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太重怎么办?中医教你怎么治

湿气是中医的外感病邪之一,中医外感病邪包括风、寒、暑、湿、燥、火。中医临床上将湿气分为外湿和内湿,一般内湿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先天脾肾虚弱,不能运化水湿,造成水湿内停引起的;而外湿主要是由于外感寒湿之邪,比如久居寒湿之地或者气候潮湿,长时间淋雨或涉水工作,导致水湿之邪蕴结于体内,伤及脾肾引起的水湿不化的表现。
人们常说的湿气重,怎么判别呢
1、身体上有异味,睡觉的时候容易流口水,舌苔厚腻,还会伴有口臭的现象,脸上容易出油,头发也容易变得光亮;

2、身体的气血运行不畅四肢关节疼痛,沉重,关节屈伸不利;
3、早上起来上厕所。大便黏在马桶壁上,冲不干净,大便总是粘在马桶壁上;
4、出现头身困重,像是穿了一件湿漉漉的衣服,四肢沉重无力,感觉不舒服。还会有发热,怕冷的症状。
怎么祛除湿气
1、拔罐,传统医学对于去湿气是很有效的,拔火罐可以将身体里的湿气和寒气透过火罐排出体外;

2、中成药,比如香砂六君子丸,该中成药由木香、砂仁、陈皮、制半夏、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等组成,服用香砂六君子丸,适量服用可以益气健脾,祛湿,改善症状;
3、食疗,食物可选择薏米、莲子、山药等健脾除湿类,用于煮粥。薏米可以与冬瓜、瘦肉同时熬煮成汤,可以祛除体内的湿气,对体质湿热也有效果;红豆也可以祛除体内的湿气,在夏季可以选用红豆来煮粥、煮糖水,或者煮成茶水饮用。用红豆煮水时可以多放一些水,其有效成分都在于汤水中。日常也可以当作茶水喝,女性喝红豆水既能祛湿,还可以补血养颜。
4、运动排汗,流汗可以使湿气有效,排出体外,特别是夏天,不要开空调、风扇,身体里面的汗一定要出来,否则湿气太重,到冬天会得病。
5、避免环境的潮湿,体内产生湿气,除自身代谢外,很大一部分和环境有关,可以利用电器的除湿功能,让自己周围的环境尽量干燥。
这样吃薏米可以健脾祛湿

百合薏米粥
1、薏米百合3比1洗净;
2、将生薏米要炒熟;
3、两者放入锅里,加水适量,煮至1小时;
4、可以加入冰糖或蜂蜜。
淮山薏米芡实汤
1、芡实最好提前先浸泡1~2个小时;
2、洗净淮山和炒熟薏米,斩好排骨成块,加入适量水,将全部材料熬至2个小时;
3、加入适量的盐,就可以盛出来喝了
2022-07-11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2:28:2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刮痧拔罐也是祛湿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于初次尝试刮痧拔罐者,建议由专业医师操作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同时,适当运动也能有效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选择慢跑、爬山等运动方式,既能出汗又能避免过度剧烈的运动。总之,体质湿热者需注意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通过合理的饮食、保持大便畅通、改善居住环境以及...

  • 湿气太重可以通过饮食调理、运动、物理疗法及中药调理等方式来排出。湿气太重是中医常见的一种证候,主要表现为身体沉重、乏力、疲倦等症状。针对湿气重的治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饮食调理 通过调整饮食习惯可以帮助排出体内湿气。建议多食用具有利湿作用的食物,如薏苡仁、红豆、茯苓等。同时,避...

  • 1. 体内湿气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调理,如中药治疗、拔罐等物理疗法。2. 中医理论中,肺、脾、肾三脏器对水液代谢起着关键作用。若这三脏功能失调,容易导致湿气内蕴。3. 肺气虚弱时,可能导致上焦水液代谢不畅,出现咳嗽、痰多、胸闷等症状。4. 脾胃功能不强时,中焦可能会出现湿气停滞,表现为...

  • 中医外治法:拔罐、艾灸等传统疗法,可以帮助温经通络、散寒祛湿,提高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保证充足的休息,减少压力,因为情绪紧张会影响脾胃功能,进而影响湿气的代谢。定期泡脚,加入艾叶、生姜等材料,可以促进身体循环,辅助排湿。心态调整...

  • 在中医治疗方面,拔罐和针灸是常见的去湿方法。这些传统疗法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调节体内湿气。此外,饮食调整对于改善湿气过重也非常重要。应增加红豆、冬瓜、薏仁米等利湿健脾食物的比例,同时减少油腻、寒凉、生冷食物摄入,以改善体质,减轻湿气。此外,定期进行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和汗水排出,有...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