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怎么服用的?

一般一日1剂,分2-3次温服。用砂锅,把药放进去,加水(自来水即可),一般高于药物平面3-5cm。每剂一般煎煮2次,也有煎3次的,第一煎水量可以适当多一点,每次煎煮所得药量150ml左右。将所得药液混合在一起,再分2-3次温服。常规先用武火,沸腾后用文火。解表和泻下剂,时间宜短,其火宜急,水量宜少;补益之剂,时间宜长,其火宜慢,水量略多。煎药前,应先将药物浸泡20-30分钟再煎。有些药物需要特殊煎法。
先煎 贝壳类(如牡蛎、珍珠母等)、角骨甲类(如水牛角、龟板、鳖甲等)和矿物类(如生石膏、代赭石等),因其质地坚实,难以煎煮,应打碎先煎,煮沸后20分钟左右再加入其他药同煎。某些质地较轻而又用量较多(如玉米须、夏枯草等),或含泥沙多的药物(如灶心土、糯稻根等),亦可先煎取汁,然后以其药汁代水煎药。另外,有毒药物(如附子、川乌、草乌等)可经过先煎达到降低或消除毒性的目的。
后下 气味芳香的药物,药效易于挥发,一般煎煮时间较短,以5分钟左右为宜。其他如大黄取其攻下作用,应后下,一般煎10-15分钟即可。后下药物都应先进行浸泡然后再煎。
包煎 某些煎后药液混浊或对咽喉有刺激作用的药物,或易于粘锅的药物,如旋覆花、辛夷、车前子、赤石脂等,要先用纱布包好,再放入锅内与其他药同煎。
单煎 某些贵重的药物,为尽量减少损耗,需将其切成小片,单味煎煮2-3小时,单独服用或与其他药液合服,如羚羊角、西洋参、鹿茸等。
溶化(烊化) 胶质类或黏性大且易溶化的药物,如阿胶、龟板胶、鹿角胶、蜂蜜等,应单独溶化,趁热与煎好的药液混合均匀,以免其性黏而影响其他药物煎煮。
冲服 某些芳香或贵重药物,如麝香、牛黄、琥珀等,应研为细末,用药液或温水冲服。
2022-08-24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4-17 18:20:3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冲服是中药服用方法中常见的一种,适用于冲剂、糖浆剂、膏剂等药物。冲服时,需将药物用热开水融化或呈混悬状后服用。对于牛黄、麝香等芳香或贵重中药,也常需采用冲服方法。调服是指将药物用温开水调成糊状后服用,通常适用于不能吞咽的病人或小儿在服用散剂、丸剂、片剂时。调服可以有效解决这类患者的...

  • 1、中药一般服法是一天两次,每天早晚各服1次。个别情况下,根据治疗需要,医生要求一天3次,分早、中、晚各服1次。2、饭前服:治疗肠道疾病,宜在饭前服药,大部分能直接和消化道黏膜接触,可以较快、较多地被吸收而起作用。3、饭后服: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的药,在饭后服用。毒性较大的药,也宜在...

  • 在中医中,冲服是一种将药物直接加入液体中混合服用的方法,多用于处理较粗的中药颗粒或粉末。这种方法的操作相对简便,即便冲服后碗中仍有药渣,也不必担心,只需再次加入适量的水,调匀后连同药渣一起服用。而调服则适用于一些较为珍贵的药材,如犀角、羚羊角、鹿角、牛黄、朱砂等,这些药材需要先磨...

  • 一剂药煎2次后,将药汁兑匀,分成2-3次服用,可早、中、晚各1次,或早、晚分服。对病情比较急重的也可煎煮后1次服用,如急性肠梗阻见腹痛,大便干结,或呕吐者,可用大承气汤顿服。也有一日服3次以上者,如感冒高烧不退,可给予解表药,4小时服1次,不分昼夜服用。也有一日连服2剂,以...

  • 1、最好用煎药壶,其次不锈钢、铝锅,禁用铁锅。2、先把中药用冷水侵泡半小时,加水量要没过药大约2~3厘米左右。3、煎药时先用大火烧开,再小火慢慢煎煮,视水量多少,煎药时间大约20~30分钟,把药液倒进容器,加适量温水继续煎煮,方法同前,两次药液混合一起服用,药液过多可以适当浓缩,一般一贴...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