞片;花梗长1-4厘米,多少弯曲而后上升,与萼同被多细胞长柔毛及腺毛;萼长1-2厘米。萼齿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略尖;后方3枚稍长,中间的1枚长1-1.2厘米,两侧的长0.5-0.8厘米;前方2枚长0.3-0.7厘米,彼此近于相等;花冠紫红色,长5.5-7厘米,外面被多细胞长柔毛;上唇裂片长卵形,先端略尖或钝圆,长1.4-1.8厘米;下唇裂片长椭圆形,先端尖或钝圆,中裂片长约2厘米,宽1.4厘米,侧裂片稍小;雄蕊后方一对稍短,其花丝基部被短腺毛,前方一对稍长,其花丝无毛;药室矩圆形,长约1.5毫米,基部叉开成一直线;花柱顶端扩大,先端尖或钝圆。蒴果卵形,长约1.4厘米,具宿存的花萼及花柱。种子多数,卵形至长卵形,长约1.1毫米,具网眼。花期4-5月,果期5-6月。布置庭院、花境,或作林下耐阴湿观花地被植物。园林应用参考种植密度:6株×6株/㎡。
天目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清热凉血,补益肝肾。
【主治】:用于鼻衄、热病口干,耳病。
【性味归经】:甘、苦,寒;肝、肾二经。
天目地黄的用法和用量 内服:煎汤,3一9克,外用:适量,捣敷。
天目地黄的食用禁忌 用药适量。
天目地黄有毒吗 无毒。
任何的中药材只有在对症以及用药适量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功效以及治疗效果,否则不仅起不到原有的治疗效果,还会引起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建议大家平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量的使用,尤其是需要注意不同的病症所需要药量都是有很大差别的,因此对中药配方上有不清楚的情况下,最好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2022-10-05
天目地黄的形态特征 植体被多细胞长柔毛,高30-60厘米,茎单出或基部分枝。基生叶多少莲座状排列,叶片椭圆形,长6-12厘米,宽3-6厘米,纸质,两面疏被白色柔毛,边缘具不规则圆齿或粗锯齿,抑或为具圆齿的浅裂片,先端钝或突尖,基部楔形,逐渐收缩成长2-7厘米具翅的柄;茎生叶外形与基生叶相似,向上逐渐缩小。花单生,连同花梗总长超过苞片;花梗长1-4厘米,多少弯曲而后上升,与萼同被多细胞长柔毛及腺毛;萼长1-2厘米。萼齿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略尖;后方3枚稍长,中间的1枚长1-1.2厘米,两侧的长0.5-0.8厘米;前方2枚长0.3-0.7厘米,彼此近于相等;花冠紫红色,长5.5-7厘米,外面被多细胞长柔毛;上唇裂片长卵形,先端略尖或钝圆,长1.4-1.8厘米;下唇裂片长椭圆形,先端尖或钝圆,中裂片长约2厘米,宽1.4厘米,侧裂片稍小;雄蕊后方一对稍短,其花丝基部被短腺毛,前方一对稍长,其花丝无毛;药室矩圆形,长约1.5毫米,基部叉开成一直线;花柱顶端扩大,先端尖或钝圆。蒴果卵形,长约1.4厘米,具宿存的花萼及花柱。种子多数,卵形至长卵形,长约1.1毫米,具网眼。花期4-5月,果期5-6月。布置庭院、花境,或作林下耐阴湿观花地被植物。园林应用参考种植密度:6株×6株/㎡。
天目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清热凉血,补益肝肾。
【主治】:用于鼻衄、热病口干,耳病。
【性味归经】:甘、苦,寒;肝、肾二经。
天目地黄的用法和用量 内服:煎汤,3一9克,外用:适量,捣敷。
天目地黄的食用禁忌 用药适量。
天目地黄有毒吗 无毒。
任何的中药材只有在对症以及用药适量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功效以及治疗效果,否则不仅起不到原有的治疗效果,还会引起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建议大家平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量的使用,尤其是需要注意不同的病症所需要药量都是有很大差别的,因此对中药配方上有不清楚的情况下,最好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2022-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