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被一些工作繁忙的白领和过着安逸退休生活的老年人所喜爱。也有许多人喜欢看一些关于中医的书籍,同时一些相关的中医养生节目也同时应运而生。对于有时间有精力来学习中医的人,这些书籍和节目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裨益呢?因为本人很少关注这些节目,阅读这些书籍,所以也没有多大的发言权。但对于即将步入之门的中医系学弟学妹还有试图系统了解中医的人们,我还是有一些个人意见和建议的。有人说读中医就要读经典,这是至理名言。但是未曾入门的人不可能读得懂经典的,就好像一个不会走路的婴儿,你不可能用训练刘翔的方式去训练他跑步。能够将中医经典中的一部融会贯通的人,必定是一位医术高超的医生。所以,初学的人读经典,一本书读二三十遍不知所云都是有可能的。那么初学中医的人应该怎么去学中医呢?首先任何技术都必须要有理论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对于一个学中医的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不知道阴阳五行、不了解六淫七情、不知道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不明白经络走向的人很难明白和理解中医。《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当然是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权威著作,但不得不说,一般作为教材的书籍,可读性都相对比较低。我向学弟学妹们推荐的是秦伯未先生的《中医入门》,这本书的可读性是比较高的,而且秦伯未先生绰号“秦内经”,对于中医经典著作倒背如流,这本书是带领大家步入中医之门不可多得的一部著作。此外,方药中先生的《中医基础理论通俗讲话》同样也十分具有可读性。中医基础明白之后,就要学习一下中医的诊断学。中医诊断是最为复杂最为难学的一个科目。因为中医最吃功夫的就是辩证论治。学习这门学科,最为系统的就是《中医诊断学》的教材了,其中编撰最好的是被称为五版教材的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由邓铁涛先生组织编写的《中医诊断学》,但是同样可读性不高。焦树德先生的《从病例谈辨证论治》和方药中先生的《辨证论治研究七讲》可以弥补可读性的问题,但是这两部书,都需要读者拥有一定的中医学知识。中药的学习是中医学习的一个重点,《本草备要》是一部不错的著作,薄薄的一个本子。可读性远远高于《中药学》的教材。此外《药性歌括四百味》《药性赋》都是歌诀形式的中药著作。如果是学习中医的学弟学妹们,这两本书背一背,对中药的应用有很大的裨益。至于闻名天下的《本草纲目》可读性很高,但是见过全本《本草纲目》的人基本上都望而却步,人名卫生出版社最近出版了金陵版的《纲目》绝度有防身的效果,足足有十多斤重,绝度不是两三年可以读完的东西更不要说背下来了。我觉得《本草纲目》可以作为字典一类的工具书来应用,不适合当做学习书目来阅读。方剂的学习其实是一个渐入佳境的阶段。中药烂熟于心的话,对于中医的处方会有一定的理解。方剂学历代初学者推崇的是《汤头歌诀》,这部书的作者和前面提到的《本草备要》的作者是同一个人——清代的汪昂。汪昂本身不是医生,而是一个富人。他组织了当地一大批名医为他编写医书,最后以汪昂的名字署名出版。虽然如此,他组织编写的许多书都是中医入门的很好著作。《汤头歌诀》诗歌的形式编写使读者便于背诵,当代《方剂学》所附的方歌大多数是出自《汤头歌诀》,还有一部分是根据汤头歌诀改写的。晚清名医大多入门时都曾经背诵过汪昂的《汤头歌诀》。读过上述书籍的话,基本上已经可以说一只脚步入中医之门了。对于并非学习中医的人来说,懂了这些,再找中医看病的时候,你至少可以分辨出医生的优劣和处方的合理性了。如果是学习中医的人呢?这些远远不够,还没完全入门呢。中医院校的学生,读过这些书就可以认真学习中医的内、外、妇、儿了。学习这些科目时,有一本书是值得阅读的,那就是《医宗金鉴》。《医宗金鉴》是乾隆朝由皇帝御批,由当时太医院使(相当于院长)吴谦带领太医院编写的一部教科书,供清代学医的人学习。这本书基本代表了当时最高的医学成就,除了晚晴系统出现的温病学外,基本包括了中医学除祝由科(医学心理学)之外的所有学科,可以说是医学的集大成之作。建国之前,许多医生以《医宗金鉴》为本学习中医,并且成为名医。此外,清末民初时河北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被誉为“中医第一可法之书”,就是最可以效法的书籍,同样值得一读。对过这些书之后一个中医学徒就可以勉强出师了,即使不能药到病除也应该不会出现误人性命的问题。如果想药到病除怎么办?