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面部基本按摩方法 头面部穴位按摩

头面部按摩方法

第一步:抹法,分抹印堂穴到太阳穴。按摩师用双手拇指指腹从印堂穴开始,经前额,分别向两侧分抹到太阳穴,轻抹,反复按摩5-10次。每次均需从印堂穴开始,抹到太阳穴时顺势在太阳穴按揉2-3次。腕关节要配合灵活运动,手掌和其余手指不能扶按被按摩者头部。

第二步:摩法,按摩睛明穴、眼眶。睛明穴,在内眼角上方约0.1寸的凹陷处。按摩这个穴位对目赤肿痛、内眦痒痛、迎风流泪等有一定的疗效。用双手拇指指端轻掐睛明穴半分钟,然后用两手拇指指腹由睛明穴开始,由内到外,由上到下轻摩眼眶3-5次。按摩时要注意,着力要轻,以免推出川字纹。双手拇指由内向外摩动,而不能由外向内摩动,以免向下牵拉外眼角,使眼角下垂。

第三步:推法,推摩鼻翼到颧髎穴。这一步要按摩的穴位有迎香穴、巨髎穴、颧髎穴。巨髎穴,取穴时双眼平视,在瞳孔直下,平鼻翼的下缘。按摩这个穴位对口眼歪斜、眼皮跳动、牙痛等有一定的疗效。颧髎穴,在外眼角直下,颧骨下缘的凹陷处。按摩这个穴位对口眼歪斜、眼皮跳动、牙痛等有一定的疗效。用双手拇指指端点压迎香穴半分钟,然后由两侧鼻翼经巨髎推到颧髎穴,反复按摩3-5次。推到颧髎穴时,稍向上用力,这样能提起面颊肌肉。

第四步:推法,推抹水沟穴到地仓穴。用双手拇指指腹从水沟穴推摩到地仓穴,反复按摩3-5次。推摩到地仓穴的时候,点到为止。要注意:按摩时,拇指要稍微向上提,而不能向下推,以免使口角下垂。

第五步:摩法,轻摩下颌到颊车穴。用双手四指指腹按摩,食指在下颌上面,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在下颌的下面,分别由中间向两侧分摩到颊车穴,反复按摩3-5次。操作时,不能够使用指端,手腕和手指要协调配合,双手操作要一致。

第六步:揉法,轻揉颊车穴到太阳穴。将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以中指指腹为主,从颊车穴轻揉到太阳穴,反复按摩3-5次。揉动时,不要摩擦面部皮肤,手法不宜过重。

第七步:点揉法,点揉印堂穴到百会穴。这一步要按摩的穴位有:印堂穴、神庭穴和百会穴。用拇指指腹从印堂穴开始点揉到百会穴,点揉神庭穴和百会穴各半分钟,重点点揉印堂穴,反复3-5次。也可用双手拇指交替按摩。操作时,不能使头部摆动,手法以点为主,以揉为辅,在发际内操作时,不要牵拉发根。

第八步:点揉法,点揉攒竹穴到百会穴。用双手拇指指腹从攒竹穴开始,点揉到百会穴,反复3-5次。按摩时可以重点点揉百会穴和攒竹穴各半分钟。点揉时要注意,双手力度应一致,同步操作,到达百会穴时,可重叠两拇指进行点揉。

第九步:压法,勾点风池穴、风府穴。用双手中指指端分别勾点两侧的风池穴1-2分钟,然后单手勾点风府穴1-2分钟,点压后轻轻揉动。按摩时,被按摩者应该面部朝上,现在为了让大家看清操作手法及穴位,我们把被按摩者头部转向一侧,揉此穴位时是连续操作。勾点风府穴时,要向鼻尖方向用力;勾点风池穴时,双手同时向对侧眼球方向用力。按摩这两个穴位时,被按摩者头部不能抬起。

第十步:梳法,梳理头皮。用双手十指略微分开,自然弯曲,用指端或指腹梳理头皮。按摩时,从前发际开始向后至头顶部,双手同时搓动,像洗头一样,反复按摩。然后双手配合将头转向一侧,一手托头,一手梳理侧头部,做完一侧再转到另一侧,按同样方法操作。时间大约2-3分钟。梳理头皮时要注意,下午应该用指腹梳理,指腹梳理是抑制手法,能起镇静作用;上午应该用指端梳理,因为指端梳理是清醒手法,梳理后能使被按摩者精力充沛。

第十一步:揉法,轻揉耳廓。用双手拇指和食指的侧面轻揉两侧耳廓1-2分钟,由耳尖揉到耳垂,反复操作,最后轻拉耳垂3-5次,动作逐步减轻,以结束头面部的按摩操作。2024-10-02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17 03:04:1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头面部按摩方法 第一步:抹法,从印堂穴到太阳穴。用双手拇指指腹从印堂穴开始,沿前额分抹至太阳穴,轻抹5-10次。每次均需从印堂穴开始,抹至太阳穴时,在太阳穴按揉2-3次。腕关节灵活运动,手掌和其余手指不扶按头部。第二步:摩法,按摩睛明穴和眼眶。睛明穴位于内眼角上方约0.1寸的凹陷处。...

  • (1)双掌按头:坐位,用双手掌心分别置于头两侧的颞部,用力对按1分钟左右。该手法有健脑、宁神、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血虚性头痛、低血压病、头晕等症。(2)按揉脑空:坐位,用双手拇指罗纹面分别按揉两侧脑空穴半分钟,以酸胀为宜,其他手指置于旁边以助力。该手法可防治头痛、目眩、颈...

  • (1)浴面:两手搓热,或以温水温热后,手指并拢,平掌紧贴面部,作洗脸上下推擦动作,上至发际下至颌骨下缘。然后按揉面部各穴。(2)擦鼻:用两手中指指腹推擦鼻之两侧,由攒竹至迎香。然后两手食指位于鼻根,用力挤压穴位,配合振法,再由鼻根向鼻翼两侧迎香滑动按揉。(3)按抹捏鼻:两手指尖紧按...

  • 焦虑时可按摩头面部和手足部的相关穴位来缓解,具体推荐如下:头面部穴位: 攒竹穴:位于眉头内侧凹陷处,可用拇指或中指指腹点揉,每次3到5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宜。 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同样采用点揉的方式进行按压。 听宫穴:位于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

  • (1)、五指梳头:双手五指张开,从前额发髻处向后脑梳理头发,先慢后快,每次15分钟,每天两次。这种方法结合了按摩头部、梳理头发和推拿穴位的作用,坚持做有助于乌发、明目。(2)、揉捏耳廓:人体经脉与耳朵密切相关,每天早晚捏耳廓10-20次,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有助于养生。(3)、叩齿运舌:每天...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