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火当泻,虚火当补,讲六味中药,送给上热下寒的你

口腔溃疡,虽不是什么大病,但发作的时候,着实折磨人。
有些人想着,口腔溃疡,多半是上火了,那就吃点清热药降降火吧!
吃了几天,上火的症状是得到了改善,可还没来得及沾沾自喜,这股子火又卷土重来了,
想着可能是疗程不够吧!于是乎,又吃了一段时间,期间上火之证依旧反复,不仅如此,身体也越吃越寒,四肢冰凉,还时常伴有腹泻。
究其原因啊,你上的火并非实火,而是虚火。
那何为实火,何又为虚火呢?
首先来讲实火,所谓实火呢,说的是体内阳偏盛所致,这个时候呢,吃点清热药,将体内多余之邪阳清泄出去,上火的症状就能改善,所谓“实则泻之”;
再来说一说虚火,所谓虚火啊,说的是体内阴偏衰,那阳相对来说就较为充足,阴不制阳,多余的阳气就容易外溢,这个时候若是贸贸然用了清热药将外溢之阳气镇压,固然会改善上火的症状。
然而,我们说了,虚火多是由阴虚所致,服用了清热药清泄了一时外溢之阳气,而阴虚的人因阴不制阳,阳气会缓缓的外溢,这也就是虚火的人服用清热药后上火症状反复的原因之一了。
久而久之,阴虚之证没有改善,阳气倒是消散掉不少,这也就是身体越来越寒的主要原因。
因此,虚火当滋阴为主,所谓“虚则补之”,同时收敛外溢之阳气,而非一味地服用清热药。
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个功善滋阴,兼可收敛的方子——麦门冬汤加减,原方出自东汉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
麦门冬汤加减:麦门冬、人参、半夏、乌梅、甘草、大枣。
麦门冬,就是我们常说的麦冬,味甘而微苦,性微寒,质地滋润,入心、肺、胃经,功善养阴生津,
不论是阴虚有热,抑或是温病热邪伤及阴液诸证,麦冬都不失为一味良药。
简单说,麦冬就像是一场甘霖,滋补了我们体内之阴液。
提及人参,大家的第一反应是大补元气,
没错,人参为益气健脾之要药。
中医认为啊,气旺津生,以达益气生津止渴之效,而助麦冬养阴。
中医认为啊,心五行主火,开窍于舌;肾五行主水,
健康 的人体,本是心火温熙肾水,水火既济,阴阳得衡,
然,若是中焦瘀堵,水火相隔,而见上焦热,下焦寒
半夏辛温而燥,主入脾、胃经,功善燥湿化痰,消痞散结。
半夏善打通瘀阻之中焦,引心火得以向下温熙肾水,肾水得以向上制约心火,而形成一个完美的闭合回路。
望梅止渴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说过,
乌梅味酸涩,性平,善生津止渴,多用于虚热烦渴,
此外啊,中医认为啊,酸善收敛,是故,乌梅功兼收敛外溢之阳气。
甘草、大枣味甘性平,可缓和药性,保护脾胃。
那一旦上火了,如何来判断自己是实火,还是虚火呢?
一般来讲啊,实火者起病较急,舌质红,舌苔黄腻,小便短赤;
虚火者病程较长,舌红少苔或无苔,小便清长。
2022-08-23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0:02:2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乌梅性质平和,擅长生津止渴,对于虚热烦渴的症状有改善作用。由于酸能收敛,乌梅还可以收敛外溢的阳气。最后,大枣和甘草搭配使用,可以调和诸药,使药性更加温和,同时保护脾胃。如果你不确定自己体内的火是实火还是虚火,可以观察舌头。实火者舌质红、舌苔厚腻;虚火者舌头红少苔或无苔。了解这些信息后,...

  • 乌梅是一味酸涩的药材,性质平和,善于生津止渴,对于一些虚热烦渴之症有着不错的改善,中医认为,酸能收敛,所以乌梅还可兼收敛外溢阳气之功。最后加入大枣和甘草,这两味药材搭配在一起,可以调和诸药,使得药性缓和,保护脾胃。如果你不知道自己体内的火是实火还是虚火的话,你可以伸出你的舌头看一下...

  • 胃火旺通常与饮食不当有关,可能会出现消谷善饥、口臭、大便干结等症状。黄连能够清热解毒,对于胃中有火的情况有很好的调理作用。肾火通常是指肾阳偏旺,黄柏能够泻肾火、滋肾阴,对于那些出现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症状的人,黄柏是一个有效的选择。请注意,以上提到的中药适用于清除实火,如果是虚火的情...

  • 下面介绍一种中药方剂——引火汤,该方剂由熟地、麦冬、五味子、巴戟天和茯苓组成,旨在滋阴补液并引火归元。熟地黄是滋阴补血的重要药材,麦冬则能养阴生津,五味子收敛阴液,巴戟天温补肝肾,茯苓则利尿并帮助引火归元。这个方剂适用于春天易上火、口腔问题、上热下寒及阴虚症状的人群。总之,正确的治疗方法...

  • 这时候就可以用黄柏来来泻肾火,滋肾阴。以上所讲的就是莲子心、黄连、菊花、桑叶、黄柏这5味中药分别用于清心、肝、肺、胃、肾各脏腑中的火,另外这里的火指的是实火,如果你的情况是虚火,则不能使用,大家学会了吗?另外沈医生提醒大家,有问题要去找中医加以辨证,不可盲目自己尝试。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