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党参.黄芪功效与应用之异同

人参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临床应用:1.元气虚脱证。  2.肺脾心肾气虚证。

党参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效近人参而为较弱,1.脾肺气虚证。 2.气血两虚证。  3.气津两伤证

黄芪
功效: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人参与党参的区别
:均能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均可用于脾气不足的体虚倦怠,食少便溏;肺气亏虚的咳嗽气促,语声低微及气虚血虚者。但人参能大补元气,为治气虚欲脱、脉微欲绝危重证候的要药。人参还能益气安神,益气生血,益气摄血和益气壮阳,故又可用于气津两伤的口渴及消渴证,气血亏虚、神志不安的心悸、失眠、健忘证,血虚证,气不摄血的出血证和阳痿证等。党参补脾肺之气及生津、养血、扶正祛邪等功效与人参基本类似而力较弱,故古今方中以人参治疗一般脾肺气虚及津伤血亏而证候较轻者,现多以党参代之。但党参并无大补元气、复脉固脱之功,虽用大剂量,亦不能代替人参益气固脱

人参与黄芪的区别:
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黄芪味甘,性温,两者虽然都能补气之作用,但者强。此外,人参尚具有止渴生津和安神之作用,这是黄芪所不具备的。黄芪的补气作用,远不及人参,然而,黄芪其补偏于走表,其升阳、固表、内托和利尿消肿等功效,却为人参所无。

黄芪和党参的区别:
黄芪补气、既能升补脾气,又能益肺固表。党参补气,只能健脾补气,无固表之力,但党参还能益气生津,黄芪则无生津之 效。黄芪兼能利水,党参无利水作用。白术补气主要是补脾气,并能健脾燥湿。党参补气,脾肺俱补,但燥湿之力不如白术。黄精补气兼能润心肺、填精髓、助筋 骨,但其性质平和,其效缓慢,久服才能见效。党参补气,其效迅速2012-06-16
这三种都是补气的,但是人参是属于大补的,也就是说身体不是非常虚弱的话,不建议服用;党参和黄芪都可以服用,党参主要是补脾胃的,黄芪是补中益气、利水消肿、托疮排脓的,可以直接泡水,或者煮水喝。2012-06-16
人参偏于补脏腑之气(党参和人参相似但补气力量比人参小),黄芪偏于补肌表之气。2019-08-20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0:43:0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黄芪的主要功效是补气固表、利尿消肿,常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久泻脱肛等症状。而党参则主要是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多用于脾胃气虚、血虚萎黄等症状的治疗。两者虽然都有补气作用,但在具体的应用上有所不同。三、应用侧重点不同 黄芪在应用上偏向于益气固表,因此可以用于调理身体的免疫功能和改善体质。党...

  • 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应用: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黄芪圆片,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2、党参:性味与归经: 性平,味甘、微酸。归脾、肺经。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

  • 同为补气的良药,党参和黄芪在功效上各有千秋。首先,我们来看看党参。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特别适用于那些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气喘咳嗽及体内积热的人群。此外,党参还能有效增加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对贫血患者大有裨益。接下来是黄芪。黄芪在补气的同时,还能加强机体的防护功...

  • 回答:问题分析: 你说的这些中药是补气健脾作用的药物的,是用一范畴的是温补的药物的,党参的性质比较偏凉是可以补气生津作用的,是可以补充不容易上火的优点的 意见建议: 至于人参是可以大补元气可以回阳救逆作用的,但是性质热的,是会导致内热火盛等情况的,黄芪是可以补气健脾以及有托毒生肌的作用的,利...

  • 黄芪和人参均属补气良药,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回阳救逆,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效果较好。人参的功效与作用,去中华人参网看看。而黄芪则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