系统学习《黄帝内经》这是中医学的“祖经”,还要系统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这几部书在《医宗金鉴》《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都有系统阐析),这些是中医的经典著作。此外便是涉猎历代医家的著作,特别是“金元四大家”即刘完素、李东垣、张从正和朱丹溪的著作。如此学习的话,就向着名医的道路迈进了。读过这些书,还有一部分书是要读的,那就是医案。中医不同于西医,医案是中医著作的重要组成,其中《临证指南医案》可以说是医案中的一朵奇葩。当今中医学界得泰斗邓铁涛先生曾经说过这部医案教育了数十代的中医。可见《临证指南医案》的价值。学基础→学临床→学经典→学各家→做临床→学医案,这是一条中医应该走的路,而作为一个对于中医有爱好的人,同样需要学习基础,而并非人云亦云,需知有些中医保健书籍是对的,还有一些不过是骗骗稿费罢了。知道中医基础才可以去伪存真。2013-12-07
如果是自学,建议你先看些实用的书籍,先不要干读理论。中医一定是要有兴趣才行,那怎样会有兴趣,首先要从中医中获益,你去先看如中里巴人的书或者陈玉琴老师的资料。里边有很多容易操作的方法,比如你自己和家人有些小症状,你又刚好看过中医治疗思路,比如从经络上入手。按摩、推拿、拔罐、艾灸等用最安全的方法先来试试,是在不行再说嘛。这样你很快就会有收获,有兴趣,有动力。实操一段后,会发现需要理论的支撑,慢慢再去接触基础理论就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总之,先从培养兴趣开始,当然中医也需要一定的悟性。你既然想学,看来是有救死扶伤的大爱之心,祝你成功!2019-07-30
嘿嘿
这个问题,要看你是如何学习的。
如果有师父带,那就按照师父的安排学习。
如果是在中医大学学习,那就更简单了,按照学校的课程安排学习。
如果是自学,那就复杂一点。如果文言文基础好,不妨先读清代名医写的《四圣心源》,再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难经(黄帝81难经)》,把经典读通,你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大半,接下来需要大量的实践,只有实践过,才知道是否学到了。
如果你的文言文基础不好,那就建议按照中医大学的课程进阶排列与教材去学吧。不过我自己对中医大学的教材是有看法的,因为很多内容,已经西化,不再是中医的思想。可能学习出来以后,成为一个开植物药的西医,而不是中医。2019-07-04
这个问题,要看你是如何学习的。
如果有师父带,那就按照师父的安排学习。
如果是在中医大学学习,那就更简单了,按照学校的课程安排学习。
如果是自学,那就复杂一点。如果文言文基础好,不妨先读清代名医写的《四圣心源》,再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难经(黄帝81难经)》,把经典读通,你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大半,接下来需要大量的实践,只有实践过,才知道是否学到了。
如果你的文言文基础不好,那就建议按照中医大学的课程进阶排列与教材去学吧。不过我自己对中医大学的教材是有看法的,因为很多内容,已经西化,不再是中医的思想。可能学习出来以后,成为一个开植物药的西医,而不是中医。2019-07-04
中医入门,建议学习我国最经典的中医理论著作《黄帝内经》。
望采纳。2019-01-10
望采纳。2019-01-10
如果你是零基础的中医爱好者,建议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入手,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分类也很多,比如针灸、正骨什么的,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学习,相关书籍和视频课什么的,多看看多学习2018-12-20
想自学中医不知如何入门?这一本中医入门宝典,学会后你也是高手
2021-01-22
2021-01-22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2019-01-09
拜师跟诊是个办法。老中医带徒弟正骨培训班,我觉得靠谱2018-08-29
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有人说:背经典,先背《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难经》,再背《温病条辨》、《汤头歌诀》、《濒湖脉诀》等等等等。
有人说:拜师啊,师傅教我啥,我就记住它。
有人说:报考医学院啊,跟着讲师、教授按照大学教材,一步一步学就行了。
可是,这样就一定能学会吗?学完,一定就会看病吗?
