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养生,讲究饮食、四时、治未病,注重平衡,适度得当是关键

张仲景,南阳“五圣”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在中医学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他写的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不仅记录了大量的有显著疗效的方剂,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还在饮食、生活作息等方面,对于 健康 养生 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伤寒杂病论·序》中,张仲景对不珍惜生命、损害生命的行为严厉指责,充分强调 健康 养生 的重要性。在《金匮要略》中提出“内养正气,外御风邪”,张仲景的著作中不仅存在诸多 养生 学思想,而且对中医的 养生 原则,也有详细的说明。

张仲景的 养生 思想之一,便是饮食 养生 ,中医饮食主要是讲究食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了解不同事物的特点,中医饮食 养生 强调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地正确选择食物,提倡五味搭配,节制性的饮食。饮食得宜,注意多样,平衡,适度得当。

在饮食上,张仲景将食物大致分为谷类、蔬菜类、瓜果类、畜类、禽类、水产类六大类。五谷作为养育人体的主食,瓜果蔬菜是平衡饮食中的辅助食品,富含多种微量的元素、维生素、纤维素等,可以增强食欲,辅助消化、补营养、降血脂、降血糖等。畜类中的猪牛羊肉可以帮助修复人体组织,以及增强抗病能力。张仲景说:“所食之味,若得宜则益体。”所以平衡营养的食物搭配,会更有助于身体的 健康 。

张仲景也格外注重四时 养生 ,四季变化对人体的 健康 有着很大的影响,他在《金匮要略》中指出:“春不食肝。”春季多肝气旺盛,肝气过盛会使人的身体受到损伤,所以饮食应该多以甘凉食物为主,防止肝气太盛,可以搭配米粥、胡萝卜、花生、猪肉等。

夏季多暑热,主要是以清热祛暑的食物为佳,选择青菜、绿豆、冬瓜等具有清润性的食物,在这个季节,为了避免伤及脾胃,要尽量少摄入辛辣生冷的食物,以免影响消化的正常吸收。重视寒暑消长,顺应四时,善于调整自己的饮食,才能好好滋养脾胃。

调神养心,保持思想清静,调养精神,也能达到祛病延年的效果。张仲景提出,过度地追求某些事物,偏激的心态只会加重内心的负担,这与孔孟的儒家思想也是不谋而合的。良好的心情,不仅可以避免邪气的入侵,同时也可在疾病治愈后有更好的恢复,平时保持 健康 的心理状态,也会让体内的阴阳相互平衡,使人的精神维持在良好的状态,这也是 养生 的关键。

张仲景重视 养生 ,更主要是治未病 养生 ,预防疾病的发生,“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主要 突出在早期的治疗,防微杜渐,将疾病消灭在初期阶段,防患于未然。2022-08-23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4-12 18:15:2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饮食养生同样与四时紧密相连,不仅定时定量,还要根据季节变化调整。《内经》提倡“饮食有节”,避免过度饮酒和欲望无度。春夏要养阳,秋冬要养阴,通过食物的性味选择,保持身体平衡。一日之中,饮食有早晚之分,而一年四季,需根据《三元参赞延寿书》和张仲景的建议,调整食物的种类和搭配。情志养生同样...

  • 如起居调摄方面,《内经》强调 “风雨寒暑”等“虚邪贼风”要“避之有时”;饮食卫生方面,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强调预防食物中毒;孙思邈在其著作中记载了用动物肝脏来预防夜盲症、用羊的甲状腺和海带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内经》还提倡用针灸来预防疾病、养生益寿。日常调理原则:生活有节 讲究生活...

  • (见《千金要方·食治·序论》)本文重点讲一讲医学之圣张的饮食养生。在《金匮要略》中,张仲景特别强调了饮食养生的意义,他说:“凡饮食滋味,以养于身。食之有妨,反能为害。”他指出,饮食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 10. 茯苓能够健脾益气,对于脾虚所引起的各种症状有辅助治疗效果,既能补充体能,又能去除体内湿浊。11. 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茯苓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因水液代谢失常引起的病症,如五苓散和苓桂术甘汤等方剂。12. 茯苓薏米粥不仅能够清热祛湿、健脾养胃,还适合于调节体内水湿平衡,对风湿性关节...

  • 四季饮食禁忌 中医认为,人体内脏与动物内脏“同气相求”,故有“以脏补脏”的说法,民间有用动物心脏治疗心脏病、用动物肾脏治疗肾脏病的验方,中医文献中也有类似记载。由于五脏与四季有对应关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不同季节禁食动物内脏作了具体要求,谓“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