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辨证是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创立的外感热性病的辨证施治体系,在中医发展史上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关于六经的实质,历代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但总体认为与人体的经络有关联。经络脏腑是人体不可分割的整体,故某一经的病变,很可能影响到另一经,所以六经病有相互传变的证候。一般说来,六经传变,阳病大多从太阳开始,然后传入阳明、少阳,如正气不足,亦可传及三阴;阴证大多从太阴开始,然后传入少阴、厥阴,但亦有邪气直中三阴的。总之,病邪传变,大多自表而里,由实而虚;然在正复邪衰的情况下,亦可由里达表,由虚转实。前者是病邪进展的传变,后者是病情向愈的转归,所以有这样的演变,是与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有密切关系的,凡病邪的轻重、体质的强弱,以及治疗的恰当与否,都是决定疾病传变的主要因素。如病人体质衰弱,或医治不当,虽阳证亦可转入三阴;反之,如病护理较好,医治适宜,虽阴证亦可转出三阳。所以,疾病的传变虽然没有固定的形式,但是也总不离乎六经的证候范围,因而只要分清六经脉证的界限,也就能识别六经病证的传变证候。
一、太阳病证
太阳为人身的藩篱,主肌表,外邪侵袭,大多从太阳而入,正气奋起抗邪,于是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太阳病。
太阳病的主脉主证: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这是太阳病的基本脉证。凡具有如此脉证,在外感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但见此脉此证,即可辨为太阳病。
太阳病的病机是因外邪侵袭于肌表,正气抗邪于外,故脉亦应之为浮。足太阳经脉从头走足,行于身体的背部;太阳经脉受邪,失其柔和,故头项强痛。恶寒,亦包括恶风在内,是外邪侵袭,卫阳被郁的缘故。
太阳病又有经证和腑证的区别。
(一)太阳病经证由于病人感受病邪的不同和体质的差异,同是太阳病经证,又有中风与伤寒的区别。
1.太阳中风证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头痛,脉浮缓,自汗出,有时可见鼻鸣干呕。
太阳中风为外伤风邪之意,与卒然昏倒的中风不同。太阳中风的主要病机,是由于营卫失调所致。
证候分析:太阳主表,统摄营卫。卫为阳,功主卫外;营为阴,有营养的作用。阳在外为阴之使,阴在内为阳之守。今风邪外袭,卫受病则卫阳浮盛于外而发热,所谓“阳浮者热自发”。正由于卫阳浮盛于外,失其固外开阖的作用,因而营阴不能内守而汗自出,汗出则营弱,所谓“阴弱者汗自出”。由于汗出肌腠疏松,营阴不足,故脉浮缓。汗出肌疏,故恶风。鼻鸣干呕,则是风邪壅滞而影响及于肺胃使然。由于此证汗出肌腠疏松,所以又有表虚证之称,这是对太阳伤寒证的表实而言的,并不是绝对的虚证。
2.太阳伤寒证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头项强痛,体痛,无汗而喘,脉浮紧。
此为寒邪袭表,卫阳被束,营阴郁滞所致的证候。
