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作用机理

穴位贴敷疗法的作用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阐明,主要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穴位作为人体经络系统的关键节点,通过经络与脏腑相连,具有调节和刺激作用。根据中医理论,穴位可以反映脏腑的生理和病理状况,是治疗内脏疾病的有效刺激点。当邪气阻滞经络,影响气血运行时,穴位贴敷可通过刺激体表的穴位,调整经络,改善气血流通,从而达到治疗和调理五脏六腑的目的。
其次,药物的直接作用也是关键。贴敷药物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且能透过皮肤深入内部,通过经络作用于脏腑,增强药效。中药外敷通过角质层吸收和水分增加,提升药物的透皮速率,加速药效的发挥。
最后,穴位贴敷是针灸和药物疗法的结合,具有综合效应。内服与外用药物有时会产生差异,这不仅取决于药物本身,还可能受到温热刺激、经络穴位的外敏性和放大效应的影响。不同药物、部位和穴位的选择,体现了穴位和经脉在治疗中的独特作用。
总的来说,穴位贴敷的疗效是药物与穴位刺激、经络调节、温热效应等多因素的综合叠加,而非单一作用。这种综合作用有助于调整气血,增强药物疗效,发挥整体治疗效果。扩展资料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沦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清凉油、药液甚至唾液调成糊状,或用呈凝固状的油脂(如凡士林等)、黄醋、米饭、枣泥制成软膏、丸剂或饼剂,或将中药汤剂熬成膏,或将药末散于膏药上,再直接贴敷穴位、患处(阿是穴),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它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邓分,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它经历了无数次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发展过程,有着极为悠久的发展历史。

2024-07-24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15 18:03:0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穴位贴敷法兼具穴位刺激与药物吸收的双重治疗作用,它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再利用皮肤组织对药物的有效成分进行吸收,实现明显的药理效应。与传统药物内治相比,穴位贴敷法的药效成分不经肝脏处理,也不经过消化道,有效避免了肝脏及各种消化酶、消化液对药物成分的分解破坏,使得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得以保持,发挥...

  • 我们认为其可能的机理有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穴位的刺激与调节作用;二是药物吸收后的药效作用;三是两者的综合叠加作用。 清·徐大椿曾说:“汤药不足尽病………用膏药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活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为有力”。贴敷药物直接作用于体表穴位...

  • 穴位敷贴治疗失眠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达到促进睡眠、改善睡眠质量的目的。以下是对穴位敷贴治疗失眠的详细解析:一、治疗原理 穴位敷贴治疗失眠的原理主要基于中医经络学说和穴位刺激理论。中医认为,失眠与人体阴阳失衡、气血不和、脏腑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可...

  • 2. 穴位贴敷对治疗某些慢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咳嗽以及胃肠功能紊乱等有一定效果。然而,对于危重病例,中药外敷不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3. 皮肤有伤口或者过敏体质的患者应避免使用中药外敷。中药外敷治疗通常指的是利用中药贴或中药包等外治方法,通过皮肤吸收达到治疗效果。4. 中药外敷治疗基于中药归经原则...

  • 1. 膏药通过直接贴敷于体表穴位,药物成分可以透过皮肤和肌肉,逐渐进入人体。2. 药性通过经络系统,能够到达体内脏腑,调整失调的功能。3. 膏药在局部形成较高的药物浓度,从而发挥局部治疗作用。4. 与此同时,膏药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产生全身性的治疗效果。5. 与传统口服药物相比,膏药避免了损伤神经...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