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液失常机理

津液代谢,涉及生成、输布和排泄三个关键环节,由多个脏腑协同完成。《素问·经脉别论》阐述了这一过程:“食物进入胃中,精气上输脾,脾散精气至肺,肺则调节水道输往膀胱,水精分布全身并沿着经络运行”。任何环节的病变都可能影响津液的正常循环,导致津液失常。临床实践中,津液失常主要分为津液不足和津液停滞、代谢紊乱两部分。津液不足,即津液亏损,详情可参考“伤津与脱液机制”节。

津液的输布与排泄是代谢中的关键步骤,两者相互影响。肺、脾、肾三脏的气化功能失调是津液失常的根本原因。肺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肾主蒸化,若其中一脏功能失常,就会导致水液停滞,如脾虚导致水湿内停,肺病则水液滞留上焦,肾虚则水液失衡。

心和肝的失常也会影响津液代谢。心阳阳热推动津液运行,心病可能引起津液代谢异常,如心阳不振导致水停为痰。肝主疏泄,肝气不畅则水道不通,水液积聚成病。

津液失常的病理产物如痰饮、水湿,会导致多种疾病,如痰病、饮病、湿病和水气病(水肿)。这些疾病通常以停留部位命名,如痰饮停于肺或脾,饮邪在胸腹等。小便异常,如淋证、癃闭等,也是津液代谢失常的常见表现,反映了肾脏和膀胱功能的异常。

总的来说,津液代谢的正常进行依赖于肺、脾、肾、心、肝及三焦的协调作用。任何脏腑功能失调,都可能导致津液代谢失常,引发各种病理变化。2024-06-11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04 21:06:1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津液与气血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三者中的任何一种失常,都会对另外两者发生影响,导致其功能失去协调,临床常见者,主要为水停气阻、气随液脱、津枯血燥及津亏血瘀等几方面。分述如下:水停气阻:此指水液停贮,导致气机阻滞的病理状态。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依赖于脏腑的气化及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

  • 机理: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行则水行,促进了津液的分布。病理表现: 若肝失疏泄,气机郁结,往往影响津液的输布,水液停滞,产生痰饮、水肿以及痰气互结的梅核气、瘿瘤、臌胀等病症。e)三焦决渎利水道:机理: 三焦为水液及诸气运行的道路,三焦通利保证了诸多脏腑输布津液的道路通畅,津液在体内...

  • 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规律和机理。尽管临床疾病表现复杂多变,各个疾病与症状都有其各自的病机,但从总体来说,离不开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失常,这也是病机理论研究的第一层内容。邪正盛衰是指在整个疾病过程中,具有抗病能力的正气在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中发生的盛衰。邪气侵犯人体...

  • 内燥致病的机理主要表现为肺燥津伤、肺虚凉燥和阴虚为燥。肺燥津伤表现为久病肺疾热烁津耗,肺失润降,脏腑肌肤失养,出现咳嗽或喘促、干咳无痰、口燥咽干等症状。肺虚凉燥则表现为肺气不足,气化不利,津液不布,导致肺叶及肌肤筋脉干燥枯萎。阴虚为燥则表现为大病久病阴虚未复或久病失血,导致...

  • 1、症状不一样:大肠积热症状:便秘多由体内大肠积热、气滞、寒凝或阴阳气血亏虚,使大肠的传导功能失调所致。大肠津亏症状:大肠津液亏虚,大便干燥如羊屎,艰涩难下,数日一行,腹胀作痛,或可于左少腹触及包块,口干,或口臭,或头晕,舌红少津,苔黄燥,脉细涩。2、调理方法不一样:大肠积热...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