证候分析:邪壅于表,故恶寒,卫气与邪抗争,故发热。起初有未发热者,乃是寒邪初袭,卫阳被遏,暂时还未与邪相争的现象。卫阳被遏,势必与邪相争,即会出现发热。因此,伤寒临床所见,多为恶寒发热同时并见。卫阳既遏,营阴亦受邪滞,筋骨失于濡煦,故身体骨节痛。腠理闭塞,所以无汗。正气欲向于外而寒邪束于表,所以脉见浮紧。肺主呼吸而外主皮毛,邪束于外,肌腠失宣,必然影响及肺,由是肺气不利,则呼吸喘促。因其无汗,故又称为表实证。
(二)太阳病腑证
1.蓄水证
临床表现:太阳病发汗以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小便不利,微热,消渴,或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脉浮。
证候分析:足太阳经脉连属膀胱腑,太阳病过汗后,水蓄膀胱,主要表现为小便不利。胃中干、口渴都是过汗所致。
2.蓄血证
临床表现: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少腹急结者。
证候分析:太阳病未解,血蓄膀胱,故少腹急结;上扰心神,故其人如狂。
二、阳明病证
阳明病是因太阳病未愈,病邪逐渐亢盛入里所致。见于外感病过程中,阳气亢旺,邪从热化最盛的极期阶段。按其性质来说,属于里实热证。
阳明病也有经证和腑证之分。
(一)阳明病经证
临床表现:身大热,大汗出,大渴引饮,面赤心烦,舌苔燥黄,脉洪大。
此为邪热弥漫全身,充斥阳明之经,而肠道尚无燥屎内结的证候。
证候分析:邪入阳明,燥热亢盛,充斥阳明经脉,故周身大热。阳明之脉荣于面,热势上腾,故面赤。热迫津液外泄,故大汗出。汗出而津不能继,故大渴引饮。阳明热盛,蒸灼于心神,故心烦。热甚津伤,所以舌苔燥黄。热甚阳亢,阳明为气血俱多之经,热迫其经,故脉来洪大。
(二)阳明病腑证
临床表现:日晡潮热,手足濈然汗出,脐腹部胀满疼痛,大便秘结,或腹中转矢气,甚者谵语、狂乱、不得眠,舌苔多厚黄干燥,边尖起芒刺,甚至焦黑燥裂,脉沉迟而实,或滑数等。
此为邪热传里与肠中糟粕相搏而成燥屎内结的证候。
证候分析:本证较经证为重,足阳明经内连大肠,阳明经热盛不解,热入阳明腑则出现本证。阳明经证,大热汗多,或误用发汗使津液外泄,于是肠中干燥,里热更甚,而致燥屎阻结,则成腑证。阳明的经气旺于日晡时,而四肢禀气于阳明,大肠腑中实热,弥漫于经,故日晡潮热,手足濈然汗出。热与糟粕充斥肠道,结而不通,则脐腹部胀满疼痛,大便秘结。燥屎内结,结而不通,气从下出,则腹中矢气频转。邪热炽盛上蒸而熏灼心宫,则出现谵语、狂乱、不得眠等症。热内结而津液被劫,故苔黄干燥、起芒刺或焦黑燥裂。燥热内结于肠,肠道壅滞而邪热又迫急,故脉沉迟而实,或滑数。
三、少阳病证
临床表现: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苔白或薄黄,脉弦等。
少阳病从其病位上来看,是已离太阳之表,而未入阳明之里,正是在表里之间,因而在其病变的机转上,既不属于表证,也不属于里证,而是属于半表半里的热证。
证候分析:少阳位居半表半里,《伤寒论》以口苦、咽干、目眩为本病辨证总纲。因为少阳受病,邪热熏蒸,胆热上腾则口苦,津为热灼则咽干,目为肝胆之外候,少阳风火上腾,所以目为之眩。此外,邪入少阳半表半里之间,正邪相争,正不胜邪,则恶寒,正胜于邪,则发热,因此寒热往来,亦为少阳病的特点之一。少阳之脉布于胁肋,热郁少阳,故胸胁苦满。胆热木郁,干犯胃腑,胃为热扰,则嘿嘿而不欲饮食。少阳木郁,木火上逆,则心中烦扰。胆气横逆,胃土必自受侮,胃为邪袭,失其将下之常,而反气逆向上,所以时时欲呕,肝胆受病气机郁滞,是以脉弦。