现实是残酷的,往往会见到:要么理论说得头头是道,一治病就露怯。要么只知道这个药就治这个病,可是原理却说不清楚。
当然,并不是说背书没用,拜师没用,上学没用。都有用,只是人生苦短,如果花费的心血与最终的收获严重地不成正比,那我们不得不认真反思。
其实中医如今的惨淡现状,是中医自身问题以及社会环境造成的必然结果。
为什么这么说?
其一,中医没有统一的理论,门户之见太重。同一个病,十个医生开十张方,各有各的理,谁也说不服谁。没有一个简单、明确、严谨的理论体系去从根本上说清楚什么是病,怎么治病。结果,中医难学,难懂,难用。就是因为自己都说不清自己,所以,随意的,玄乎的,迷信的东西都进来了,如今打着中医旗号的骗子,或在医院或在社区或在乡间,到处都是,坑惨了老百姓,也严重损毁了祖国中医的形象。搞得很多人一提到中医,脑子里就出现“封建迷信”这样的字眼儿。如果一个科学体系,自己内部都不能自洽,这是绝对不行的!
其二,无法快速有效地复制。传统的师承和祖承,花好多年带出三五个徒弟,就算挺多了。而专业院校呢?一个班几十人,学个五年、八年,书学了一大摞,结果呢?连常见药材都分不清,甚至连一个感冒都不会治的,大有人在。老百姓只能感慨:骗子易遇,明医难求!
其三,被捆缚的手脚。常常会有中医这样说:中医不传之秘在于药量。确实如此!中药的用量,非常关键。可是《药典》里的量,真的科学吗?3克,6克,9克,能治病吗?特别是现在,大规模人工种植,靠农药化肥催起来、硫磺熏过的药材,那么一丁点药还能有效吗?西医对于中药的用量分析,是科学的吗?比如,半夏煎服20克,会中毒吗?细辛煎服10克,会死人吗?
其四,文化自信沦丧。现在,国人的文化自信已经崩溃,什么都是外国好,什么都是进口的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正统中华文化被肢解、曲解、污染。二是近代历史上,国家贫弱,被轮番欺侮。三是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四是外国文化侵略。结果,各个方面都以进口为尊、为科学、为先进。而以国产为卑、为迷信、为落后。一个医学,失去了患者,不亡都难。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中医还有救吗?中医值得学吗?
我大声说:有救!值得学!
为什么?
因为在危机之中,出现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老人,他叫郭生白。
你可能会疑惑:这人是谁?没听说过啊!就他一个籍籍无名的老头儿,还复兴中医?
其实,我也不信,可是,当我看了他讲的《说白伤寒论》,我不得不信,不得不叹服中医的伟大。不得不发自内心地感到幸运,感到振奋,感到中医和中华文化的复兴是必然会来临的。
如果你有志于学习中医,就从《说白伤寒论》开始吧,这才是打开中医宝库的金钥匙。这就是如何学中医的答案!
可能你会觉得我说得太夸张了。
不过,百闻不如一见,与其狐疑,何不看看《说白伤寒论》再下结论?
补充说明:
在优酷视频,或者腾讯视频里搜“说白伤寒论 字幕”,选黄埔医校志愿者做的字幕,这个字幕比较好。书籍和视频同步,参照学习,更好!2018-12-05
有人说:背经典,先背《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难经》,再背《温病条辨》、《汤头歌诀》、《濒湖脉诀》等等等等。
有人说:拜师啊,师傅教我啥,我就记住它。
有人说:报考医学院啊,跟着讲师、教授按照大学教材,一步一步学就行了。
可是,这样就一定能学会吗?学完,一定就会看病吗?
