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治失眠的穴位有哪些

拔罐治失眠的穴位有哪些
  拔罐治失眠的穴位有哪些,拔罐是一种非常好的养生方法,如果平时出现了某些身体不适,或者感觉体内湿毒过重,都可以结合拔罐的方式去除。下面跟大家分享拔罐治失眠的穴位有哪些。
  拔罐治失眠的穴位有哪些1   1、百会穴位于头部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叉点。其作用是平肝熄风,清热开窍;升阳益气,醒脑宁神。
  2、合谷合谷就是俗称虎口的部位。属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经从手出发,沿手臂外侧,一直到头面部。合谷有清泄阳明,祛风解毒,疏经通络,镇痛开窍之功用。经常拔罐可使牙齿健康,也可以治疗牙痛、面部疾病。也能保持大便畅通,有利于排出毒物、废物,起到养颜、抗衰老的作用。
  3、三阴交三阴交为肝、肾、脾三条阴经交会之穴。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的滋养,后天之精有赖于先天的促动。经常进行三阴交拔罐可调理肝、脾、肾三阴经之穴气,使先天之精旺盛,后天之精充足,从而达到健康长寿。

  4、足三里足三里是人体保健穴位之一,古人称之为 长寿穴。有关足三里的经络理论已被大量现代研究所证实,足三里对大脑皮层功能有调节作用,对心血管功能、胃肠蠕动功能和内分明功能以及免疫系统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拔罐治失眠的穴位能够帮助我们达到一个针对性的治愈效果,同时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尽量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心理压力,否则心理压力过大也有可能会导致我们之间出现失眠多梦的问题,一定要学会放松心情,愉悦自己。
  拔罐治失眠的穴位有哪些2    拔罐之后禁忌
   1、二次拔罐
  一般情况下,拔罐之后不能够马上进行第二次拔罐。因为拔罐是祛除体内湿气,湿毒的一个过程。在拔罐之后体内的垃圾毒素通过身体的循环代谢排出体外,因此拔罐后会留下红色的'拔罐印,如果此时又再次拔罐,可能会对健康造成一定的损伤,特别是会导致局部皮肤受到刺激。因此,就算再喜欢,也不能在拔罐印还未消失的时候,再次去拔。一般拔罐不宜太过频繁,每隔三个月拔罐一次即可。
   2、洗澡
  生活中部分人拔罐之后喜欢马上洗澡,这种做法其实是错误的。因为人在拔罐之后皮肤比较脆弱,特别是拔罐过的皮肤部位,如果此时洗澡,在水温的刺激下,可能会导致拔罐部位的皮肤受到伤害。因此人在拔罐之后不要马上洗澡,应该间隔12小时后再洗澡,以免皮肤受损之后出现某些不良症状。

   3、吹冷风
  一般在拔罐的过程中,此时人体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毛孔张开,有利于机体内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因此在拔罐之后不要吹冷风,很多人拔罐后马上开风扇,开空调等,这些都是错误的行为,极容易导致寒气入体,这样就可能会出现感冒疾病了。因此人在拔罐之后应该尽量避免吹冷风,注意身体的保暖,这样才能避免皮肤毛孔受到寒冷刺激,从而导致其他病症的出现。
2022-07-13
mcxzy 阅读 44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8:47:0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失眠拔罐治疗处方 治法:交通阴阳,宁心安神。取阴阳跷脉及心经穴为主,随证配穴。主穴:神门,内关,三阴交,照海,申脉。配穴:肝火扰心者配行间,心脾两虚者配心俞,脾俞;痰热扰心者配丰隆;阴虚火旺者配太溪;心胆气虚者配胆俞,心俞。疗程:每日1次,每次留罐10-15分钟,5天为一疗程。拔罐...

  • 针对失眠,中医拔罐的位置包括百会穴、合谷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心俞穴、背俞穴、内关穴,具体失眠有不同的类型,应当由专业的医师来选择不同的穴位予以拔罐,来缓解失眠、入睡困难的症状。有血友病、白血病、恶性肿瘤、血小板减少等血液性疾病的病人,绝对禁止拔罐。同时还可以对于失眠的病人辅助以中医...

  • 5. 失眠:入睡困难、多梦、头晕健忘、疲倦无力等症状,可选取心俞、肾俞、脾俞、内关、三阴交、安眠等穴位进行治疗。6. 高血压:头痛、头晕、头胀、耳鸣、失眠、心烦易怒、口苦咽干等症状,可选取大椎、肝俞、心俞、肾俞、曲池、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进行拔罐。7. 坐骨神经痛:腰臀部、大小腿右侧、小腿...

  • 留罐10分钟。太冲穴点刺出血,以微微出血为度。每日1次,5次为1疗程。上面就是对拔火罐治失眠的方法的,通过以后我们知道中医拔火罐能够很好的治疗失眠。但是我们一定要根据失眠的原因来进行调理,另外我们平时在生活中也要保证良好的心态,饮食上要多吃青菜和水果才能让身体更健康。

  • 拔罐 如你长期失眠很困扰的话,不妨试试拔罐的方法。取穴肝俞、心俞、胆俞,患者或坐或卧,暴露清洗相应穴道肌肤,用闪火法施罐,留罐5~10分钟即可取下。每天1次,半个月1阶段。刮痧 取穴百会、四神聪、印堂、神庭、攒竹、太阳、心腧、足三里、三阴交,病人呈坐姿,在相应穴位涂抹适量刮痧用活血剂...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