四、太阴病证
临床表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口不渴,时腹自痛。或舌苔白腻,脉象沉缓而弱。
太阴病的性质属于里虚寒湿。脾属太阴,与阳明胃相表里,胃阳旺盛则邪从燥热而化,脾阳不足则邪从寒湿而化,故阳明病属于里实热,太阴病属于里虚寒。由于脾与胃同居中州,相为表里,所以两经见证可以相互转化,如阳明病而中气虚,即可转为太阴;太阴病而中阳渐复,亦可转为阳明。临床所见,凡三阳病而中气虚者,每易转为脾胃虚寒的证候,称为“传经”;如里阳素虚而始病即见虚寒证候者,称为“直中”;无论传经或直中,凡见上述证候的可断为太阴病证。
证候分析:脾土虚寒,气机不利,则腹部满闷;寒邪阻滞,则腹痛阵发。太阴病的腹满、痛与阳明病的腹满因于燥屎内结者,迥然不同。燥屎内结者,其满痛必甚,而且痛必拒按;太阴病腹满、痛为虚,所以腹满时减,而且喜温手揉按。由于中焦虚寒,故食不下或自利,以其邪从寒湿而化,且下焦气化未伤,津液犹能上承,所以太阴病口多不渴,但在吐利严重的情况下,也可能有口干渴的感觉,不过渴不喜饮,或渴喜热饮而饮亦不多。寒湿之邪,弥漫太阴,故舌苔白腻,脉象沉缓而弱。
五、少阴病证少阴病属于全身性虚寒证。少阴经属于心肾,为水火之脏,是人身的根本,心肾机能衰减,抗病力量薄弱,则为少阴病变。少阴病既可从阴化寒,又可从阳化热,因而在临床上有寒化、热化的两种不同证候。
(一)少阴病寒化证
临床表现: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或脉微欲绝,反不恶寒,甚至面赤。
少阴病寒化证是少阴病过程中比较多见的一种证候,多为阳气不足,病邪内入,从阴化寒,故呈现出全身性的虚寒征象,这与太阴病的肠胃虚寒证是判然有别的。
证候分析:少阴阳气衰微,阴寒独盛,故无热恶寒,所谓“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亦即“阳虚则外寒”之义。阳气衰微不能鼓动血液运行,是以脉微细;“阳气者,精则养神”,今阳气衰微,神气失养,故呈现“但欲寐”即神情衰倦的迷糊状态。此外,更由阳衰寒盛,外不能温煦四肢,四肢失其所本,则四肢厥冷;内不能温运于脾胃,阴霾充斥,故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在这里应当明确,下利清谷,即指下利而完谷不化,此种下利,必兼口渴,与太阴病的自利不渴者不同。因少阴病下焦阳气衰微,不能化气升津,同时下利较甚,津液亦随之外泄,所以少阴下利,每多口渴;若太阴下利,下焦阳气未受影响,且下利不如少阴之甚,所以太阴病的下利,口多不渴,这是两者的区别。若阴寒极盛于下,将残阳格拒于上,则表现为阳浮于上的面赤“戴阳”假象。
(二)少阴病热化证
临床表现:心烦不得卧,口燥咽干,舌尖红赤,脉象细数。
此为阴虚阳亢,从阳化热的证候。
证候分析:少阴病热化证是阴虚阳亢,与少阴病寒化证的阳微阴盛,正好相反。邪入少阴,少阴为水火之脏,既可从阴化寒,也可从阳化热,化热则阴液受灼,不能上承,故口燥咽干;水亏则不能上济心头,而心火独亢,阳亢不入于阴,阴虚不受阳纳,则心烦不寐。更因心火上炎而阴液耗伤,故又出现口燥咽干,舌尖红赤及脉细数等一系列的阴虚阳亢病象。
六、厥阴病证
