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应该怎么熬-熬中药的正确方法

中药应该怎么熬-熬中药的正确方法2017
  中药现在已被广泛使用了,在药店包好药,一般都有免费代煎服务,这大大方便了广大上班族。毕竟熬中药太费时间了,可殊不知药店帮着熬与自己在家熬的效果相差很大。一般药店只熬一遍就算了,自己在家熬甚至可以熬三遍。对药材浪费太大,我个人认为还是自己在家熬最好,时间紧也要挤出来。那中药怎样熬才好呢?熬中药的学问也不小,所用的器具、火候、时间等都要考虑。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熬中药的方法的知识,欢迎阅读。
  煎药用什么锅呢?
  以砂锅最为适宜,搪瓷器皿、不锈钢锅也可,禁止使用铁器、铜器等。
  熬药用水有什么特殊的吗?家用自来水即可。
  熬药前要泡多久呢?
  将中药用冷水浸泡20~30分钟,水量一般没过药面2~3厘米。泡的`时候最好不时搅拌一下,以使药物浸泡均匀。药材过多或药物易吸水的可适当增加水量。需先煎的药物单独浸泡。
  药泡好了,该怎么熬呢?
  ① 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类疾病、脾胃病的调理性药物:头煎 从水沸后用中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煎 水沸后煎15~20分钟左右即可。头煎与二煎混匀。煎药时应盖上盖子,要搅拌2-3次。
  ② 用于治疗四季外感风寒、风热类感冒的药物:头煎从沸后用中火偏大煎煮15~20分钟,第二煎水沸后再煎10~15分钟左右即可。一般先煎药物(生龙骨、生牡蛎、珍珠母、代赭石、石决明等)提前其他药物20分钟左右开始煎煮即可。
  若含有毒药物需先煎的应严格按照所交代的先煎时间煎药,如制附子用量10克及10克以下的应先煎30-60分钟。后下药物(薄荷、钩藤等)在正煎煮中的药物煎至预定时间前,放入药锅中煎5分钟左右即可。包煎药物(车前子,旋覆花等)因易粘锅糊化,或直接煎煮刺激咽喉,故应以薄纱布包煎。烊化药物(阿胶、芒硝等):用煎好的药汁冲或者另外用热水搅拌溶解。另吞药物(三七粉、胎盘粉、水蛭粉等):可用煎好的汤药或温水直接送服,也可装胶囊。
  喝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① 一般早晚各服一次,成人一次200m-300m。儿童一般一次50-100m。
  ② 苦于服用中药的患者可少量频服。
  ③ 一般情况下,胃部不适患者宜饭后服药。
  ④ 若同时服用西药,应与西药错开半小时以上。
  ⑤ 服药期间日常饮食,忌大吃大喝,一般无特别饮食禁忌。方药中有土茯苓时最好不要喝茶。
  ⑥ 治疗感冒的中药可小量频服,中病即止,发汗应注意避免再次着凉。
  ⑦ 治疗小儿感冒的药物,每日可喂服3-4次。小儿若苦于服药,大便干者加蜂蜜一二勺(对蜂蜜过敏者忌用),大便不成形者可加冰糖三四块。
  ⑧ 煎煮好的药液再加热时一般不需煮沸,达到饮用温水的温度即可。
  ⑨ 选用颗粒剂患者,按说明服药,开水冲服,每次一格,一日两次。
;2022-05-26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17 22:20:3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药材浸泡:首先,将中药材放入清水中浸泡30分钟至1小时,使药材充分吸水膨胀。2. 准备器具:选用砂锅或陶瓷锅熬制中药,避免使用铁锅,以免影响药效。二、熬制过程 1. 加热与搅拌:将浸泡后的药材连同水放入锅中,先用大火煮沸,然后转为小火慢慢熬制。期间需不断搅拌,避免药材粘底或溢出。2. ...

  • 1. 先煎:矿物、贝壳、角甲类药物质地坚硬,需先煎30分钟,如石膏、决明、龟板等。有毒药物如乌头、附子也需先煎1-2小时。植物药如天竺黄、火麻仁也先煎。2. 后下:含挥发油药物如薄荷、砂仁,以及不宜久煎的钩藤、杏仁等,应在汤剂煮好前5-10分钟加入。正确熬中药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掌握以上...

  • 熬制中药一般采用的都是“先武火后文火”的原则。在水没有滚的时候先用武火,可以加快药品的烧开,烧开以后采用文火,保持微沸以减少水分的蒸发。3.煎煮时间 煎煮时间从沸腾后计算,解表药第一次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左右;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一定要控制好中药的煎...

  • 将两次药液混合于同一大瓷碗中,置于阴凉处。若考虑进行第三次熬制,需注意药力已减弱,但可用于泡脚等用途。关于服用方法,三次熬制共得三小碗药液,建议每日服用两小碗,早晚各一碗。若为两次熬制,则总量为两碗,服用方法相同。总之,正确熬制药材并按时服用,方能充分发挥其疗效。

  • 1、中药饮片应加水冷浸30分钟左右,一般第一次煎煮加水浸泡后高出要2到3厘米为宜,第二次煮加水量要面即可。2、浸泡后中药选用大火煎沸后改用小火煎煮保持微沸状态,并适当搅拌,每季要虚煎煮两次,第一次小伙前煮15到20分钟,第二次10到15分钟,汤剂煎好后趁热取煎液,合并两次煎液,混匀后分...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