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阳明大肠经经穴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手阳明大肠经经穴的开放分类,共收录词条20个(含子类)。

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为十二经脉之一。代号LI。与手太阴肺经相为表里。五行属金。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手阳明大肠经自食指桡侧端(商阳)起始,沿食指桡侧上行,出走于两骨(第一、二掌骨)之间,进入两筋(伸拇长、短肌腱)之中(阳溪),沿着前臂桡侧,向上进入肘弯外侧(曲池),再沿上臂后边外侧上行,至肩部(肩髃),向后与督脉在大椎穴处相会,然后向前进入锁骨上窝(缺盆),联络肺脏,向下贯穿膈肌,入属大肠。它的支脉,从锁骨上窝走向颈部,通过面颊,进入下齿中,回过来挟著口唇两旁,在人中处左右交叉——左边的向右,右边的向左,分别向上夹鼻孔两旁(迎香),脉气由此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手阳明大肠经主要病候有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咽喉肿痛、齿痛、鼻流清涕或出血和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肿或寒冷等症。手阳明大肠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齿痛,颈肿,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臂疼痛,食指不用和经脉过处灼热肿胀或寒栗不复等症。
手阳明大肠经腧穴 手阳明大肠经共有20穴。15穴分布在上肢背面的桡侧,5穴在颈、面部。首穴商阳,末穴迎香。本经腧穴可主治眼、耳、口、牙、鼻、咽喉等器官病症,胃肠等腹部疾病、热病和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例如头痛,牙痛,咽喉肿痛,各种鼻病,泄泻,便秘,痢疾,腹痛,上肢屈侧外缘疼痛等。

本经腧穴 手阳明大肠经共有20穴。15穴分布在上肢背面的桡侧,5穴在颈、面部。首穴商阳,末穴迎香。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计有: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
特定穴 原穴 合谷
络穴 偏历
郄穴 温溜
五输穴 井穴(金):商阳
荥穴(水):二间
输穴(木):三间
经穴(火):阳溪
合穴(土):曲池
交会穴 交会穴表:●所属经 √交会经
经名
穴名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任脉
督脉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手太阳小肠经
阳蹻脉
备注
承浆




水沟



秉风




角孙



地仓



臂臑

手阳明络之会
肩髃


巨骨


迎香


手阳明大肠经腧穴主治病证 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可主治眼、耳、口、牙、鼻、咽喉等器官病症,胃肠等腹部疾病、热病和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例如头痛,牙痛,咽喉肿痛,各种鼻病,泄泻,便秘,痢疾,腹痛,上肢屈侧外缘疼痛等。
手阳明大肠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咽喉、热病和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分部主治提要表
穴名
部 位
主 治
商阳*
食指端
耳聋、齿痛,咽喉肿痛、昏迷、热病



目昏,鼻衄.齿痛,口㖞
三间*

下齿痛、咽喉肿痛
合谷*
手背
头痛、鼻衄,耳聋、齿痛,口㖞、咽喉肿痛.
热病,多汗
阳溪*

头痛、目赤、耳聋、齿痛
偏历
前臂
鼻衄、水肿,手臂酸痛
温溜
前臂
头痛,面肿,咽喉肿痛、肠鸣,腹痛
下廉
前臂
肘臂痛,腹痛
上廉
前臂
上肢不遂,肠鸣,腹痛
手三里*
前臂
齿痛,颊肿,上肢不遂、腹痛,腹泻
曲池*

咽喉肿痛、上做不遂,热病、瘾疹、腹痛,
吐泻
手、肘部:头面,目、耳鼻,口,齿疾患和热病
肘髎
上臂
肘臂痛
手五里
上臂
肘臂痛
臂臑*
上臂
臂痛,目疾
肩髃
肩胛关节
肩臂痛,上肢不遂
巨骨

肩臂痛
上臂,肩部:局部疾患为主
天鼎

暴喑、咽喉肿痛
扶突

暴喑、咽喉肿痛
颈部:咽喉疾患
口禾髎

鼻塞,鼻衄、口㖞
迎香*

鼻塞,鼻渊、鼻衄、口㖞
面部:鼻疾患
注:*为常用穴。
2022-11-05
mcxzy 阅读 30 次 更新于 2024-11-16 02:16:3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