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祛湿的中成药 知道10种

1、午时茶颗粒。午时茶颗粒的主要成分是苍术、红茶、广藿香、羌活、厚朴等药材组成,此药有着很好的温中化湿的功效,治疗寒湿伤及脾胃的情况,主要见于恶心呕吐、腹泻、下腹冰冷疼痛、头痛、身体酸痛。午时茶颗粒祛湿、温中、化湿的效果很好可以去痰湿之邪。
2、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由人参、茯苓、白术、薏苡仁等药材组成,有着很好的祛湿补脾胃的功效,主要治疗食欲不振,长期腹泻,四肢乏力以及气少懒言。能治疗脾胃功能失常导致的腹泻,免疫力低下,营养不吸收。
3、香砂养胃丸。香砂养胃丸主要的组成的是木香、砂仁、白术、茯苓、陈皮等其他药物组成,有着祛湿健脾、温中和胃的功效,对于治疗因为湿邪导致的脾胃运化失常引起的胃酸倒流。现代临床主要用来治疗胃炎、消化不良以及呼吸道感染。
4、加味藿香正气丸。主要由广藿香、紫苏叶、白芷、陈皮、炒白术、制半夏、厚朴等多种药材组成,有着很好的祛湿健脾的功效。其中陈皮、藿香有着很强的去痰湿之邪的作用,此药有着很好的化湿解表,和中理气的功效,对于内伤导致的湿滞引起的痰湿之邪有治疗作用。
5、附子理中丸。附子理中丸主要由附子、党参、炒白术等药材组成,有着很好的祛寒祛湿的功效,主要用来治疗因为寒湿之邪导致的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小腹疼痛。现代临床研究主要将其运用在消化道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心力衰竭多种时候。
6、平胃丸。平胃丸主要由炒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及其他药材组成,有着燥湿健脾的功效,主要能治疗因为脾气虚导致的湿气阻滞,引起的不思饮食,脘腹胀满。现代主要将其运用在胃炎、胃痛、胃酸、胃胀多种胃病使用。
7、保和丸。保和丸中有着焦山楂、茯苓、陈皮等药材组成,有着很好的祛湿消食、和胃健脾的功效,对于治疗因为湿邪导致脾胃虚寒,引起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现代研究确定了其可以帮助消化,止泻,调理脾胃之气。
8、健脾丸。健脾丸主要由炒白术、人参、陈皮、麦芽等多种中药组成,其功效有治疗肝脾虚弱导致的食欲不振,湿邪入体引起的胸闷气滞胁肋疼痛,肝气不足导致的疲惫身体乏力懒言。现代有着治疗恶心呕吐,腹泻,胃脘饱涨的功效。
9、木香顺气丸。木香顺气丸主要由砂仁、醋香附、甘草、厚朴、陈皮、木香等多种中草药组成,有着行气化湿,健肝脾的功效,其治疗因为湿邪内扰导致的胸闷气短,胁肋疼痛,恶心呕吐,胃气上逆酸水倒流。现在研究临床主要将木香顺气丸运用在湿邪导致的食欲不振,肋骨疼痛。
10、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汤主要成分是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其主要治疗的是水饮停滞中焦导致的水肿等病,有着很好的温中化理的功效,主要治疗因为湿邪导致的脾胃运化失常,导致肝阳不足胸胁肋疼痛。现代研究主要治疗湿邪阻滞导致的疾病。2024-03-27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17 02:59:0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苓桂术甘汤 答案:痰湿体质可以吃苓桂术甘汤的中成药。解释:苓桂术甘汤是一种用于调理痰湿体质的中成药,其主要成分包括茯苓、桂枝、白术和甘草。茯苓有利水渗湿的功效,桂枝能够温阳化气,白术有助于健脾祛湿,甘草则具有调和诸药的作用。这些成分共同作用,有助于改善痰湿体质的症状,如肥胖、...

  • 中成药在调理痰湿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常用的有二陈丸和参苓白术颗粒。二陈丸主要成分包括半夏、陈皮等,具有燥湿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湿痰咳嗽、恶心呕吐等症状。参苓白术颗粒则以人参、白术为主要成分,能够益气健脾祛湿,适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在选择中成药时,还需结合个人体质和具体症...

  • 祛痰湿最好的中成药包括二陈丸、参苓白术散、六君子丸等,都有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除此之外,也可以用中草药熬水喝,也有祛痰湿的功效,常用的有茯苓、山药、扁豆、莲子、薏米、党参等,都有以上功效,可以取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熬水喝代茶饮,来祛湿健脾、燥湿化痰。除此之外,在饮食上还要避免吃...

  • 解释如下:香砂六君丸 香砂六君丸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症状。对于痰湿阻滞的患者,这种药物可以帮助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水湿运化,从而达到祛痰除湿的效果。它含有的中药成分如木香、砂仁、茯苓等,都具有温中燥湿的功效。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是一种补肾的中成药,对于痰湿...

  • 燥湿化痰的中成药有哪些 1、牡荆油胶丸:取明胶100g、甘油30g、水130g,按常规配得黏度为2.8~3.2度的胶液,另取牡荆油与植物油按处方用量配成油液,按滴制法制备,干燥即得。2、治湿平胃丸:苍术(炒)400g、厚朴(制)200g、陈皮200g、甘草(炙)150g。以上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