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脉交会穴先后顺序

八脉交会穴是指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气相通的8个腧穴。故此八穴既能治奇经病,又能治正经病。
八脉指的是: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任脉、督脉、冲脉、
带脉。
八脉交会穴分别为:1、阴维脉:内关。2、阳维脉:外 关。3、阴跷脉:照海。4、阳跷脉:申 脉。5、任 脉:列缺。6、督 脉:后 溪。7、冲 脉:公孙。8、带 脉:足临泣。
八脉交会穴在临床应用上十分广泛,临床上应用时常将八穴分为四对,
上下配穴以治疗疾病: 1、内关、公孙(治疗胃、心胸病变为主)。2、后溪、申脉(治疗目内眦、颈项及耳肩等处疾患)。3、外关、足临泣(治疗目外眦、颊、颈、耳后、肩的病变)。4、列缺、照海(主治肺系、咽喉、胸膈的疾病)。2015-01-29
mcxzy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6:16:4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八脉交会穴记忆口诀:公孙冲脉胃心胸,(脾——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心包——内关——阴维——同上)后溪督脉内眦颈,(小肠——后溪——督脉——目内眦,项,耳,肩胛)申脉阳跷络亦通。(膀胱——申脉——阳跷——同上)临泣胆经连带脉,(胆——足临泣——带脉—...

  • 颊、颈、耳后、肩足少阳足临泣带脉手太阳后溪督脉目内眦、颈耳、肩胛足太阳申脉阳蹻手太阴列缺任脉胸、肺、膈、喉咙足少阴照海阴蹻八脉交会穴的作用八脉交会穴在临床上常配合应用,如公孙配内关治心、胸和胃部疾患;

  • 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这八个关键穴位,它们是:公孙、内关、后溪、申脉、足临泣、外关、列缺和照海,每个都有着各自的神秘故事。八脉交会穴的传奇

  • 1. 八脉交会穴是位于肘膝以下的八个腧穴,它们与奇经八脉相通。2. 这些穴位最早由金元时代的窦汉卿发现,得自宋子华山人的传授,因此也被称为“窦氏八会”。3. 八脉交会穴与八脉的对应关系如下:- 公孙:通冲脉,关联足太阴脾经和胃、心、胸部位。- 内关:通阴维,关联手厥阴心包经。- 外关:...

  • 以下是八脉交会穴的详细介绍:1. 公孙:位于足内侧缘,第1跖骨基底前下方赤白肉际处。它是足太阴脾经络穴,通冲脉,具有理气健脾、和胃降逆的作用。2. 内关: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手厥阴心包经络穴,通阴维脉,具有和血行气、安神定志的功效。3. 足临泣:...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