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厥阴心包经有哪些穴位?

(一)主治病症
手厥阴心包经共有9个腧穴(图8-71),主要治疗心痛、胸闷、心悸、心烦、癫狂、腋肿、肘臂挛急、掌心发热等病症。
图8-71手厥阴心包经腧穴

(二)腧穴歌诀
九穴心包手厥阴,天池天泉曲泽深,郄门间使内关对,大陵劳宫中冲寻。
(三)腧穴
1.天池
[取法]在第4肋间隙,乳头外侧1寸取之(图8-72)。
[主治]咳嗽、气喘;胸闷、胁肋疼痛;瘰疬;乳痈、乳汁少。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图8-72

2.天泉
[取法]在腋纹头下2寸,当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伸臂仰掌取之(图8-73)。
[主治]心痛、咳嗽、胸胁胀痛;臂痛。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3.曲泽(合穴)
[取法]仰掌,肘部微屈,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取之(图8-73)。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泄泻;热病;肘臂挛痛。
[刺灸法]直刺0.8~1寸,或用三棱针放血。可灸。
图8-73

4.郄门(郄穴)
[取法]仰掌,在腕横纹上5寸,于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之(图8-74)。
[主治]心痛、心悸;癫痫;呕血、咳血;疗疮。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5.间使(经穴)
[取法]仰掌,在腕横纹上3寸,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之(图8-74)。
[主治]心痛、心悸;癫狂痫;胃痛、呕吐;热病、疟疾;肘臂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6.内关(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
[取法]仰掌,在腕横纹上2寸,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之(图8-74)。
[主治]心痛、心悸、胸闷;失眠、眩晕、偏头痛;癫痫;呕吐、呃逆;上肢痹痛、偏瘫。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7.大陵(输穴;原穴)
[取法]仰掌,在腕横纹正中,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之(图8-74)。
[主治]心痛、心悸、癫狂;胃痛、呕吐;疮疡;胸胁痛、手腕麻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图8-74

8.劳宫(荥穴)
[取法]在掌心横纹中,位于第三掌骨的桡侧,屈指握拳时,当中指指尖所点处取之(图8-75)。
[主治]心痛、呕吐;癫狂痫症、中风昏迷;呕吐、口疮、口臭。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9.中冲(井穴)
[取法]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图8-75)。
[主治]心痛;昏迷、中暑、昏厥;舌强肿痛;小儿夜啼。
[刺灸法]浅刺0.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图8-75

2019-08-05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4-04 11:00:4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手厥阴心包经共有九个主要穴位,分布在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和中冲,左右两侧合计18穴。该经脉对人体健康有着密切影响,其病变可能导致手心发热,肘臂活动受限,腋下肿胀,胸胁部位胀闷不适,甚至引发心痛、心烦、面色潮红、目黄、情绪不稳定等症状。因此,对于维护心脏和上肢的...

  • 2. **天泉穴**:在肱二头肌的正上方两寸处,适合治疗胸闷气短、咳嗽和理气化痰。3. **曲泽穴**:位于肘横纹中,帮助调节心包经并促进心脏供血。4. **郄门穴**:在腕横纹上五寸处,主要用于急性乳腺炎和急性心绞痛的治疗。5. **间使穴**:位于腕横纹上三寸处,能通心窍,化痰通淤,适用于...

  •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于《灵枢·经脉》,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炎、心律不齐、胃炎、癔病等,直刺0.5~1寸。取穴方法: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掌的姿势,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

  • 10. 天泉穴:适用于心火过旺,失眠等症状。11. 曲泽穴是心包经的合穴,属性为水。从冬至到夏至,心包经属水,曲泽穴是心包经的本穴。12. 夏天,身体和外界都很热,心包经的火会将热发散,因此夏天会流汗。冬天,需要将热内敛在身体中间,属性变为水。13. 郄门穴:心包经的郄穴,镇痛止痛...

  • 荥穴(火):劳宫 输穴(土):大陵 经穴(金):间使 合穴(水):曲泽 交会穴 交会穴表(●所属经 √交会经)经名 穴名 手厥阴心包经 足少阳胆经 天池 ● √ 八脉交会穴 内关(通阴维脉)手厥阴心包经腧穴主治病证 手厥阴心包经腧穴主治心、胸、胃、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