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补中药汤什么时间喝好

中药什么时候喝最好
清晨:清晨空腹宜服用具有滋补作用尤其是滋补肾阳的药物,在早餐前服用,以利于滋补药物的充分吸收;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用,可使药物迅速进入胃肠,并保持较高的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利水湿药、催吐药亦宜清晨空腹服用。

午前:上午宜服用益气升阳药、发汗解表透邪药。李东垣认为:“午前为阳之分,当发汗;午后阴之分,不当发汗。”还强调益气升阳药在午前服用。罗天益进一步提出,益气升阳药之所以午前服用,乃“使人阳气易达故也。”
午后:下午或入夜宜服用泻下药(如大承气汤)。李东垣曰:泻下药“乃当日巳午之后,为阴之分时下之。”(巳时:即上午9~11点,午时:即上午11~午后1点),其他医家亦都认定泻下药不宜在午前服用。
睡前:一般在临睡前15~30分钟,宜服用镇静安眠药、滋养阴血药。入夜是脏腑功能最低的时候,如在此时服用滋阴进补药,就如雪中送炭,效力倍增。
隔夜:宜服用驱虫药,如乌梅丸一般睡前服1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1次,以利于药物的充分吸收,便于将虫体杀死排出体外。
饭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治疗病位在下(肠道、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宜饭前服用,以使药性下达,因为在空腹状态下,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地通过胃进入肠道,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饭后: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治疗病位在上(如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疾病,宜饭后服用,可使药性上行。健胃药及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如甘露消毒丹等),宜饭后服用,这样可减少药物对胃肠黏膜的损害;毒性较大的药物,也宜在饭后服用,以避免毒性药物吸收太快而发生不良反应。
餐间:即在两餐之间服药,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治疗脾胃病的药宜餐间服。中药服用不但要讲究适当的服药时间,还要讲究服药次数和药物的温度,这样才会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2017-01-01
而且不管是白鸽肉还是白歌蛋里面,都有很多的维生素和蛋白质,营养价值特别高。在泥鳅里面,含有脂肪、蛋白质和盐酸以及维生素,它的味道甘甜,性情十分平和,能够起到益肾生精和补中益气的效果。2020-01-30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4:29:5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首先,针对大部分以平衡阴阳、调畅气血、疏理脏腑为主要功效的汤药,建议于上午8~9时或下午4~5时服用。此时与进食时间相隔1~2小时,既能确保药效的充分发挥,又不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从而达成最佳的治疗效果。其次,补肾药物的服用时间则需根据阴阳属性而定。补肾阳的药物如鹿茸、肉苁蓉、锁阳等,宜在...

  • 一般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药物可在此时服用。另外,某些西药如催眠药、驱虫药及抗过敏药等,一般也应在夜晚临睡前半小时服用。5、清晨吃 清晨空腹宜服用具有滋补作用尤其是滋补肾阳的药物,在早餐前服用,以利于滋补药物的充分吸收;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用,可使药...

  • 1、如果是补气补血类的中药在空腹的时间喝比较好,因为空腹喝容易吸收中药中的补气补血的营养;其它的中药应该在饭前饭后隔一小时服用。2、上午,下午各一次,中午11点到1点之间,也就是午时不宜服用。两次服药中间最好间隔一个时辰,即两个小时以上再服用为宜。

  • 根据医嘱,如果是补益药,如生脉散或者十全大补汤等,宜饭前服,可以使药物较快进入肠道,有利于肠道吸收,总体上有利于药物吸收和利用。如果是消食类中药,比如健脾丸、保和丸等适宜饭后服,药物可以充分接触食物,从而发挥药效。根据病情具体情况掌握用药,如果是朱砂安神丸、酸枣仁汤等镇静安眠药适宜...

  • 对于具有滋补作用的汤药,适合在早晨的时候空腹食用,这样能够更好的吸收。除此之外,还有于驱虫或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是空腹服用的,这样能够使得药物迅速进入肠道,且药效发挥到最大。泻下作用的汤药也是这样的。1.饭前服 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病位在下,应在饭前服药,以使药性容易下达,如...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