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煎中药才正确方法

煎中药的正确方法有2步。
材料:器具、药。
第一步:选用器具。
1、砂锅,因为砂锅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其传热均匀缓和。
2、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材质。
3、不能使用铁锅,铜锅,主要是因为铁锅或铜锅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

第二步:煎药的加水量。
将药物放入锅内,第一次煎煮的加水量要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第二次煎煮的加水量以超过药物表面3厘米为准。

煎药需要注意的问题:
1、煎药前的浸泡: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因为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 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小时。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小时。
2、煎煮次数:以多次煎煮比一次长时间煎煮的效果好。实践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够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煎药的次数以两次或三次为宜。
3、煎药的温度:在未沸腾前用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状态,可减慢水份的蒸发,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4、煎煮时间:一般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30分钟,第二煎30-40分钟。治疗感冒类药物,第一煎10-15分钟,第二煎15-20分钟。滋补类药物,第一煎30-40分钟,第二煎40-50分钟。
2023-01-18
mcxzy 阅读 33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0:06:1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煎中药的正确方法是怎样的?1、煎药选砂锅煎药容器以砂锅为好。砂锅主要是不会与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且受热均匀,有利于药效的充分散发;砂锅还有一定的保温效果。煎药不宜用金属容器。2、加水适量将药物倒入砂锅内后,加水量,以超过药材的表面3~5cm为宜。先泡半小时后,等药材的有效成分浸出...

  • 1、浸泡:煎煮中药之前首先要浸泡1h左右,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析出。2、煎煮:通过煎煮能使药效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与药材种类、性质有关。一般中药材煎30分钟左右时间比较合适,根据药材的质地不同,最佳的煎煮时间也有所不同,15-60分钟不等,像解表类、清热类的中药,以花叶为主的药材15分钟就可以,...

  • 通常,煎煮中药材大约30分钟可以充分提取药效,但具体时间可能在15至60分钟之间。例如,以花叶为主的解表药和清热药只需要煎15分钟,而滋补药、根茎药和含矿物质的药材则可能需要煎煮40至60分钟。一般而言,内服中药应煎煮两遍,第一遍煎煮完成后,再加入水煎第二遍。3. 煎煮量和次数:煎好的中药应...

  • 其次,控制煎药的水量也是关键。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汤剂的质量。如果加水过少,可能导致水分渗出不均,影响药效;而加水过多则可能稀释药物,降低药效。根据传统方法,第一次煎煮时加水量应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第二次煎煮时则控制在超过药物表面3厘米为宜。这种加水方法简便有效,易于掌握。在煎药过程中,...

  • 煎中药的正确步骤如下:浸泡:将中药放入砂锅中,加入足够的水,浸泡一段时间,让中药充分吸收水分。注意砂锅是煎中药的最佳容器。煎煮:用大火烧开砂锅,然后转为小火,慢慢煎煮。在煎煮过程中,需要不断用勺子轻轻搅拌,防止中药粘在锅底。同时,煎煮过程中需要添加适量的水,确保中药不会煮干。滤汁再...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