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的介绍

东汉张仲景著述的《金匮要略》是古代汉医经典著作之一,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中医专著。本书撰于3世纪初,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另一部分。经晋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共3卷。上卷为辨伤寒,中卷则论杂病,下卷记载药方。后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根据当时所存的蠹简文字重予编校,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仍厘订为3卷,改名《金匮要略方论》。《金匮要略》1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东汉张仲景撰于3世纪初,属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杂病”部分。《伤寒杂病论》历经传抄失真失散,伤寒部分经晋太医令王叔和收集、整理、编次,形成《伤寒论》一书,当时杂病部分失传。《伤寒杂病论》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被北宋翰林学士王洙发现于翰林院书库,书简共3卷,上卷为辨伤寒,中卷则论杂病,下卷记载药方。后北宋校正医书局林艺等人根据当时所存的蠹简文字重予编校,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仍厘订为3卷,改名《金匮要略方论》。全书共25篇,方剂262首,列举病症六十余种。全书共25篇,方剂262首,列举病症六十余种。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证。

2016-05-12
mcxzy 阅读 37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9:25:5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载疾病60余种,收方剂262首。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

  • 《金匮要略》简介 《金匮要略》,原名《金匮要略方论》,与张仲景的另一著作《伤寒论》合称为《伤寒杂病论》。关于《伤寒论》的内容,已在《图解伤寒论》中详尽阐述,故在此不再赘述。"金匮"之含义 “金匮”一词源于古人的习俗,象征珍贵之物的妥善保管。因此,"金匮要略"寓意这部著作的珍贵且内容...

  • 作为最早诊治杂病的专著,《金匮要略》是张仲景辨证论治理论的集中体现,被誉为“方书之祖”和“医方之经”。它详细论述内科杂病,如痉症、湿病等,以及外科、妇产科等疾病。书中注重整体观念,提倡预防和早期治疗,并强调“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临床实践。《金匮要略》中的方剂,如大柴胡汤...

  • 《金匮要略》1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东汉张仲景撰于3世纪初,属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杂病”部分。《伤寒杂病论》历经传抄失真失散,伤寒部分经晋太医令王叔和收集、整理、编次,形成《伤寒论》一书,当时杂病部分失传。《伤寒杂病论》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被北宋翰林学士王洙...

  • 1. 《金匮要略》的读音为j ī n kuì yào luè《金匮要略》是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它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诊治杂病的专著,原名《金匮要略方论》。2. “金匮”是存放古代皇帝圣训和实录的地方,这意味着这本书的内容是宝贵的。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