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中药是冷水下锅还是热水下锅

常规来说,煎煮中药之前先用冷水浸泡一个小时左右,然后直接上火,用大火煲开之后,改用小火慢煮,具体煮多久,根据药物决定,煮完第一遍的药物之后,马上加热水煮第二遍,如果需要煮第三遍,也要连着煮。
用凉水熬制中药的方法:
1.煎药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好,严禁用铁器。
2.中药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左右。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1-3厘米。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用水量。
3.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3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钟。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
4.每剂中药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时间可略短。
5.煎药量:儿童每剂50-100毫升。成人每剂150-200毫升。
6.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先煎药”:煮沸10-15分钟,再加入其它药同煎;“下药”: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溶化药”: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服药量,取药汁,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7.“冲服药”:将冲服药调入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其它特殊药物按医嘱煎煮。

服药期间的意见建议
1.服药期间建议禁食辛辣,油腻,刺激的食物,禁吃凉的食物,一般中药饭后服用效果较好。每天煎一剂,每剂煎二汁,早,晚各服一汁。
2.另外,喝中药前后一小时左右最好不要喝茶,咖啡,牛奶或豆浆,以免中药成分与茶的鞣质,及蛋白质等发生化学反应,影响疗效。可以喝水。如果觉得口味较苦,可以加些糖再服用!另外未煎的药需妥善保管,防止受潮,变质。
2023-01-11
mcxzy 阅读 54 次 更新于 2025-04-17 22:49:5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在进行中药的二煎过程中,您可以使用热水或凉水。2. 使用热水煎药会加快煎煮速度,但这与使用凉水煎煮相比,并不会对药效产生显著影响。3. 我通常建议患者使用冷水开始煎煮,这是因为一旦水开始沸腾,就可以像第一次煎煮一样进行。4. 我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并祝愿您早日康复。

  • 煎药用水应用凉水,不宜用沸水。因为中药多为植物或动物的干燥组织,其有效成分及治疗成分分布于干枯萎缩的细胞内。如将中药用沸水煎煮,就会促使动植物细胞中的蛋白质、淀粉等成分产生凝固、韧化等现象,使水分不易渗入和溶出,有效成分无法释出,从而降低药效。因此,煎煮中药前应先用凉水浸泡0.5~1小时...

  • 2. 需要注意的是,直接将热水加入冷锅中可能会导致爆炸,因此建议先将锅冷却后再加入凉水。3. 熬好的中药一般不建议再加入凉水,以防影响药效。最好的做法是,在熬药完成后,使用热水稍微烫一下容器,然后小心地将药液倒出。

  • 1. 在进行中药的二煎过程中,应使用凉水。2. 传统的中药煎制方法包括将药材用冷水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小火慢煎。3. 首次煎煮后,需再次用冷水浸泡4至5小时。4. 随后再次小火慢煎,以便提取二煎药汁。5. 正确煎制中药有四个优点:避免“千滚水”问题,减少农药和杂质,消除重金属如铅的潜在危害,...

  • 熬药第二次使用凉水比较好。一般中药在熬药前需要浸泡20分钟,使用凉水熬制中药,这样可以延长中药侵泡时间,有利于药物有效成份的析出。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