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伤寒与温病 自温病学从医林之中独树一帜以来,一直存在着“伤寒”与“温病”的争论。 伤寒与温病的区分取决于症状反应 明清时期,一些温病学家在没有搞清楚温病和伤寒区别的情况下,便主观认为“伤寒是伤于寒邪”,“温病是伤于温热之邪”。 其实,中医辨证论治所说的证,是人体感受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后与人体正气相争所反应出的症状、证候来判断,而不依据感受的是什么外邪,因感受寒邪后,可反应出寒证,也可反应出热证;感受了热邪也可反应出寒证或热证。而温病学派特别注重病邪的作用,如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指出:“疫者,感天地之厉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即病。”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病篇》中谓:“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之壅塞,浊邪害清也”等等。温病学派多认为温热病中的各种变化,主要是由感受温热病邪的性质所决定,而多忽略人体与病邪的斗争的反应。中医学研究“病邪”,则不能离开临床,不能离开“证”,必须遵循“从辨证中来到辨证中去”的原则。换句话说,是“证”决定“邪”,而不是“邪”决定“证”。 《伤寒论》中伤寒,广义者包括温病、杂病,狭义者单指伤寒。《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温病,有热病。”前一个伤寒是广义的,而后一个伤寒是狭义的。对于温病的概念,张仲景《伤寒论》第6条说:“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这是简单明了的判断方法,即以症状特点而不是以感受何种六淫之邪来判定。 《伤寒论》六经辨证涵盖温病 六经实质问题是长期以来各位医家争鸣的焦点,诚如恽铁憔在《伤寒论研究》中所说:“《伤寒论》第一重要之处为六经,而第一难解之处亦为六经。”中医治病规律是“辨证治疗”或“随症治疗”,根据人体患病后的症状而用相应药物治疗,是调节机能疗法。庞祝如教授将其归纳为三点:一是非特殊性,即几乎所有疾病都可适用;二是注重病人生理机转的促进,而不直接消除病原和症状;三是整体性,即照顾到病人整体的生理机转,根据全身证候而采取相适应的综合疗法。根据机体抗病的生理机转的反射性现象,给予相应的扶助和调节,使机体恢复正常。冯世纶教授总结为:于患病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而适应整体,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最能体现中医这种治疗规律的,就是仲景的《伤寒论》。 根据人体患病后的反应情况,中医分为阴、阳、虚、实、寒、热、表、里八大类型,即八纲分类。如《汉书·艺文志》记载:“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以平。及失其宜者,以致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汤液经方》亦载:“大青龙汤,治天行、表不解”,“小泻脾汤,治……里寒外热。”八纲辨证理念早于《伤寒论》六经辨证。由《伤寒论》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表)。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苦不了了者,得屎而解。”张仲景在八纲辨证之表、里理念基础上,加入了半表半里病位理念,由此创建了六经辨证体系。所谓表、里、半表半里三者,是疾病病位相对而言,均属人体患病后,出现的症状在病位的反应。所谓阴、阳、寒、热、虚、实六者,均属病情的反应。病情必反应于病位,病位亦必因病情的反应才表现出来。故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必伴有或阳、或阴、或寒、或热、或实、或虚的病情反应,同理则所谓阴证、阳证、寒证、热证、实证、虚证亦必伴有或表、或里、或半表半里的病位反应。 有人认为《伤寒论》是治伤于寒邪之“伤寒”,不治伤于温热病邪之“温病”或内伤杂病,是没有真正理解《伤寒论》精神。实际上,仲景以六经赅百病,无论外感、内伤,还是温病,皆不出六经范畴。故柯琴提出“六经钤百病”的观点,徐大椿亦说:“医之学问,全在明伤寒之理;伤寒理明,则万病皆通。”笔者认为:六经理明,万病理通。 《伤寒论》中广义温病 《伤寒论》第182条:“阳明病外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这里的外证是有别于太阳、少阳的外证、表证,即第6条所说的温病。《伤寒论》第197条:“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就是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所谓太阳阳明,就是太阳阳明合病、并病,亦当属温病。治疗太阳阳明合病的方剂,如葛根汤、葛根芩连汤、麻杏石甘汤、麻杏苡甘汤、大青龙汤、越婢汤、越婢加术汤、越婢加半夏汤、桂枝二越婢一汤、白虎加桂枝汤、竹叶石膏汤等,实际是治疗温病之方。故陆九芝说“伤寒有五,传入阳明遂成温病。”又说:“温病之病本隶于《伤寒论》中,治温病之方,并不在《伤寒论》之外。”柯韵伯亦提出“温病证治散见于六经”、“阳明为成温之薮”观点,指出:“温病者,阳明也”,“病之始自阳明者为温,则邪自太阳已入阳明者亦为温。”他还分析了一些温病学家的经验方,认为皆不外《伤寒论》的阳明方。如杨栗山的治温疫十五方,“特将僵蚕、蝉蜕之不担重任者加入芩、连、膏、黄方中,使人看似杨氏新方,而又不知不觉已暗将《伤寒论》方参入。”认为温病学家学说虽多,实际上不过是将他经或他证之名来代替阳明之实而已。而事实上,在温病中所运用的许多方剂,都同伤寒方剂有着密切的关联。