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的穴位有哪些

如今人们对于生活的追求,已经不再满足于温饱,他们更关心自己的身体。“肝郁滞”是“肝气郁结”的常见名称,常由情绪抑郁或心脏突然刺激引起,或由乙肝病毒入侵肝脏引起的肝气郁结。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越来越多的人出现肝气郁结的迹象。那么,疏肝的穴位有哪些?
疏肝解郁的方法
脸色发黄,按揉行间穴
女性都是很讨厌黄脸婆这种称呼的,在生活当中,有很多女性,虽然只二十几岁,但看起来像四十岁的人,脸色暗淡发黄。
肝经不顺的人也会经常生闷气,感觉心情郁闷,当然就有脸部问题。肝经的路线从足至头,行经面部,肝经不通,会造成血液运行不畅,脸色也会慢慢变黄,最终变成“黄脸婆”。那么,脸色发黄要怎么调理呢?其实,有一个穴位能够帮助我们解除这个烦恼,那就是行间穴。
行间穴是肝经上的一个穴位,位于足背侧,在拇趾和第二趾之间的位置,是刺激肝经的穴位,能帮助打通肝经。按摩行间穴对于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很有帮助,比较适合肝郁气滞或肝火旺的人。
脸色发黄的女性朋友可以经常按摩这个穴位,这样对有肝病的患者来说,按摩可以疏通肝经,调畅气血。对病情有好处。
按摩的时候,用大拇指点按在行间穴的位置,轻轻按揉3分钟左右,稍微用力,以感觉压痛为度。如果是懒得用手按,也可以光脚,用一只脚的拇趾去踩另一只脚的行间穴位置,这样时不时踩一下,也能够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
肝火旺,想发怒,赶紧按按太冲穴
在人体足厥阴肝经上,太冲穴为重要穴位之一,是肝经的原穴。人生气之时,肝也会受到影响,太冲这个肝经的原穴便会显现出一些信号,表现为有温度或色泽发生变化、压痛感,对外界更为敏感,甚至其软组织的张力发生异常。气走肝经,而原穴太冲往往调控着该经的总体气血,起到控制情绪的作用。
从个人保健角度来说,按压太冲穴也要讲究方法。如果按压太冲穴时有压痛感,那就说明肝脏肯定有问题;但有时麻木、气血不通等也可能导致没有压痛感,所以没有疼痛感也可以经常按摩,以达到保健肝脏的效果。
刮痧
刮两肋,疏肝解郁
肝主疏泄,调节气机。如果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谐,人的心情就会愉悦、开朗;反之,疏泄功能不正常,气机不畅,就会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
由于肝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两肋,常刮拭这个区域能起到疏肝解郁的作用。其中,重点是乳头直线和第六肋间交点的期门穴。刮拭时,动作要慢,寻找并刮拭疼痛或结节的部位。2024-05-25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17 20:59:5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所以在具体按摩的穴位选择上,可以选择肝经的一些穴位来进行调理,比如肝经太冲穴,或者肝经的络穴蠡沟穴等,都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另外也可以选择膻中穴,因为膻中穴是八会穴之气,会有疏肝理气的作用,也可以很好的改善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的调理。由于中医认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所以也可以选...

  • 太冲穴作为肝经的原穴,具有平肝熄风、清热利湿和通络止痛的作用。对于想要疏肝解郁的人来说,这个穴位至关重要。它位于足背第1、2跖骨间,通过从足背位置沿着第1、2跖间横纹向上推,可找到凹陷处即为该穴位。建议每天睡前按揉此穴,每次持续约1分钟,可重复5次。3、拍打双侧肘窝、胁肋部 人的双...

  • 太冲穴是肝经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足背侧,第一跖骨间隙之中。按摩此穴位能够疏通肝经,达到疏肝解郁的效果,有助于减轻肝脏不适和舒缓情绪。具体操作时,可以用拇指或按摩棒适度按压太冲穴,每次按摩约10分钟,力度以感觉酸胀舒适为宜。长期坚持对肝脏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这种方法简单实用,适合日常自我...

  • 1. 大敦穴:此穴位位于足大趾末节外侧,具有疏肝理气、调理下焦的功效。按摩此穴位能够改善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目眩等症状,有助于保护肝脏健康。2.期门穴:位于胸部,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疏肝理气,可以缓解因肝不好引起的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此外,这也是足厥阴肝经的募穴,对该经络及其对应的脏腑疾病...

  • 1. 太冲穴的重要性: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位,按摩此穴位能够调和气血,疏肝解郁,对于肝脏的保健具有积极意义。2. 按摩方法:按摩时,用拇指或食指指腹轻柔地按压两侧的太冲穴,以感到酸胀为宜,每次按压约数秒然后放松,重复数次。3. 促进肝脏功能:通过按摩太冲穴,可以疏通经络,有助于促进...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