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有什么作用和功效

白芍。是中药中的补血药。
【药用名称】白芍,杭白芍,生白芍,炒白芍,大白芍。
【性味归经】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药物功效】补血,敛阴柔肝,缓急止痛。
【主要治疗】
1.补血:用于治疗:
(1)血虚经行不调,痛经,崩漏,伴头昏乏力,心悸失眠。
(2)血虚肝脉失养,肢体挛急,关节僵硬,屈伸不利。
2.敛阴柔肝:用于治疗:
(1)热病后期阴液耗伤,手足瘛疭(chi-zong),口干不渴,脉虚舌绛。
(2)肝阴不足,肝阳上亢,目眩头晕,耳鸣,肢体麻木。
3.缓急止痛:用于治疗:
(1)脘腹胸胁疼痛,如中焦虚寒,脘腹疼痛。
(2)肝气不舒,胁肋疼痛。
(3)阴血亏虚,小腿抽掣疼痛。
此外,白芍还可治疗:
1.痢疾,泄泻。痢疾,腹痛,里急后重。
2.自汗,盗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克。
【注意事项】不宜与藜芦同用。
白芍:又名白芍药,金芍药。为毛莨科植物芍药的根。多产于浙江,四川,安徽等地。其味苦,酸,微寒。归肝经。具有平抑肝阳,养血收阴之功效。主治头胀,头痛,眩晕,耳鸣,烦躁易怒,月经不调,痛经,崩漏,自汗,盗汗,胸胁疼痛,手足痉挛疼痛。用法为,煎汤,6~12克。或入丸,散。但反藜芦。2020-05-04
白芍的作用和功效有哪些

  白芍能够保护我们的心脑血管并起到了预防高血压和高血糖的功效,白芍能够保护我们的肝脏并且起到了解毒的好处,白芍还有很好的镇痛功能。
  白芍的功效:
  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宜:血虚阴虚之人胸腹胁肋疼痛,肝区痛,胆囊炎胆结石疼痛者宜食;泻痢腹痛,妇女行经腹痛者宜食;
  自汗易汗盗汗者宜食;腓肠肌痉挛,四肢拘挛疼痛,不安腿综合症患者宜食;同甘草配合用可以缓解各种胸腹及四肢疼痛。 忌:白芍性寒,虚寒性腹痛泄泻者忌食;小儿出麻疹期间忌食;服用中药藜芦者忌食。
  白芍的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 (d-儿茶精和没食子酸乙酯 有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2、护肝作用 对四氯化碳、黄曲霉毒素B1、D-半乳糖胺 所致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3、解痉作用 对肠管和在位胃运动有抑制作用,显著对抗催产素引起的子宫收缩
  4、镇痛作用 能抑制小鼠扭体、嘶叫、热板反应,对 抑制扭体反应有协同作用,并能对抗戊四唑所致惊厥
  上文我们介绍了中药中有一种不但可以用于治疗疾病而且更大的功能是用于我们的日常保健,白芍就是这样的中药,我们日常食用白芍不但能够起到保护血管和肝脏的作用,而且还能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常见疾病。2022-08-03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7:09:2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首先,白芍具有养血调经的作用。由于其味道酸涩,能够进入肝脏经脉,因此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血虚引起的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等症状,并对女性的月经不调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其次,白芍能够柔肝止痛。它能够收敛肝阴,对于由血虚引起的肝郁胸闷、肋间疼痛等情况有良好的舒缓效果。同时,对于因脾虚肝旺导致的腹痛和...

  • 其主要的功效包括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1. 白芍适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因其能养血敛阴,对妇科疾病具有疗效,常与当归、熟地黄、川芎等药材同用。若与桂枝搭配,可调和营卫,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自汗而恶风;与龙骨、牡蛎、浮小麦等药材同用,则可收敛阴气、潜降阳气,用于治疗阴虚阳浮所致...

  • 白芍的主要功效是养血和宫,缓解疼痛,平肝,女性食用白芍对身体有很多好处。另外,白芍对于盗汗、头痛等多种常见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具体内容如下:白芍有哪些功效及作用 白芍可以起到养血柔肝、调经止痛等功效,还可以帮助女性预防妇科病,所以经常女性可以经常吃一些白芍。而且,白芍对于面色发黄、月...

  • 白芍通常具有养血调经、柔肝止痛、敛阴止汗等功效,用药期间需要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1、养血调经:白芍味酸,入肝经,在临床上用来治疗血虚和面色微黄等症状,对女性月经不调和心悸具有一定缓解效果。2、柔肝止痛:白芍能敛肝阴,可以治疗血虚肝郁引起的胸肋骨疼痛,对于脾虚肝旺导致的腹痛和泄泻等...

  • 白芍,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以下是详细解释:1. 调节月经:白芍对于女性月经不调有显著的疗效。它能够帮助调理月经周期,减轻经期不适,如痛经等。2. 舒缓痉挛:白芍具有显著的镇静和舒缓肌肉痉挛的作用,对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有一定的帮助。3. 肝胃功能调节:白芍能够调节肝胃功能...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