如凉膈散源自栀子豉汤;化斑汤源自白虎汤;新加黄龙汤、宣白承气汤、导赤承气汤、牛黄承气汤、增液承气汤源自大、小、调胃承气汤;加减复脉汤、一甲、二甲、三甲复脉汤源自炙甘草汤;少阴病的黄连阿胶汤就是后世温病滋阴清热基础等等。 某些温病学家声称“跳出伤寒圈子”,实际上并未离开这个基础,而是结合医疗实践所提出的新问题,加以创造性发展,如辨舌验齿、观察疹蓓以及创立一些疗效稳妥的方剂等,而且还在理论上有新突破如创立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也功不可没。2014-04-27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长程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肠穿孔。 引起伤寒的原因 (一)传染源:为患者及菌者。全病程均有传染性,以病程第2~4周传染性最大。 (二)传播途径:病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污染水和食物,或经手及苍蝇、蟑螂等间接污染水和食物而传播。水源污染是传播本病的重要途径,常酿成流行。 (三)人群易感性:人对伤寒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力,再次患病者极少。 伤寒的症状 潜伏期3~60天,平均1~2周。 (一)典型伤寒:典型患者临床表现可分为4期: 1.初期:相当于病程第1周。病多缓起,体温呈阶梯状上升,于5~7日达39.5℃或以上,伴有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咳嗽等。部分患者出现便秘或腹泻。 2.极期:相当于病程第2~3周,其主要表现如下: (1)高热。 (2)神经系统中毒症状. (3)皮疹。 (4)相对缓脉。 (5)肝脾肿大。 (6)消化系统症状 腹胀、腹部不适、右下腹压痛、便秘或腹泻等。 3.缓解期:相当于病程第3~4周。 4.恢复期:相当于病程第4周末开始。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常旺盛,但体质虚弱,一般约需1个月方全康复。 伤寒需要做哪些检查 (1)常规化验 ①血液检查。②尿液检查。③粪便检查。 (2)细菌学检查 ①血培养。②骨髓培养。③粪培养。 (3)血清学检查:伤寒血清凝集试验。 如何治疗 (一)一般治疗。 1.隔离与休息。 2.护理:注意皮肤及口腔的护理、注意观察体温、脉搏、血压、腹部、大便等变化。 3.饮食: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无渣饮食。 (二)对症治疗。 1.高热:适当应用物理降温,不宜用发汗退热药,以免虚脱。 2.便秘。 3.腹泻:可用收剑药,忌用 制剂。 4.腹胀。 (三)病原治疗。 1.氯霉素仍是目前治疗伤寒的主要药物。 2.喹诺酮类抗菌剂:其抗菌谱广,杀菌作用强。 3.氨苄青霉素:①对氯霉素有耐药性的患者;②不能应用氯霉素的患者;③妊娠合并伤寒;④慢性带菌者。 4.头孢菌素 第三代头孢菌素疗效较好,如头孢哌酮,头孢三嗪、头孢塞肟等。 (四)并发症治疗。 温病的病因是温邪,是指外界致病之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主要包括“六淫”外邪中的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湿热病邪、燥热病邪以及“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温毒病邪、疠气等。 因感受温热之邪而引起的以热象偏重,易于化燥伤阴为特点的急性外感疾病的总称。包括多种外感急性热病,如风温、春温、暑温、湿温、秋燥、伏暑、冬温、温疫、温毒 、大头瘟、烂喉痧等。这些外感急性热病除各自的特点外,还有一些共同之处: ①致病因素相同,其发病均由感受外感温热之邪而致。 ②温病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凡温热之邪,大多具有程度不等的传染性,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在人群中引起程度不同的流行。温病的发生与季节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如春季以风温为主,夏季则以暑温、湿温为常见。温病的发生还具有地域性,是由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等存在着差异所致。广东、广西、云南 、贵州等地区多见瘴疟为患,则是一例。 ③温病的发展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按卫气营血传变来说,温病初起多犯卫分 ,进而传入气分,气分之邪不解则传入营分,再不解则深入血分。按三焦传变来说,温病初起多在上焦肺卫,进而中焦阳明或逆传心包,后期则伤及下焦肝肾之阴。 ④温病的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快、变证多 ,除必具发热外,大多热势较高,同时伴有心烦、口渴、尿黄赤、舌红、脉数等证。常见的变证有斑疹、吐衄、便血、痉厥、神昏等。根据病证的性质,可将温病分为温热和湿热两大类。感受温热病毒,不兼湿邪者,称为温热类温病,包括风温、春温、冬温、秋燥等,一般起病急、传变快、病程较短;兼湿邪者,称为湿热类温病,包括湿温、伏暑等,一般多起病较缓,传变慢,病程较长。温病的传变多按卫气营血和三焦的顺序依次传变,故临证时亦多选用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两种方法。温邪属阳邪,易化火伤阴,表现出热盛津伤的症状。温病的具体治法虽多种多样,但总的治疗原则是清热祛邪、保津养阴。温病的预后与津伤阴亏的程度及病邪的盛衰、传变有关.2014-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