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哪些穴位可以帮助养生?

‍‍中医博大精深,即使在养生领域也举足轻重,如穴位按摩、药膳调理等。那么穴位按摩如何养生呢?今天小编推荐胜吃补药的5个穴位,长按还能起到不错的养生效果哦。

足三里,在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处,因能治疗腹部上中下三部诸证而得名,为回阳九针穴之一,是胃腑疾病和人体强壮要穴。按摩足三里有补中气的作用,用补法,能健脾养胃、补中益气,类似党参、白术、山药、红枣等药的功效;用泻法,有消食导滞、和胃通肠的作用,类似山楂、大黄等药的功效。
三阴交,在内踝向上量4指处,为足太阴脾经的腧穴,由于是肝、脾、肾三阴经交会处的穴而得名。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相生,因此是治疗与血有关病证的要穴。用补法,有健脾、补血、摄血的作用,类似于当归、阿胶、紫河车、薏米等药物的功效;用泻法,有活血化淤的作用,类似于归尾、桃仁、红花等药的功效。
神门,在手腕的腕横纹尺侧端稍上方凹陷处,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被喻为神气游走出入的大门。用补法,有宁心安神、补心气的作用,类似于酸枣仁、柏子仁的功效;用泻法,可清心、开窍,类似于中药紫雪丹及石菖蒲、琥珀等药的功效。

关元,位于脐下四指处,是任脉的穴位,位于人身阴阳元气交关之处,又能大补元阳而得名。《类经图翼》说:“此穴乃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能治疗“诸虚百损”。用补法,有补肾阳的作用,类似于鹿茸、肉桂、巴戟天、仙茅、仙灵脾等药的功效。此穴多用来治疗虚损性质的疾病,泻法较少使用。

气海,位于脐下两指处,是任脉的穴位,为诸气之海,有大补元气的作用。用补法,可大补元气,类似人参、黄芪等药的功效;用泻法则有行气、理气的作用,类似于香附、荔枝核、沉香、郁金等药的功效。
穴位按摩在养生之道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希望朋友们能牢记这五个相当于吃补药的穴位,保护自己的健康。

‍‍2017-12-21
跟我一起学

2020-09-27
mcxzy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5:47:5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耳部:预防耳部冻疮,帮助养肾。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经常搓耳廓可以预防耳部冻疮,并有助于健肾壮腰、养生延年。保健方法包括提拉耳垂、手摩耳轮和提拉耳尖等,这些动作可以刺激耳部穴位,达到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等功效。前胸:增强心肺功能。免疫功能的强弱与胸腺素浓度的高低有关,对胸腺进行刺激...

  • 1、涌泉穴——补肾固元的长寿穴:涌泉穴是人体足少阴肾经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脚底中线前三分之一交点处,即当脚屈趾时,脚底前凹陷处。《黄帝内经》上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养生保健方面具有重要...

  • 腋窝是另一个常被忽视的养生部位。其实,腋窝处的顶点上有一个重要的穴位——极泉穴。经常按摩这个穴位可以宽胸宁神、调和气血,对于预防或减轻冠心病、心绞痛、肋间神经痛以及肩周炎等疾病有很好的效果。此外,腋窝处的淋巴组织丰富,经常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能力。每天早晚各按摩3分钟腋窝即可。

  • 1. 太冲穴(合谷穴):位于手背,拇指和食指骨之间。按摩太冲穴可以缓解头痛、失眠、焦虑等问题。2. 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正中,适用于调节心血管系统、缓解紧张情绪、改善消化问题等。3.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距踝骨约三横指宽的地方。按摩三阴交穴可以帮助调节内分泌系统、提升免疫力和改善月经问题...

  • 太溪穴是中医足疗的重要穴位之一,主要功效在于补肾。该穴位位于足内侧,处于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作为肾经的原穴,每日仅需20分钟左右的按摩时间,即可显著提升生命活力,使气血更加活跃,让人整体感觉轻松愉悦。另一不得不提的穴位是照海穴,它主要用于缓解咽喉干燥等症状。照海穴同样位于足...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