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的用量问题详解

有不少中医初学者都碰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在使用单味中药或者是复方中药时不好掌握剂量,其实剂量问题很重要,不仅仅是单味和复方需要掌握剂量,鲜药和干药也需要掌握。

中草药的用量,直接影响它的疗效。如果应该用大剂量来治疗的,反而用小量药物,可能因药量太小,效力不够,不能及早痊愈,以致贴误病情;或者应该用小剂量来治疗的,反而用大量药物,可能因药过量,以致克伐人体的正气,都将对疾病的治疗带来不利的后果。此外,一张通过配伍组成的处方,如果将其中某些药物的用量变更以后,它的功效和适应范围也就随着有所不同。由于这些原因,所以对待中草药的用量,应该有严谨而细致的态度。一般说来,在使用药物、确定剂量的时候,应该从下列三个方面来考虑:

  1、药物的性质与剂量的关系:在使用剧毒药物的时候,用量宜小,并以少虽开始,视症情变化,再考虑逐渐增加;一旦病势已减,应逐渐减少或立即停服,以防中毒或产生副作用。在使用一般药物的时候,对质地较轻或容易煎出的药物如花、叶之类,用量不宜过大;质重或不易煎出的药物如矿物、贝壳之类,用量应较大;新鲜的药物因含有水分,用量可较大些,干燥的应较少些。过于苦寒的药物,多用会损伤肠胃,故剂量不宜过大,也不宜久服。

  2、剂型、配伍与剂量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同样的药物,入汤剂比丸、散剂用量要大一些;在复方应用时比单味药用量要小一些。

  3、年龄、体质、病情与剂量的关系:成人和体质较强实的病人,用量可适当大些;儿童及体弱患者,剂量宜酌减。又病情轻者,不宜用重剂;病情较重者,剂量可适当增加。

  现在临床处方一般用量大致如下:

  1、一般药物:干燥的一钱至三钱(如麻黄、荆芥、知母等),新鲜的药物一两至二两(如鲜茅根、鲜生地等)。

  2、质地较轻的药物:三分至五分(如灯芯草等),或一钱至一钱五分(如白残花、薄荷叶等)。

  3、质地较重的药物:三钱至五钱(如熟地、何首乌等),或一两至二两(如石膏等)。

  4、有毒药物:毒性较小的用五厘至一分(如雄黄),毒性较大的用一毫至二毫(如砒霜)等。

5、其它用量:一支(如芦根)、一条(如蜈蚣、壁虎)、三只至五只(如葱白、番瓜蒂)、三片至五片(如生姜)、一角(即四分之一张,如荷叶、)、一札(如灯芯草)、数滴(如生姜汁)、十至二十毫升(如竹沥)等等。

  现在由于中草药运动的普遍开展,临床上对于草药的用量一般多用五钱至一两,在用药药味较少、药性没有毒性或副作用的情况下是可以的,而且在应用过程中还打破了旧习惯的框框,发现了许多药物的新疗效,对推动中医药的发展起了一定促进作用;但是处方用药药味已经很多,或者有些药物具有不良副作用,用量就应该适当小些。特别是有些药物,一方面固然有良好疗效,但价格又比较昂贵,如犀角、羚羊角、麝香、牛黄、猴枣、鹿茸、珍珠....等,更应该注意它们的用量。2022-07-14
mcxzy 阅读 41 次 更新于 2025-04-12 12:22:4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煎服 化石草最常见的使用方法是内服。取1~2两干化石草,加入适量的水,煎成汤后服用。若使用新鲜化石草,则需3~4两,同样熬成汤后服用。这是最为传统的使用方法。2、泡茶 化石草还可作为茶叶泡茶饮用。取适量化石草放入玻璃杯中,倒入开水,浸泡几分钟后即可饮用。它有利尿作用,特别适合有结石问题...

  • 一般而言,散剂的每次服用量为6克,最多可达10克。不论草药一天的总用量是多少,每次服用量都应控制在这个范围内。具体服用方法上,散剂可以直接服用,也可以用温水冲服。将散剂放入杯中,加入适量温水搅拌均匀后饮用。对于有特殊需求或特殊情况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服用散剂的时间也很重要。

  • 千里光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用功效的中草药,它能够清热解毒、杀虫以及明目。人们常利用其特性来治疗湿疹等问题。在使用千里光时,每天推荐的用量为30至40克(如果是新鲜的千里光,则建议使用100克)。具体用法上,可以将这些药物材料煎煮成水,然后用此药水外洗三次,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

  • 具体而言,乳香使用12克,草乌用量为9克,琥珀则需7克。红花与没药各需12克,甘草和丹皮各需10克,杜仲则需要10克,花粉和牛七各需10克,当归需要10克,骨碎补用量为9克,血竭需10克,肉桂用量为10克,土别也需要10克,三七仅需4克,广木香用量为12克,川芎活则需10克。这些中草药的组合在传统...

  • 3、 中小火慢炖,约20分钟至30分钟,直到水变为乳白色即可。4、 关火,静置片刻,使其沉淀。5、 将水倒入杯中,即可享用。需要注意的是,麦冬熬水属于中草药的熬制方法,用火煲制会更好,这样可以更好地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麦冬熬水虽然对健康有益,但并非人人适用。如果你有特殊的健康问题或...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