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登革热!发烧48小时内针12穴位

中医针灸可缓解登革热症状!中医师指出,发烧48小时内的病人,借由针灸人体百会、上星、通天等12个穴位,1日针灸2次,可改善登革热症状;但医师提醒,若已经出现严重的溶血症,建议先寻求西医治疗,再搭配中医辅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台南市立医院中医师苏守毅表示,发烧48小时内的病人,借由针灸人体百会、上星、通天等12个穴位,可有效缓解登革热症状。(照片/台南市立医院提供)
台南市立医院中医师苏守毅表示,登革热是一个古老的疾病,以前称为「天狗热」,并将登革热归属瘟疫一类的疾病,而瘟疫属于中医温病的范畴。所谓的温病是指由外感温热病邪引起的疾病,一般多发病急骤,初起即有明显热象偏重,且容易化躁伤阴,并具有季节性和不同程度的传染性疾病。
温病的发生,发病快、传变速、变化多,古人形容温病「其来也速」、「一日三变」、「抽蕉剥茧,层出不穷」。温病中具有明显传染性与流行性的疾病即称为瘟疫,而登革热即是瘟疫的类型。

过去登革热治疗以药物为主 但药效缓慢
苏守毅中医师指出,中医认为温病发病的过程会经过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由外而内,愈见严重。而登革热是由蚊虫直接咬伤破皮而入,常常被认为病邪直入营血,所以一发病就非常严重。登革热是属于热毒引起的疾病,常见身大热、头痛严重、目昏口干、骨节烦疼,或吐或泻、易流鼻血、皮肤发疹等症状。
过去治疗登革热,常常使用清营汤,犀角地黄汤或清瘟败毒散做为治疗,但这些药方都含有犀牛角的成分,犀牛目前已列入保育类的动物,现今都已不再使用。目前治疗登革热治疗仍是以清热解毒药物为主,但药物治疗的成效发挥较缓慢。
2022-10-03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05 23:17:1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目前治疗登革热治疗仍是以清热解毒药物为主,但药物治疗有效,会拖延些许时日。 台南市立医中医团队首先加入针灸治疗应用,治疗使用的穴位包括百会、上星、通天、印堂、肩腧、曲池、外关、合谷、足三里、阴陵泉、昆仑、跗阳等,加速病况的改善。临床治疗从9月10日至9月30日止,共治疗24例登革热病患,共有...

  • 中医针灸药方在中医基础理论,尤其是经络学等具体指导下,根据选穴标准和配穴方式 ,选择穴道开展搭配随后制订治疗方案,因此扎针选穴是依据病况不一样需要来挑选的。选穴除全身360好几个穴道外。 也有许多 耳朵也遍布着较多穴道,称作耳背针,及其脚底也是有较多穴道等。这种穴道挑选牵涉到扎针药方,中医针灸药方等同于中药...

  • 穴道搭配 中渚穴配角孙穴治耳聋耳鸣;中渚穴配太白穴治排便难;中渚穴配支沟穴、内庭穴治嗌痛。中渚穴配大椎穴、陶道穴治登革热病。中渚穴配太溪穴治咽肿。中渚穴配耳门穴、翳风穴治耳聋耳鸣。中渚穴配手三里穴治肩臂痛。中渚穴配八邪穴、外关穴,有舒筋活血的功效,主冶手指头不可以伸屈。中渚穴...

  • 专家强调,针对面瘫合拼感染,能用中医艾灸。中医艾灸就是指以艾绒为原材料,引燃后立即或间接性熏灼表皮穴道的一种治疗方法。该法有温经通络,益气活血,祛寒逐湿,消肿消结,回阳救逆等功效。艾灸治疗面瘫对漫性孱弱性症状日风、寒、湿浊为患的病症尤其适合。艾炙一能抗感染、抗病毒治疗,可快速...

  • 4.中西医结合治疗登革热1011V1例;5.老年人感染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探讨;6.补虚活血法治疗老年痴呆;7.针灸加离子导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nc.uv例;8.针刀医学与小针刀疗法;9.中医现代教育的思考;10.案例教学法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运用;11.中药内外结合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