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血淤的病因和症状是什么?

气滞血淤,是指气滞和血淤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气滞血淤证,是由于气滞不行(包括机能障碍或机能减退),导致血液运行阻滞或障碍所出现的血液疲滞证候。气滞血淤的病变机理:多先由气的运行不畅,引起血液的运行淤滞,是先有气滞,由气滞而导致血淤;另一方面,也可由离经之血等淤血阻滞,影响气的运行,这就先有淤血,由淤血导致气滞。当然了,也可因闪挫等损伤而气滞与血淤同时形成。气滞血淤证的形成原因,主要与精神情志和肝脏疏泄功能失常有关。气能行血,人体血液的循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肺气的敷布和肝气的疏泄,因此,中医学认为“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此外,跌仆闪挫等外伤,也可导致机体局部气机阻滞,而使血行受阻,淤结不行,形成外伤性局部气滞血淤证。在临床上,气滞血淤证既有气滞见症,又有血淤见症。其中,性情急躁,胸胁胀满,多是由于肝失疏泄,气机郁结所致。肝为刚脏,其经脉布于两胁,肝郁气滞,则情志疏泄失常,因而,心烦急躁易怒。经气郁结,气机不畅,所以胸胁胀满。除了上述症状,胸胁疼痛,也是气滞血淤证的一种常见症状。其病机是气滞不畅,进而血淤不通,气血阻滞不通则痛,故发胸胁胀痛。此外,气滞血淤之证,在妇科中十分多见,如果经常肝气不舒,气机失畅,气不能运血以畅行,血不能随气而流通,就会痛经。肝经郁结过久,以致胞脉闭阻,凝结成淤,经水不得下行,就成闭经之证。2013-10-14
病情分析:
周易在五行表述脏腑属性时,表达着各器官的作用力。如肝气郁结和人的情绪有很大关系,肝有疏泄的功能,喜升发舒畅。有些人性格不开朗,无形中就郁闷出毛病来了。
卯木具有成长之意,有向上不断升发的表现。这是周易中对五行的比拟,木的生发之意是不可以阻碍的。但是,气郁就是限制卯的成长,不让它舒展,让它往回缩进。在比喻人的情况下,就是有气发不出,生闷气的那种。
在生活中,很多女士遇事想不开,而自己又不是那种善于发泄的人,更容易得肝郁之病。有时,就是能发泄,发泄过程中又会把自己气得半死,于是就得了气郁,这些都和情绪有关。临床上表现为两胁胀满或窜痛,胸闷不舒,且胁痛常随情绪变化而增减。有时,肝气上逆于咽喉,使咽中似有异物梗阻的感觉;肝气横逆,侵犯脾胃,胃失和降而脘痛、呕逆、吐酸水、饮食不畅。肝气郁结而致气滞血淤,有时胁部刺痛难受,或逐渐产生积聚不畅的感觉。
意见建议:
明白了肝气郁结形成的原因,就要按照原因找自己能不构成气郁的方法。大体上讲,形成气郁的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第一,过于在意得失,又不能如意。生活中造成肝气郁结的情况,和人的生活圈子有关,有时过于在意生活中的是非得失,就易于受心态影响。所以,要是把自己放在一个不利于自己的环境中,出现肝郁的概率就大,在平时就要减少这类环境对心态的影响。
第二,受自然环境影响。有时,环境的变化对肌体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如果气候变化,人的身体也要相应地发生变化。当体质较差,不能及时进行防护时,自然界的不良气候就对肌体产生冲击力,直接作用到肝系统,又不能及时疏理,就产生了肝气郁法。
第三,气虚邪实,体质较弱。体质较弱的人,抵抗力较弱,肝气虚,而邪实之气就上行,这样就引起肝气郁结,不能及时通顺,堵在了某处,就形成了堵的感觉。妇科疾病如经痛、经行不利等,都是气郁的症状。
病情分析:
你好,肝气郁结是由于爱生气,情绪不好导致的,气滞血瘀是由于气不顺影响到了血的运行,中医对疾病的治疗需要把脉看舌象,四诊合参进行判断,你的情况可以在当地找个中医大夫给你把脉后辩证用中药进行调理的2019-11-14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02 15:15:4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引起气滞血瘀的原因气滞血瘀多是由于情志不畅,或者因痰湿、阴寒内阻,或因跌挫损伤等原因导致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形成气滞与血瘀并存的病理变化。2、疼痛气血运行受阻,不痛则痛,气机不畅,则胀痛、窜痛;淤血内停,则刺痛,疼痛位置固定、拒按。3、肿块淤血内阻可积滞成块,可见肿块坚硬,局部...

  • 气滞血瘀证,是一种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气滞和血瘀相互影响,造成气血运行受阻。这种状况常常由情绪不顺或外来的病邪侵入引起,特别是当肝气长时间郁结未能舒展时,更易形成此证。其形成过程通常始于长期的情绪压抑,导致血液流通不畅,甚至形成痰血停滞。患者通常会表现出情绪抑郁,思维反应迟缓,面色看起来...

  • 气滞血瘀症是由气机郁滞引起血行瘀阻所表现出的特征。常见原因是情志不畅,长期的肝气郁结不散。此外,外邪侵袭也能引起这种症状。无论是哪种原因,最终都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形成病理状态。这种病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胸闷、腹胀、疼痛等症状。对于气滞血瘀的治疗,通常需要疏通气机,促进血液运...

  • 气滞血瘀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状态,表现为气血运行不畅。具体来说,当人体的气机运行受阻,导致气血无 常流通时,就会出现气滞和血瘀的现象。气滞通常会导致胸闷、气短等症状,而血瘀则可能引起四肢无力、头痛背痛等不适。这些症状会直接影响到人的生活质量,使人感到不适。气滞血瘀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最...

  • 气滞血瘀是一种中医理论,指的是人体某一部分或某一脏腑、经络的气机阻滞,运行不畅,伴随瘀血内阻,血行不畅的现象。气滞主要表现为胀闷疼痛,而血瘀则以固定刺痛、肿块、出血、淤血色脉征为主要表现。在气滞血瘀的情况下,气滞和血瘀往往同时存在,并且两者之间常常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气血两虚则是指...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