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于发作性睡病的治疗原理是什么?

发作性睡病是中医中属于“嗜寐症”,是复指因阳气不足或者脾虚湿盛所引起的以不论昼夜,时时欲睡,唤之能醒,醒后复睡。《灵枢·寒热病》篇:“阳气盛则嗔目,阴气盛则瞑目。”系阳虚制阴盛所致。《丹溪心法》认为:“脾胃受湿百,沉困无力,怠惰好卧。”由此可见发作性睡病的发病时由于脾虚湿盛,脾肾两虚,阳气不振所致。
发作性睡病的发病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多因脾气不足,脾胃虚弱,中度气不足,阳气不振。由问于思虑劳倦,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无权,化源不足,而致气虚亏虚,不能充养脑海与心神,全身虚弱,神经不答振亦多嗜睡。亦可因脾胃虚弱,痰湿困脾,清阳不升,蒙蔽清窍而致。2020-05-25
对于发作性睡病的治疗首先要补足人体五阳,使人体阴阳恢复平衡这是治疗此病的关键。强胃健脾,祛除脾胃湿气,提升脾胃中气,可以使清气上升,浊气下沉、行气开窍控制嗜睡。养血化瘀,打通全身血液循环,温养五脏,疏通经络,加强人体新陈代谢,排除浊气。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十二经气血运行不息,以维持脑的正常生理功能。药物可服用十里醒神方,具体用药根据个人病情来定。请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对身体造成影响。2020-07-04
中医讲究一人一方 对症开药2020-05-25
十里醒神方:发作性睡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睡眠障碍,临床上以不可抗拒的短期睡眠发作为特点,多于儿童或青年期起病。往往伴有猝倒发作、睡眠瘫痪、睡眠幻觉等其他症状,合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症。2020-06-01
十里醒神方:发作性睡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睡眠障碍,临床上以不可抗拒的短期睡眠发作为特点,多于儿童或青年期起病。往往伴有猝倒发作、睡眠瘫痪、睡眠幻觉等其他症状,合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症。2020-07-06
发作性睡病的发病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多因脾气不足,脾胃虚弱,中气不足,阳气不振。由于思虑劳倦,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无权,化源不足,而致气虚亏虚,不能充养脑海与心神,全身虚弱神经不振亦多嗜睡。亦可因脾胃虚弱,痰湿困脾,清阳不升,蒙蔽清窍而致。2022-03-26
mcxzy 阅读 0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2:54:4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发作性睡病中医原理 一、答案 发作性睡病在中医理论中,主要与阴阳失调、气血不畅及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其中,脾虚湿盛、肝胆失调是常见的病因。二、详细解释 1. 阴阳失调:中医认为,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关键。发作性睡病的患者,常常因为阳气不足,无法振奋精神,导致嗜睡症状的出现。2.气血不畅:气...

  • 4. 中医认为心、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与发作性睡病有关。心主神明,心阳不足则会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和睡眠。5. 脾肾两脏相互影响,脾肾虚弱会导致湿浊痰饮内生,影响清阳的运行,进而影响睡眠。6. 肾阳不足,无法温煦脑髓,导致神识不清,影响睡眠。7. 脾虚不能健运,导致痰浊内盛,阻碍气机,影响...

  • 肝郁气滞型发作性睡病患者,中医常采用疏肝理气的方法,常用药方有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这些药物能够疏肝解郁,缓解情绪紧张,改善睡眠。对于肾虚型发作性睡病患者,中医则采用补肾益精的方法,常用药方有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等。这些药物能够温补肾阳,滋养肾阴,改善肾虚症状。在治疗发作性睡病的过程...

  • 2.1 脾虚湿困,常见症状包括昏昏欲睡、身体沉重嗜睡、四肢乏力、头昏倦怠、饭后易睡、体型偏胖等。治疗原则为燥湿醒脾,化痰开窍,推荐方剂为藿朴夏苓汤和二陈汤加减。2.2 肝胆实热,表现为精神恍惚、常欲睡卧、大笑猝倒、夜间多梦、噩梦纷纭、惊恐易醒,伴有胸胁胀痛、口苦胸闷等症状。治疗原则为清胆...

  • 中医理论认为,睡眠状态与人体内的卫气运行密切相关。卫气在阴阳二气的协调下,白天行于阳,夜晚行于阴。当卫气在阴中滞留过久,无 常流通,就会导致睡眠过多,这可能由于脏腑功能异常或邪气阻滞上焦引起。如《灵枢?大惑论》所言,睡眠过量可能是上焦闭塞,卫气运行受阻的结果。同时,《灵枢?寒热病...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