现实是残酷的,往往会见到:要么理论说得头头是道,一治病就露怯。要么只知道这个药就治这个病,可是原理却说不清楚。
当然,并不是说背书没用,拜师没用,上学没用。都有用,只是人生苦短,如果花费的心血与最终的收获严重地不成正比,那我们不得不认真反思。
其实中医如今的惨淡现状,是中医自身问题以及社会环境造成的必然结果。
为什么这么说?
其一,中医没有统一的理论,门户之见太重。同一个病,十个医生开十张方,各有各的理,谁也说不服谁。没有一个简单、明确、严谨的理论体系去从根本上说清楚什么是病,怎么治病。结果,中医难学,难懂,难用。就是因为自己都说不清自己,所以,随意的,玄乎的,迷信的东西都进来了,如今打着中医旗号的骗子,或在医院或在社区或在乡间,到处都是,坑惨了老百姓,也严重损毁了祖国中医的形象。搞得很多人一提到中医,脑子里就出现“封建迷信”这样的字眼儿。如果一个科学体系,自己内部都不能自洽,这是绝对不行的!
其二,无法快速有效地复制。传统的师承和祖承,花好多年带出三五个徒弟,就算挺多了。而专业院校呢?一个班几十人,学个五年、八年,书学了一大摞,结果呢?连常见药材都分不清,甚至连一个感冒都不会治的,大有人在。老百姓只能感慨:骗子易遇,明医难求!
其三,被捆缚的手脚。常常会有中医这样说:中医不传之秘在于药量。确实如此!中药的用量,非常关键。可是《药典》里的量,真的科学吗?3克,6克,9克,能治病吗?特别是现在,大规模人工种植,靠农药化肥催起来、硫磺熏过的药材,那么一丁点药还能有效吗?西医对于中药的用量分析,是科学的吗?比如,半夏煎服20克,会中毒吗?细辛煎服10克,会死人吗?
其四,文化自信沦丧。现在,国人的文化自信已经崩溃,什么都是外国好,什么都是进口的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正统中华文化被肢解、曲解、污染。二是近代历史上,国家贫弱,被轮番欺侮。三是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四是外国文化侵略。结果,各个方面都以进口为尊、为科学、为先进。而以国产为卑、为迷信、为落后。一个医学,失去了患者,不亡都难。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中医还有救吗?中医值得学吗?
我大声说:有救!值得学!
为什么?
因为在危机之中,出现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老人,他叫郭生白。
你可能会疑惑:这人是谁?没听说过啊!就他一个籍籍无名的老头儿,还复兴中医?
其实,我也不信,可是,当我看了他讲的《说白伤寒论》,我不得不信,不得不叹服中医的伟大。不得不发自内心地感到幸运,感到振奋,感到中医和中华文化的复兴是必然会来临的。
如果你有志于学习中医,就从《说白伤寒论》开始吧,这才是打开中医宝库的金钥匙。这就是如何学中医的答案!
可能你会觉得我说得太夸张了。
不过,百闻不如一见,与其狐疑,何不看看《说白伤寒论》再下结论?
补充说明:
在优酷视频,或者腾讯视频里搜“说白伤寒论 字幕”,选黄埔医校志愿者做的字幕,这个字幕比较好。书籍和视频同步,参照学习,更好!2018-12-05
中医入门的话最好找个师傅带,俗话说的好,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刚刚入门,不知道怎么学,不知道怎么上手,一片迷茫,找师傅学习就是最好的路子,中医培训这一块,中域教育做的都挺好的,我就是从那出来的,可以去试试。2019-05-22
中医基础理论 黄帝内经2019-06-21
师承学习,针灸学习,=从一些简单的学起呀2019-06-21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可以找一些《中医基础理论》、《医学三字经》等通俗易懂的教材入手先看两遍,同时可以和有共同兴趣的的朋友探讨,有机会的话可以拜师或者进入专业院校学习。
3、继而找一些名医的医案读一读,体会一下中医的神奇之处、博大精深。2019-07-04
2、可以找一些《中医基础理论》、《医学三字经》等通俗易懂的教材入手先看两遍,同时可以和有共同兴趣的的朋友探讨,有机会的话可以拜师或者进入专业院校学习。
