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什么时候喝最好,治胃病的

治胃病中药什么时候喝最好?
适时服药使之维持一定的体内药物浓度,提高疗效和减少毒副反应,是合理使用中药的重要一环。中药方剂量多,变化灵活,如何掌握各种具体方药的服用时间和次数,应根据药物性质、不同病人请和人体饮食起居规律等具体决定, 一原理举例 1、大多数中药一日剂量分2~3次服。如汤剂头煎、二煎合并分2次服。成药每日服3次等。但为了避免食物的影响,通常宜在空腹或半空腹服用。补益药生脉散、十全大补汤、六味地黄丸等,宜饭前服,以利充分吸收;制酸止痛药乌贝散、胃病散等饭前服可直接中和胃酸、保护胃粘膜;某些恶心性祛痰药如桔梗、远志、紫菀等含植物皂苷,须饭前服才能刺激胃粘膜,反射性地增加支气管的分泌而呈祛痰作用。 2、消食导滞的健胃剂如健脾丸、保和丸、香砂积实丸、神曲等,饭后片刻服可充分接触食物,发挥消食化积、宽中除胀作用;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如黄连素片、黄连羊肝丸等,宜饭后服,以免刺激胃粘膜引起胃腔部不适。 3、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调整服药时间和次数。如抗心绞痛的苏冰滴丸、冠心苏合丸,除早晚各服1次外,心绞痛发作时可随时加服1次;泻下剂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全剂应分2~3次服,首服得下即可,无大便时再继续服用;银翘散用于病人高热时,可一日服两副药,日服4次,开始时可2小时服1次。 4、根据病情具体情况掌握用药。如朱砂安神丸、酸枣仁汤应睡前服,以利镇静安眠;回逆汤回阳救逆,苏合香丸通关开窍,以及安宫牛黄丸等急救药物宜及时投药;峻下逐水剂如十枣汤应清晨空腹,可避免晚间频繁起床小便之扰。 5、根据病人特定的生理条件和体质特点服药。如补肾固冲丸用于治疗习惯性流产,应在未孕之前一日3次连续服用2个月,怀孕后用泰山盘石散安胎,宜每隔3~5日进一服,连续3~4个月,以适应孕妇生理特点,避免多服伤胎。 二具体服药时间 服药的时间要视病情,根据不同方药而定。一般规律为: 1补益药,早饭前30~60分钟和晚间临睡前30钟左右,空腹各服一次,以利吸收。 2治疗慢性病的中成药(各种膏、丸、散、片、丹、露、药酒、冲剂),必须固定时间服,使体内保持一相对稳定的药浓度。 3治疗胃肠疾病的药,应在饭后服,以减轻对胃肠的刺激。 4安神药和驱虫药,宜在睡前30分钟空腹服。 5伤风、感冒的辛温解表散寒药,应趁热温服,服后即上床安卧,盖上被子,捂至全身出微汗为宜(千万不可捂的大汗如雨)。 6治疗疟疾的药,应在有规律的发作前2小时服,这样有利于杀死疟原虫,控制疟疾症状发作。 7急病病情危重时,随时一次顿服,使药力大而猛烈。 8特殊药,按医生的嘱咐在特定的时间服,如鸡鸣散要求在天亮前空腹冷服,效果最佳。 9非特殊疾病,服药时间一般安排在饭后两小时。 10药酒,每日可服3~4次,至于喝多少,可依个人感到有药力为度,切勿喝醉,否则,吐而伤人元气,得不偿失。 11补养、健胃药,宜在饭前服,可增加药物的吸收率。 12辛辣刺激性的药物,宜在饭后服用,可防止对胃粘膜的刺激,使其缓慢吸收。 13妇女调经药,宜在行经前数日开始服用。 14病在胸膈以上者,宜饭后服,病在胸膈以下者,宜饭前服。 三服药注意 1病在身体上部,服药宜频频慢饮;病在身体下部者,应一口气顿服完;如是呕吐的病人或婴儿,宜少量多次(小口连服)。 2风寒外感表证所用的辛温发表药,应趁热服,高热口渴喜冷饮的热性病者所用清热药,则宜稍冷再服。 3病情特殊者应特殊处理,如热证反见厥逆的真热假寒证,必须寒药热服;寒证反见燥热的真寒假热证,又须热药冷服。 4解救药物中毒时,以冷服为宜。 四服中成药 中成药内服,通常用白开水送下,但为提高疗效,还有多种服法: 1酒送服。凡治疗气血虚弱、机体虚寒、气滞血瘀、风湿痹证、中风手足不遂、步履艰难等疾病的中成药,用酒送服,疗效更佳。 2姜汤送服。即用生姜煎汤送服药物。凡治疗风寒表证、肺寒、脾胃虚寒、呃逆等证的皆可用姜汤送服。 3淡盐水送服。凡治疗肾亏、肾虚及下焦疾病的成药,以淡盐水送服为佳。 4米汤送服。凡补气、健脾、养肠、利胆、止渴、利小便的中成药,都可用米汤送服。含贝壳等矿物质类药物难消化,最好选用稀饭送服,以减少对胃肠的刺激。 服药要求按照以上的方法与时间,目的是为了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如入夜之后,人体阳气收藏、心神入舍,这时如果服用补阳或发汗的药,必然要扰乱人体的生物节律,产生各种不良作用。养阴、沉降类药,如果在早晨或午前阳旺气升之时服用,也就会产生遏制阳气升发的弊端
2016-11-14
为了不刺激胃,应该是饭后服用。2016-11-14
是早上最好,早上用生姜汤冲鸡蛋胜过一切胃药,可治一切胃药,生姜最养脾胃,还温内寒。方子简单,但可治大病,胃要靠养,常喝自然神效。2019-08-10
mcxzy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5:20:0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通常来说,人体吸收药物的最佳时间实在上午九点和下午三点左右,因此在这两个时间点服用中药是最好的。但是,不同的药物的性质不同,服用的时间点也有所不同。治疗肠胃病和虚症的药物应该在饭前30分钟或60分钟服用;而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在饭后30分钟服用即可;通便药物如大黄、火麻仁等则适合在清晨或白天...

  • 治疗胃病的中药有很多,最好在饭前空腹口服,对于调理胃部的疾病效果更好。特别是中药在口服过程中直接作用于胃部,可以明显、快速改善胃内环境,使相关的胃痛、胃胀以及胃部出现的痉挛,打嗝、反酸、恶心、呕吐等得到明显的缓解。如果配合着一日三餐的规律,通过中医中药来治疗胃病效果会更加理想。胃病口服中...

  • 通常服药时间是饭前服,因为饭前空腹服用,药物能直接进入到胃,与消化道黏膜直接接触,可以较快通过胃进入肠被吸收发挥作用,不受食物稀释的影响。部分患者空腹喝药后会有刺激症状,如胃肠不适、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此时建议在饭后服用。另外,建议部分患者可在吃饭时同时服用,因为有时要求饭后服,...

  • 那么,中药什么时候喝最好?通常来说,人体吸收药物的最佳时间实在上午九点和下午三点左右,因此在这两个时间点服用中药是最好的。但是,不同的药物的性质不同,服用的时间点也有所不同。治疗肠胃病和虚症的药物应该在饭前30分钟或60分钟服用;而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在饭后30分钟服用即可;通便药物如大黄...

  • 回答:服用中药的时间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有以下6个方面: 1.饭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病位在下,应在饭前服药,以使药性容易下达,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治疗肠道疾病,也宜在饭前服药,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地通过胃入肠,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