临床表现: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厥阴病在病程中为病变的较后阶段,这个阶段正气和病邪相争于内,病变的表现极为错综复杂。足厥阴经属肝络胆而挟胃,故其病变虽极复杂,但是归结起来,其病则多显示出肝胆和胃的证候,临床特点为阴阳对峙,寒热交错。由于其病理变化、正邪消长的不同,故有上热下寒和厥热胜复的不同机转。
证候分析:厥阴病的主症,表现为上热下寒。因厥阴为阴之尽,其特点是阴阳各趋其极,阳并于上则上热,阴并于下则下寒。其主症中的前三症,是上焦津伤热扰的上热表现;后者是下部肠道虚寒,蛔虫因栖息环境改变且无食物而窜动,故呈现出食则吐蛔的症状。
七、六经病的合病、并病、传经与直中
(一)合病
两经病或三经病同时发生的为合病,例如太阳病伤寒证或中风证和阳明病同时出现,为“太阳阳明合病”;三阳经同病的为“三阳合病”等。
(二)并病凡一经之病,治不彻底,或一经之证未罢,又见他经证候的,称为并病,这与两经同时发病者不同。例如太阳病,发汗不彻因而转属阳明,为太阳阳明并病;少阳病进一步发展而又涉及阳明,或少阳证未罢而已见阳明证的,为少阳阳明并病;以及症见头项强痛,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鞭等的太阳少阳并病。其实这是疾病传变中的一种形式。
(三)传经
病邪从外侵入,逐渐向里传播,由这一经的证候转变为另一经的证候,称为“传经”。传经与否,关键决定于受邪的轻重、病体的强弱和治疗的当否三个方面。如邪气盛,正气衰,则发生转变;正气盛,邪气退,则病转愈。身体较强者,病的转变多在三阳经;身体弱者,容易传入三阴。此外,误汗、误下,也能传入阳明,更可以不经少阳、阳明而径传三阴,但三阴病也不一定从阳经传来,有时外邪可以直中三阴。传经的一般规律有:
1.循经传
就是按六经次序相传。如太阳病不愈,传入阳明,阳明病不愈,传入少阳;三阳病不愈,传入三阴,首传太阴,次传少阴,终传厥阴。一说有按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少阴相传者。
2.越经传
是不按上述循经次序,隔一经或隔两经相传。如太阳病不愈,不传少阳而传阳明,或不传少阳、阳明而直传太阴。越经传的原因,多由病邪旺盛,正气不足所致。
3.表里传
即是相为表里的经相传。例如太阳传入少阴,阳明传入太阴,少阳传入厥阴。表里相传,是邪盛正虚,由实转虚,病情加剧的证候,与越经传同义。
(四)直中
凡病邪初起不从阳经传入,而径中阴经,表现出三阴经证候的为直中。
上述都属由外传内,由阳转阴。此外,还有一种里邪出表,由阴转阳的阴病转阳证。所谓阴病转阳,就是本为三阴病而转变为三阳证,为正气渐复,病有向愈的征象。
2019-08-05
一、太阳病证
太阳为人身的藩篱,主肌表,外邪侵袭,大多从太阳而入,正气奋起抗邪,于是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太阳病。
太阳病的主脉主证: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这是太阳病的基本脉证。凡具有如此脉证,在外感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但见此脉此证,即可辨为太阳病。
太阳病的病机是因外邪侵袭于肌表,正气抗邪于外,故脉亦应之为浮。足太阳经脉从头走足,行于身体的背部;太阳经脉受邪,失其柔和,故头项强痛。恶寒,亦包括恶风在内,是外邪侵袭,卫阳被郁的缘故。
太阳病又有经证和腑证的区别。
(一)太阳病经证由于病人感受病邪的不同和体质的差异,同是太阳病经证,又有中风与伤寒的区别。