3、继而找一些名医的医案读一读,体会一下中医的神奇之处、博大精深。2019-07-04
你好!感谢你的邀请,中医的文化,博大精深,建议你从四大经典入手,神农本草经,内经,难经,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前三本须通读理解,重点章节背诵。伤寒论须背诵理解,勇于实践。从感冒,咳喘,发热入手,先搞清三阳病,再研究三阴病。三阳病法胡希恕,三阴病师李可老。亦一捷德之径。如是三五年,必入仲景宫堂,成一方中医。
一位刚毕业的小医生,有什么医疗问题可以咨询我!2019-07-19
一位刚毕业的小医生,有什么医疗问题可以咨询我!2019-07-19
如果你的古汉语基础很好的话,建议你看看中医古书专写走方医秘籍绝活的《串雅内外编》,就能明白很多知识,学到很多本事で。
我国第一部综合性中医药辞典
《说文解字》《尔雅》等我国古代的字典、辞典,虽有某些中医药的词目,但毕竟不是专业的中医药辞书;《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等中医药类书,虽将某些内容的文献资料按照时代先后编排在一起,但体例规范都不符合辞典的基本特征与要求。我国第一部综合性中医药辞典的桂冠,当属谢观主持编纂的《中国医学大辞典》。
谢观,字利恒,是近代中医界的风云人物,当时的中医学校、学会、杂志等机构都争相延聘,其“美髯公”的照片也频频登载于各种报纸杂志,但都没有关于其早年学习与工作经历的介绍。综观其同乡吕思勉于1935年4月1日撰写的《谢利恒先生传》及其弟子陈存仁于1951年3月所作的《谢利恒先生传记》,谢观在1917年出任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校长之前的大致履历是:
谢观的父亲谢钟英为地理学大家,少年时代的谢观聪颖好学,承继家学,12岁便读完了四书五经,并对中国古今山川情况了如指掌,如数家珍。15岁入常州致用精舍,致力于经史舆地之学。21岁肄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05年以地理之学应邀赴广州府中学任教,成为名藻南粤的地理名师。1908年因母亲不服岭南水土,辞归上海,入商务印书馆就职,编纂地理图书;不久即被上海澄衷学堂聘为校长。1911年后,回故里武进主管教育,两年之间便使全县教育成绩名列全国第二。1914年“仍入商务印书馆,主纂地理书籍”。
很明显,35岁之前的谢观既无学医经历,更不以医为业,何以能够在短时间内编辑完成收罗宏富、剖析详明、体例新颖的中医药辞书呢?
《中国医学大辞典》“谢润”条云:“字葆初,清武进县附生……著有《医学经纬》五十卷,未及刊行。其孙观,因其原稿而分析扩充之,成《中国医学大辞典》。”我们从此可以很容易地知道,谢观是以其祖父没有刊行的《医学经纬》原稿为蓝本,“更以历代学说制为条释”,“证以新说,决其取舍”,扩编而成《中国医学大辞典》的。
全书“搜集之名词,以中国原有医书所载者为限,故定名为《中国医学大辞典》”。所辑词目,包括病名、药名、方名、身体、医家、医书、医学七大类,共三万七千余条目,约计三百五十余万字。排列方法以首字笔画为序,首字相同者则以次字笔画为序。为方便检索,还编有《辞头索引》《辞条索引》。
《中国医学大辞典》于1921年7月由商务印书馆首次出版,1926年7月修订再版,1933年8月再次出版,并注明为“国难后第一版”。1951年陈存仁说:“出版迄今,凡经三十二版,达百万余部,行销地区,几遍及通商各国。”新中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为了配合中央政府贯彻落实党的中医政策,分别于1954年12月、1955年4月与8月三次重印发行。
毋庸讳言,《中国医学大辞典》某些词条的注释确实存在着错讹之处,早在1928年余择明即在《卫生报》撰文指出将树脂的音译名“拔尔撒摩”误为药物实名(《中国医学大辞典订误一则》),1933年杨彦和在《医界春秋》上更是明确提议应全面进行补充修正(《中国医学大辞典有补正之必要》)。若以现今通行辞书体例来衡量,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但瑕不掩瑜,至今仍不失为嘉惠医林、启迪后学的重要工具书。
