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需要针灸的部位

脑梗塞或脑出血患者建议及时针灸按摩治疗,能获得好的康复效果。常规针灸治疗方法有:体针、头针、耳针、手针等,临床多采用患者易于接受的体针,具体取穴是: 主穴:百会、四神聪、绝骨
配穴:气虚血瘀型:期门、足三里、阳陵泉、合谷、太冲 痰瘀阻络型:膻中、中脘、阳陵泉、合谷、太冲、丰隆 肝肾阴亏型:肝俞、肾俞、三阴交、太溪 上肢弛缓瘫:肩髃、曲池、外关、合谷 下肢弛缓瘫:环跳、风市、足三里、阳陵泉 上肢痉挛瘫:天泉、曲泽、内关、劳宫
下肢痉挛瘫:阴包、曲泉、委中、地机、承山、三阴交、太溪 足内翻:丘墟、昆仑
足外翻:阴陵泉、三阴交、太溪、商丘 语言謇涩:哑门、廉泉、通里
口眼蜗斜:地仓、颊车、下关、迎香、、合谷、太冲
针灸治法:主穴及症型配穴取双侧,肢体症状配穴取患侧;主穴平补平泻,配穴痰瘀阻络泻法,气虚及肝肾阴虚补法,针针得气,留针30分钟,间歇行针2-3次,每日或隔日1次。 此外,还有石学敏创的“醒脑开窍”针刺法,多取穴人中、内关、三阴交、极泉、委中、风池、尺泽、合谷等,具体操作手法比较复杂,恕不赘叙。2016-09-05
两种情况,看中经络还是中脏腑。是否在恢复期2016-09-04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17 22:41:4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选穴时也是头部的穴,头针,感觉区、运动区,还有醒脑开窍的穴。耳后的穴,伴有语言障碍、吞咽困难也是耳后的完骨、风池,翳风、翳明、列缺,天突等,上下肢穴也是阳明经的穴,肩髃、曲池、外关、合谷、后溪等。下肢穴是髀关、伏兔、血海、梁丘、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或者解溪、太冲等。但是以上...

  • 脑梗塞的针灸部位要根据患者脑梗塞本身部位选择,不同脑区梗塞表现出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1、对于出现有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吞咽困难等临床表现的患者,要根据各自情况进行加减用穴,比如肢体活动功能障碍,下肢偏侧肢体无力等患者,以选取阳明经穴位,少阳经穴位为主。上肢是肩髃穴、曲池穴、外关、合...

  • 脑梗塞针灸根据流派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一般采用局部病灶,就是静置的方法,比如口角歪斜或者一侧肢体乏力、不能动、麻木,可以针灸脸部或者患侧肢体穴位治疗疾病。此外,也需根据脏腑原因,比如肝肾亏虚引起的中风,根据补益肝肾和气血原则,选择腰部或者膀胱经、督脉、任脉上的穴位,使得脏腑出现的问题得到...

  • 中医治疗中针灸治疗对于脑梗后遗症恢复有比较好作用,针灸通过刺激穴位,可通经活络、改善脑部血液供应。此外,针灸也可以刺激肌肉活动,改善偏瘫等症状。针灸具体部位主要与脑梗后遗症遗留部位有密切关系,目前常用针灸部位有百会穴、四神聪穴、三阴交、足三里、手三里、曲池穴、合谷穴、人中穴等,建议针灸...

  • 常用的部位,包括百会、四神聪、风池、天柱、风府、哑门或者夹脊穴,也包括列缺、照海、太溪、三阴交、足三里、丰隆、通里等穴位,都可以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是这些组穴位里有很多腧穴是风险性非常大的,比如风府、风池,如果没有经过针灸的训练,这些穴位不能用,会使病人出现危险。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