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质 穴位保健

关元 强壮补益
[取穴方法] 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仰卧位取穴,将一手的食、中、无名、小指四指并拢,掌心向下平放,食指紧靠脐下,小指缘与腹中线的交点即是。
[主要功效] 培元固本、补益下焦。是历代医家公认延缓衰老的保健强壮要穴之一,可用于中医九种体质中气虚质和阳虚质的日常保健。
[保健应用] 关元穴古称“藏精之所”,为先天元气交汇之海,又称“下丹田”。保健常用按摩、艾灸法补益元气,改善中风、虚劳冷惫、瘦弱无力等元气虚损,小腹疼痛、疝气及腹泻、脱肛等肠腑病症,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病症。
按摩法:可用点、按、揉、摩法,疏通下焦气机,改善气虚或阳虚体质。
艾灸法:可用艾条、温灸器或隔姜灸等,温补下元,适用于元气虚损及因寒、湿、虚、瘀等所致腹泻、便血、尿频、尿闭、阳痿、遗精、痛经、月经不调、带下等病症。
[注意事项]孕妇不宜按摩、艾灸本穴。
命门 补肾气、益肾阳
[取穴方法] 在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俯卧位取穴,可先找到髂嵴(腰部两侧的高骨)的最高点,向脊柱做一水平线,平第4腰椎棘突,向上2个棘突即为第2腰椎棘突,下缘即是。约与肚脐相对。
[主要功效] 温肾壮阳,强腰固本。是补充人体阳气、延缓衰老的常用保健穴之一,也是中医九种体质中阳虚质的保健穴。
[保健应用] 古人称命门为“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根”,是肾气出入的门户。保健常用按摩、艾灸、拔罐法,可预防肾寒阳衰、行走无力;改善因肾阳虚衰导致的阳萎、遗精、神困体倦、下肢冷痛浮肿、小便频数、夜尿多、耳鸣等症。并可缓解慢性腰痛、腰脊僵硬等。
按摩法:可选按、摩、推、叩击法,以感觉局部发热为度。适用于家庭保健的预防和慢性腰脊疼痛等。
艾灸法:可采用艾条灸和温灸器灸。用于改善肾阳虚衰所致的各种病症。
拔罐法:可用于缓解慢性腰痛、腰脊僵硬等。
[注意事项] 艾灸时,要注意施灸的时间和皮肤的热度,避免烫伤。
2024-08-03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8:16:4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鱼际穴,是手太阳肺经的穴位,每天坚持掐揉双手的穴位,可保肺的平安无恙。一定要配合合谷、足三里使用。每天早饭前和晚饭前按揉双侧合谷穴各3分钟,然后再按揉或艾灸双侧鱼际和足三里穴各3分钟,能有效的改善肾阳虚症状。

  •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是人体重要的保健穴位之一,灸此穴有助于温补肾阳,增强体质。神阙穴在肚脐处,灸此穴可调和脾胃,温补元气。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灸此穴能增强免疫力,改善体质。涌泉穴位于脚底,灸此穴有助于温补肾阳,强健身体。艾灸治疗肾阳虚的效果因人而异,但长期坚持可以改善肾阳虚的症状...

  • 足三里 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长寿穴。有“若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说法。这个常不干指的是用艾灸条熏灼穴位,使该处的皮肤起水疱,又称其为“灸花,灸疮”,这水疱老流水可以及时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常不干”因此而来。有关研究发现,艾灸足三里穴,可以...

  • 脾胃阳虚的人,要在大餐之后吃点萝卜青菜搭配,防止虚火内蕴。 少吃:蟹、牛肉、羊肉、冷饮、柚子 “霜降后方可食蟹”,终于到了可以大吃美味的节气,但是蟹性寒,所以怕冷的阳虚质不要馋嘴,同时不要忘记搭配姜醋汁和紫苏叶。牛肉味甘补脾,在霜降节气不适合多吃,以免助脾气克制肾气。大热的羊肉最佳的食用节气是小雪,...

  • 艾灸具有温通经脉、祛风散寒、活血助阳及防病保健等多重功效,是阳虚体质者很好的 养生 手段,做一做艾灸,可缓解虚寒所致症状。灸透督脉 —— 督脉被称为“阳脉之海”,总督全身阳经,补阳效果最好,只有把补阳气的通道打开,才能让阳气升发,发挥其温煦的作用。艾灸常用穴位:百会穴、大椎穴、...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