关于编写缘起,吕思勉在《谢利恒先生传》中说:“治中国医学者,谋编辞典,以谂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以属君。”而谢菊曾《涵芬楼往事》却说:“谢观……初在国文部编辑中小学地理教科书,后调至字典部参加编纂《中国医学大辞典》和《中国名人大辞典》。”究竟是中医学界要求商务印书馆组织编写,还是商务印书馆自行发起编撰,已难以知晓。
对于编撰起止时间,谢观在《中国医学大辞典》1921年版的“序言”中说:“民国初元,不佞忝长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即有志补救此弊,而事体既大,措注为难。继念举要删繁,莫如辞典。乃合全校员生,互相考校,凡典籍所载……莫不条分缕析,博采兼搜,删其复重,裁其空论,约辨难攻讦之旨,省浮泛藻饰之词,程功至六七年……民十之春,初版竣事。”由此看来,开始编撰的时间在1917年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成立之后,完成于1921年春天,历时四年之久。但却又说“程功至六七年”,时间上就不能吻合了。不过,若从谢观第二次入职商务印书馆的1914年算起,到1921年出版,倒正好是“六七年”的时间。
至于参加编写的人员,陈存仁在《谢利恒先生传记》一文中说:“辅助《辞典》工作者得十二人,焚膏继晷,日夜辛勤,屡删屡增,数易其稿,历时八载,书乃告成。将付剞劂,不意此十二人中,积劳而病殁者二人,撄疾而获治者四人。”这应该说的是1921年“初版”时的情况。到1926年“再版”时,参加修订的人员达66人之多,“门人参订”名单见于1954年商务印书馆“重印本”,是目前为止所有的《中国医学大辞典》版本中,唯一保留有编写人员名单者。
此外,1952年吕思勉在《自述——三反及思想改造学习总结》一文中说:“一九一九年,入商务印书馆,助谢利恒君编辑《中国医学词典》。予于医学,本无所知,而先外王父程柚谷先生、先舅氏均甫先生、先从舅少农先生,皆治汉学而兼知医,故予于中国医书之源流派别,略有所知。谢君本旧友,此时此书亟欲观成,乃将此一部分属予襄理。至暑假中事讫。”由此可知,吕思勉也曾经参加过《中国医学大辞典》的编撰工作。“至暑假中事讫”,是说吕思勉负责的部分于1919年暑假完成,还是整部《辞典》编撰告竣,我们已很难考证清楚了。2019-07-29
我国第一部综合性中医药辞典
《说文解字》《尔雅》等我国古代的字典、辞典,虽有某些中医药的词目,但毕竟不是专业的中医药辞书;《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等中医药类书,虽将某些内容的文献资料按照时代先后编排在一起,但体例规范都不符合辞典的基本特征与要求。我国第一部综合性中医药辞典的桂冠,当属谢观主持编纂的《中国医学大辞典》。
谢观,字利恒,是近代中医界的风云人物,当时的中医学校、学会、杂志等机构都争相延聘,其“美髯公”的照片也频频登载于各种报纸杂志,但都没有关于其早年学习与工作经历的介绍。综观其同乡吕思勉于1935年4月1日撰写的《谢利恒先生传》及其弟子陈存仁于1951年3月所作的《谢利恒先生传记》,谢观在1917年出任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校长之前的大致履历是:
谢观的父亲谢钟英为地理学大家,少年时代的谢观聪颖好学,承继家学,12岁便读完了四书五经,并对中国古今山川情况了如指掌,如数家珍。15岁入常州致用精舍,致力于经史舆地之学。21岁肄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05年以地理之学应邀赴广州府中学任教,成为名藻南粤的地理名师。1908年因母亲不服岭南水土,辞归上海,入商务印书馆就职,编纂地理图书;不久即被上海澄衷学堂聘为校长。1911年后,回故里武进主管教育,两年之间便使全县教育成绩名列全国第二。1914年“仍入商务印书馆,主纂地理书籍”。
很明显,35岁之前的谢观既无学医经历,更不以医为业,何以能够在短时间内编辑完成收罗宏富、剖析详明、体例新颖的中医药辞书呢?