1.太阳中风证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头痛,脉浮缓,自汗出,有时可见鼻鸣干呕。
太阳中风为外伤风邪之意,与卒然昏倒的中风不同。太阳中风的主要病机,是由于营卫失调所致。
证候分析:太阳主表,统摄营卫。卫为阳,功主卫外;营为阴,有营养的作用。阳在外为阴之使,阴在内为阳之守。今风邪外袭,卫受病则卫阳浮盛于外而发热,所谓“阳浮者热自发”。正由于卫阳浮盛于外,失其固外开阖的作用,因而营阴不能内守而汗自出,汗出则营弱,所谓“阴弱者汗自出”。由于汗出肌腠疏松,营阴不足,故脉浮缓。汗出肌疏,故恶风。鼻鸣干呕,则是风邪壅滞而影响及于肺胃使然。由于此证汗出肌腠疏松,所以又有表虚证之称,这是对太阳伤寒证的表实而言的,并不是绝对的虚证。
2.太阳伤寒证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头项强痛,体痛,无汗而喘,脉浮紧。
此为寒邪袭表,卫阳被束,营阴郁滞所致的证候。
证候分析:邪壅于表,故恶寒,卫气与邪抗争,故发热。起初有未发热者,乃是寒邪初袭,卫阳被遏,暂时还未与邪相争的现象。卫阳被遏,势必与邪相争,即会出现发热。因此,伤寒临床所见,多为恶寒发热同时并见。卫阳既遏,营阴亦受邪滞,筋骨失于濡煦,故身体骨节痛。腠理闭塞,所以无汗。正气欲向于外而寒邪束于表,所以脉见浮紧。肺主呼吸而外主皮毛,邪束于外,肌腠失宣,必然影响及肺,由是肺气不利,则呼吸喘促。因其无汗,故又称为表实证。
(二)太阳病腑证
1.蓄水证
临床表现:太阳病发汗以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小便不利,微热,消渴,或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脉浮。
证候分析:足太阳经脉连属膀胱腑,太阳病过汗后,水蓄膀胱,主要表现为小便不利。胃中干、口渴都是过汗所致。
2.蓄血证
临床表现: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少腹急结者。
证候分析:太阳病未解,血蓄膀胱,故少腹急结;上扰心神,故其人如狂。
二、阳明病证
阳明病是因太阳病未愈,病邪逐渐亢盛入里所致。见于外感病过程中,阳气亢旺,邪从热化最盛的极期阶段。按其性质来说,属于里实热证。
阳明病也有经证和腑证之分。
(一)阳明病经证
临床表现:身大热,大汗出,大渴引饮,面赤心烦,舌苔燥黄,脉洪大。
此为邪热弥漫全身,充斥阳明之经,而肠道尚无燥屎内结的证候。
证候分析:邪入阳明,燥热亢盛,充斥阳明经脉,故周身大热。阳明之脉荣于面,热势上腾,故面赤。热迫津液外泄,故大汗出。汗出而津不能继,故大渴引饮。阳明热盛,蒸灼于心神,故心烦。热甚津伤,所以舌苔燥黄。热甚阳亢,阳明为气血俱多之经,热迫其经,故脉来洪大。
(二)阳明病腑证
临床表现:日晡潮热,手足濈然汗出,脐腹部胀满疼痛,大便秘结,或腹中转矢气,甚者谵语、狂乱、不得眠,舌苔多厚黄干燥,边尖起芒刺,甚至焦黑燥裂,脉沉迟而实,或滑数等。
此为邪热传里与肠中糟粕相搏而成燥屎内结的证候。
证候分析:本证较经证为重,足阳明经内连大肠,阳明经热盛不解,热入阳明腑则出现本证。阳明经证,大热汗多,或误用发汗使津液外泄,于是肠中干燥,里热更甚,而致燥屎阻结,则成腑证。阳明的经气旺于日晡时,而四肢禀气于阳明,大肠腑中实热,弥漫于经,故日晡潮热,手足濈然汗出。热与糟粕充斥肠道,结而不通,则脐腹部胀满疼痛,大便秘结。燥屎内结,结而不通,气从下出,则腹中矢气频转。邪热炽盛上蒸而熏灼心宫,则出现谵语、狂乱、不得眠等症。热内结而津液被劫,故苔黄干燥、起芒刺或焦黑燥裂。燥热内结于肠,肠道壅滞而邪热又迫急,故脉沉迟而实,或滑数。
