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治疗湿寒的中药方吗?

1、党参
功用:补中益气,生津养血的功效。
主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胃下垂,久泻。
2、茯苓
功用: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主治:茯苓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应用。

3、黄耆
功用:补中益气、增加抵抗力、预防感冒、利尿、降血压、保护肝脏等多种疗效;
主治:胃下垂,子宫下垂,气虚血脱,崩漏,脱肛。
4、小茴
功用:散寒止痛,理气和胃效。
主治:小茴香性燥热,较适合虚寒体质食之,每次食用的量也不宜过多。《中国典》载有茴香制剂是常用的健胃,散寒,行气,止痛药。

5、香薷
功用:发汗解暑,行水散湿,温胃调中。
主治:香薷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化湿和中而解暑,还能开宣肺气而利水消肿。2019-12-03
寒湿中药方主要是平胃散 参苓白术散 但是具体需要根据...由于不太了解您的具体病情,只能给您开一个驱寒湿的普遍方子。2019-12-03
 脾虚你可以试试红豆薏米粥
  红豆健脾,薏米除湿,而且薏米性寒凉,不会产生热气。其余注意:
  1吃饭7-8成饱
  2有氧运动,一定要运动适量
  3黄色食品健脾:玉米小米(尤其是小米粥上面的一层粥油如果能坚持喝就不用吃别的药)香蕉(性寒少吃)土豆花生牛奶2019-12-03
乌头:植物来源和附子相同,亦为乌头的块根,但加工方法稍有不同。乌头有生、制两种,通常处方写制川乌,即为乌头用清水漂5至7天,每天换水2至3次,撩起后,每10斤原药加豆腐二斤半同煮,至无白芯为度。取出拣去豆腐,晒至半干,切片,烘或晒干,或轧碎如绿豆大小,供临床应用。制川乌性味辛温有毒。有祛风湿、散寒止痛的功效。主治风寒湿痹、半身不遂、寒疝腹痛、阴疽、跌打伤痛等症。一般不作内服,外用敷治阴疽,有消散作用。希望能够帮到您。2019-12-22
mcxzy 阅读 23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4:48:3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二、步骤/方法:1、 风灵汤治疗风痹处方:海风藤,威灵仙,天仙藤各30克。吊子风20克,羌活。独活,防风,路路通各15克。对于祛除风湿,通经络,止痛效果很好。还可以散寒利湿,我们要牢记这种药的配方,需要的时候熬制。2、 乌桂黑虎汤治疗寒癖这款主要治疗关节冷痛明显的症状,唇舌淡红,有百润,...

  • 2. 补脾胃去寒湿的中药方:- 益母草、丹参、川芎、郁金、赤芍、桃仁、红花、当归、延胡索、三棱、莪术、刘寄奴、水蛭等,可以帮助降低全血粘度。- 乳香、没药、三棱、莪术、桃仁、山楂、郁金、刘寄奴等,可以降低血液粘滞性。- 川芎、红花、五灵脂等,可以降低血小板黏附性。- 当归、川芎、赤芍、红花、...

  • 1. **风灵汤 - 主要成分:海风藤、威灵仙、天仙藤各30克,吊子风20克,羌活、独活、防风、路路通各15克。- 功效:此方剂对于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有显著效果,同时具有散寒利湿的作用。- 用法:在需要时,按照配方熬制汤药。2. **乌桂黑虎汤 - 主要成分:针对关节冷痛症状明显、唇舌淡红、脉象紧...

  • 持续服用有助于消除体内的湿寒。在中药选择方面,针对寒湿体质的调理,应选用温肾利水的方剂。例如,金匮肾气丸、附子理中丸及茯苓四逆汤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草豆蔻10克、扁豆30克、玉米100克与茯苓50克、高良姜15克搭配煲猪瘦肉或猪骨,能够发挥温阳化湿的功效。若内湿状况不明显或难以自我判断,...

  • 四、参苓白术丸 参苓白术丸在补脾胃和补充肺气方面表现出色。其主要成分包括人参、白术、茯苓、山药和白扁豆等。这些中草药成分对于脾胃虚弱、气短咳嗽以及肢倦乏力等症状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五、香连丸 香连丸由多种中药材制成,能有效去除大肠内的湿寒,并清热化湿。对于因大肠湿热引起的腹痛腹泻,香连...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