《中国医学大辞典》“谢润”条云:“字葆初,清武进县附生……著有《医学经纬》五十卷,未及刊行。其孙观,因其原稿而分析扩充之,成《中国医学大辞典》。”我们从此可以很容易地知道,谢观是以其祖父没有刊行的《医学经纬》原稿为蓝本,“更以历代学说制为条释”,“证以新说,决其取舍”,扩编而成《中国医学大辞典》的。
全书“搜集之名词,以中国原有医书所载者为限,故定名为《中国医学大辞典》”。所辑词目,包括病名、药名、方名、身体、医家、医书、医学七大类,共三万七千余条目,约计三百五十余万字。排列方法以首字笔画为序,首字相同者则以次字笔画为序。为方便检索,还编有《辞头索引》《辞条索引》。
《中国医学大辞典》于1921年7月由商务印书馆首次出版,1926年7月修订再版,1933年8月再次出版,并注明为“国难后第一版”。1951年陈存仁说:“出版迄今,凡经三十二版,达百万余部,行销地区,几遍及通商各国。”新中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为了配合中央政府贯彻落实党的中医政策,分别于1954年12月、1955年4月与8月三次重印发行。
毋庸讳言,《中国医学大辞典》某些词条的注释确实存在着错讹之处,早在1928年余择明即在《卫生报》撰文指出将树脂的音译名“拔尔撒摩”误为药物实名(《中国医学大辞典订误一则》),1933年杨彦和在《医界春秋》上更是明确提议应全面进行补充修正(《中国医学大辞典有补正之必要》)。若以现今通行辞书体例来衡量,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但瑕不掩瑜,至今仍不失为嘉惠医林、启迪后学的重要工具书。
关于编写缘起,吕思勉在《谢利恒先生传》中说:“治中国医学者,谋编辞典,以谂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以属君。”而谢菊曾《涵芬楼往事》却说:“谢观……初在国文部编辑中小学地理教科书,后调至字典部参加编纂《中国医学大辞典》和《中国名人大辞典》。”究竟是中医学界要求商务印书馆组织编写,还是商务印书馆自行发起编撰,已难以知晓。
对于编撰起止时间,谢观在《中国医学大辞典》1921年版的“序言”中说:“民国初元,不佞忝长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即有志补救此弊,而事体既大,措注为难。继念举要删繁,莫如辞典。乃合全校员生,互相考校,凡典籍所载……莫不条分缕析,博采兼搜,删其复重,裁其空论,约辨难攻讦之旨,省浮泛藻饰之词,程功至六七年……民十之春,初版竣事。”由此看来,开始编撰的时间在1917年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成立之后,完成于1921年春天,历时四年之久。但却又说“程功至六七年”,时间上就不能吻合了。不过,若从谢观第二次入职商务印书馆的1914年算起,到1921年出版,倒正好是“六七年”的时间。
至于参加编写的人员,陈存仁在《谢利恒先生传记》一文中说:“辅助《辞典》工作者得十二人,焚膏继晷,日夜辛勤,屡删屡增,数易其稿,历时八载,书乃告成。将付剞劂,不意此十二人中,积劳而病殁者二人,撄疾而获治者四人。”这应该说的是1921年“初版”时的情况。到1926年“再版”时,参加修订的人员达66人之多,“门人参订”名单见于1954年商务印书馆“重印本”,是目前为止所有的《中国医学大辞典》版本中,唯一保留有编写人员名单者。
此外,1952年吕思勉在《自述——三反及思想改造学习总结》一文中说:“一九一九年,入商务印书馆,助谢利恒君编辑《中国医学词典》。予于医学,本无所知,而先外王父程柚谷先生、先舅氏均甫先生、先从舅少农先生,皆治汉学而兼知医,故予于中国医书之源流派别,略有所知。谢君本旧友,此时此书亟欲观成,乃将此一部分属予襄理。至暑假中事讫。”由此可知,吕思勉也曾经参加过《中国医学大辞典》的编撰工作。“至暑假中事讫”,是说吕思勉负责的部分于1919年暑假完成,还是整部《辞典》编撰告竣,我们已很难考证清楚了。2019-07-29
书籍+扁鹊中医的学习,先学入门,在进行实战演练,这样更容易学2019-08-26
201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