三、少阳病证
临床表现: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苔白或薄黄,脉弦等。
少阳病从其病位上来看,是已离太阳之表,而未入阳明之里,正是在表里之间,因而在其病变的机转上,既不属于表证,也不属于里证,而是属于半表半里的热证。
证候分析:少阳位居半表半里,《伤寒论》以口苦、咽干、目眩为本病辨证总纲。因为少阳受病,邪热熏蒸,胆热上腾则口苦,津为热灼则咽干,目为肝胆之外候,少阳风火上腾,所以目为之眩。此外,邪入少阳半表半里之间,正邪相争,正不胜邪,则恶寒,正胜于邪,则发热,因此寒热往来,亦为少阳病的特点之一。少阳之脉布于胁肋,热郁少阳,故胸胁苦满。胆热木郁,干犯胃腑,胃为热扰,则嘿嘿而不欲饮食。少阳木郁,木火上逆,则心中烦扰。胆气横逆,胃土必自受侮,胃为邪袭,失其将下之常,而反气逆向上,所以时时欲呕,肝胆受病气机郁滞,是以脉弦。
四、太阴病证
临床表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口不渴,时腹自痛。或舌苔白腻,脉象沉缓而弱。
太阴病的性质属于里虚寒湿。脾属太阴,与阳明胃相表里,胃阳旺盛则邪从燥热而化,脾阳不足则邪从寒湿而化,故阳明病属于里实热,太阴病属于里虚寒。由于脾与胃同居中州,相为表里,所以两经见证可以相互转化,如阳明病而中气虚,即可转为太阴;太阴病而中阳渐复,亦可转为阳明。临床所见,凡三阳病而中气虚者,每易转为脾胃虚寒的证候,称为“传经”;如里阳素虚而始病即见虚寒证候者,称为“直中”;无论传经或直中,凡见上述证候的可断为太阴病证。
证候分析:脾土虚寒,气机不利,则腹部满闷;寒邪阻滞,则腹痛阵发。太阴病的腹满、痛与阳明病的腹满因于燥屎内结者,迥然不同。燥屎内结者,其满痛必甚,而且痛必拒按;太阴病腹满、痛为虚,所以腹满时减,而且喜温手揉按。由于中焦虚寒,故食不下或自利,以其邪从寒湿而化,且下焦气化未伤,津液犹能上承,所以太阴病口多不渴,但在吐利严重的情况下,也可能有口干渴的感觉,不过渴不喜饮,或渴喜热饮而饮亦不多。寒湿之邪,弥漫太阴,故舌苔白腻,脉象沉缓而弱。
五、少阴病证少阴病属于全身性虚寒证。少阴经属于心肾,为水火之脏,是人身的根本,心肾机能衰减,抗病力量薄弱,则为少阴病变。少阴病既可从阴化寒,又可从阳化热,因而在临床上有寒化、热化的两种不同证候。
(一)少阴病寒化证
临床表现: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或脉微欲绝,反不恶寒,甚至面赤。
少阴病寒化证是少阴病过程中比较多见的一种证候,多为阳气不足,病邪内入,从阴化寒,故呈现出全身性的虚寒征象,这与太阴病的肠胃虚寒证是判然有别的。
证候分析:少阴阳气衰微,阴寒独盛,故无热恶寒,所谓“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亦即“阳虚则外寒”之义。阳气衰微不能鼓动血液运行,是以脉微细;“阳气者,精则养神”,今阳气衰微,神气失养,故呈现“但欲寐”即神情衰倦的迷糊状态。此外,更由阳衰寒盛,外不能温煦四肢,四肢失其所本,则四肢厥冷;内不能温运于脾胃,阴霾充斥,故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在这里应当明确,下利清谷,即指下利而完谷不化,此种下利,必兼口渴,与太阴病的自利不渴者不同。因少阴病下焦阳气衰微,不能化气升津,同时下利较甚,津液亦随之外泄,所以少阴下利,每多口渴;若太阴下利,下焦阳气未受影响,且下利不如少阴之甚,所以太阴病的下利,口多不渴,这是两者的区别。若阴寒极盛于下,将残阳格拒于上,则表现为阳浮于上的面赤“戴阳”假象。
