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中药方剂

桂枝汤是一剂源自《伤寒论》的经典中药方剂,属于解表剂中的辛温解表类别。主要成分包括桂枝9克、芍药9克、生姜9克、大枣3枚和甘草6克。其主要功效在于解肌发表,调和营卫,适用于外感风寒导致的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等症状,以及病后、产后体弱或营卫不调引起的发热、自汗等症。
该方适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不明原因的低热、产后及病后低热、妊娠呕吐、多形红斑、冻疮、荨麻疹等病症,特别是那些属于营卫不和的情况。然而,对于表实无汗者,应避免使用,可与麻黄配合,如麻黄汤;而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需谨慎,孕妇和月经过多者应避免或慎用。
方剂解析,桂枝为主药,解肌发表,散风寒;芍药为臣药,补益阴血、收敛营卫。生姜既助桂枝解肌,又止胃部不适;大枣益气补中,滋脾生津,与生姜共同调和营卫。甘草则作为佐药和使药,既辅助其他药物,又调和整体药效。尽管方剂简单,但药性搭配严谨,既有散寒之力,又有补益之效,被誉为仲景方剂中的佼佼者。
针对病情的差异,可适当调整,如恶风寒严重者可加防风、荆芥等疏风寒;体质虚弱者可加入黄芪增强体质;咳喘者则可加入杏仁、苏子、桔梗以宣肺止咳平喘。桂枝汤的变体如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桂汤和桂枝加芍药汤,分别针对不同症状进行调整。
总的来说,桂枝汤是治疗风寒表虚和调和营卫的经典方剂,临床应用时以恶风、发热、汗出和脉浮缓为辨证要点。其在中医理论中体现了刚柔相济、表里兼顾的治疗原则,是仲景方剂中的重要代表之一。
扩展资料桂枝汤煎剂灌胃对酵母所致大鼠发热有解热作用,静脉注射可对抗三联菌苗 所致的家兔发热。桂枝汤煎剂灌胃可抑制大鼠白细胞介素1(IL-1)、INF、肿瘤 坏死因子(TNF)等内生致热源的产生,可降低下丘脑中前列腺素E2和CAmp的含量 而发挥解热作用。桂枝汤还可提高低体温大鼠前列腺素E2和CAmp等中枢发热介质在 下丘脑中的量,阻断发热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降解灭活,从而发挥其升体温作用。
2024-07-05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17 15:06:2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桂枝新加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又名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又称作新加汤或桂枝生姜芍药人参汤。其主要成分包括桂枝(去皮)三两、芍药四两、炙甘草二两、切生姜四两、擘大枣十二枚以及人参三两。使用方法是,将这六味药材加入一斗二升的水中煎煮,煮取三升后,去除渣滓,然后温热服用一升。...

  • 桂枝汤,出自《伤寒论》,属于解表剂中的辛温解表方剂。其主要成分包括桂枝9克、芍药9克、炙甘草6克、生姜(切)9克以及大枣(擘)3枚。使用时,将700毫升水煎至300毫升,分次服用,每次约100毫升,并配以适量热粥以增强药效。服药后需保暖,等待约一小时,以使全身微微出汗为佳。若首次服用后症状...

  • 桂枝汤是倪海厦推荐的经典方剂,配方包括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两片、炙甘草10克和红枣10枚。此方剂需用1200毫升水慢火煎煮一个小时,最后得到约400毫升的桂枝汤。患者每日应分两碗服用,早晚各200毫升。在服用桂枝汤时,需要关注病人的感冒症状。若患者出汗同时全身肌肉痛,对风吹敏感,并伴有轻微发烧和...

  • 其中,桂枝9克、芍药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以及大枣12枚。在服用此汤期间,应禁食生冷、粘滑、肉类、面食、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对于表实无汗、表寒里热,以及温病初起时出现的发热口渴等症状,应忌用此汤。此外,喝桂枝汤能增强免疫系统和抵抗力。桂枝汤的配方源自中医经典,各药材的用量和...

  • 倪海厦所推荐的桂枝汤剂量为: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在这个方剂中,姜和枣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大枣。在煎煮之前,需要将大枣掰开或用剪刀剪开,这样有助于其营养成分的煎出。生姜则需切成比1元硬币略厚的片。如果家中没有生姜,可以选择使用中药干姜,其用量在3~...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