(二)少阴病热化证
临床表现:心烦不得卧,口燥咽干,舌尖红赤,脉象细数。
此为阴虚阳亢,从阳化热的证候。
证候分析:少阴病热化证是阴虚阳亢,与少阴病寒化证的阳微阴盛,正好相反。邪入少阴,少阴为水火之脏,既可从阴化寒,也可从阳化热,化热则阴液受灼,不能上承,故口燥咽干;水亏则不能上济心头,而心火独亢,阳亢不入于阴,阴虚不受阳纳,则心烦不寐。更因心火上炎而阴液耗伤,故又出现口燥咽干,舌尖红赤及脉细数等一系列的阴虚阳亢病象。
六、厥阴病证
临床表现: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厥阴病在病程中为病变的较后阶段,这个阶段正气和病邪相争于内,病变的表现极为错综复杂。足厥阴经属肝络胆而挟胃,故其病变虽极复杂,但是归结起来,其病则多显示出肝胆和胃的证候,临床特点为阴阳对峙,寒热交错。由于其病理变化、正邪消长的不同,故有上热下寒和厥热胜复的不同机转。
证候分析:厥阴病的主症,表现为上热下寒。因厥阴为阴之尽,其特点是阴阳各趋其极,阳并于上则上热,阴并于下则下寒。其主症中的前三症,是上焦津伤热扰的上热表现;后者是下部肠道虚寒,蛔虫因栖息环境改变且无食物而窜动,故呈现出食则吐蛔的症状。
七、六经病的合病、并病、传经与直中
(一)合病
两经病或三经病同时发生的为合病,例如太阳病伤寒证或中风证和阳明病同时出现,为“太阳阳明合病”;三阳经同病的为“三阳合病”等。
(二)并病凡一经之病,治不彻底,或一经之证未罢,又见他经证候的,称为并病,这与两经同时发病者不同。例如太阳病,发汗不彻因而转属阳明,为太阳阳明并病;少阳病进一步发展而又涉及阳明,或少阳证未罢而已见阳明证的,为少阳阳明并病;以及症见头项强痛,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鞭等的太阳少阳并病。其实这是疾病传变中的一种形式。
(三)传经
病邪从外侵入,逐渐向里传播,由这一经的证候转变为另一经的证候,称为“传经”。传经与否,关键决定于受邪的轻重、病体的强弱和治疗的当否三个方面。如邪气盛,正气衰,则发生转变;正气盛,邪气退,则病转愈。身体较强者,病的转变多在三阳经;身体弱者,容易传入三阴。此外,误汗、误下,也能传入阳明,更可以不经少阳、阳明而径传三阴,但三阴病也不一定从阳经传来,有时外邪可以直中三阴。传经的一般规律有:
1.循经传
就是按六经次序相传。如太阳病不愈,传入阳明,阳明病不愈,传入少阳;三阳病不愈,传入三阴,首传太阴,次传少阴,终传厥阴。一说有按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少阴相传者。
2.越经传
是不按上述循经次序,隔一经或隔两经相传。如太阳病不愈,不传少阳而传阳明,或不传少阳、阳明而直传太阴。越经传的原因,多由病邪旺盛,正气不足所致。
3.表里传
即是相为表里的经相传。例如太阳传入少阴,阳明传入太阴,少阳传入厥阴。表里相传,是邪盛正虚,由实转虚,病情加剧的证候,与越经传同义。
(四)直中
凡病邪初起不从阳经传入,而径中阴经,表现出三阴经证候的为直中。
上述都属由外传内,由阳转阴。此外,还有一种里邪出表,由阴转阳的阴病转阳证。所谓阴病转阳,就是本为三阴病而转变为三阳证,为正气渐复,病有向愈的征象。
2019-08-05